多发性甲状腺结节伴甲状腺癌48例诊治分析
作者:周德韶,禚守荣,孙秋茹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甲状腺结节
诊断多发性甲状腺结节临床较常见[1],以往认为其合并甲状腺癌较少,但临床实践中发现甲状腺多发结节合并甲状腺癌的也不在少数。我院自2000年10月至2006年10月收治甲状腺癌116例,其中多发甲状腺结节并发甲状腺癌48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48例,其中男15例,女33例,年龄在19~70岁,平均45岁。其中单侧多发结节者5例,双侧多发结节43例,发现结节至手术时间为1个月至12年,平均2年3个月。术前确诊仅6例,约占12.5%。B超检查:B超检查出甲状腺结节134个,结节数目为2~6个。结节直径为0.3~5.6 cm,核素扫描:48例中有30例术前行甲状腺131Ⅰ或99Tc扫描,发现冷结节16个、凉结节28个、温结节12个,分别占28.6%、50%、21.4%。穿刺活检和冰冻检查:术前细针穿刺活检16例。48例术中均行冰冻病理切片检查,共发现癌结节68个。
1.2 手术方法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2例,患侧腺叶加峡部及对侧腺体大部切除术15例,甲状腺全切除术2例,同期加行单侧颈淋巴洁清扫术术27例,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2例。
2 结果
手术后病理结果:单纯乳头状癌(多发癌灶)8例,良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40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乳头状癌为31例,桥本病伴乳头状癌4例,滤泡状腺瘤伴乳头状癌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并滤泡状腺瘤伴乳头状癌1例,桥本病并滤泡状腺瘤伴乳头状癌1例,滤泡状腺瘤伴滤泡癌1例。其中癌灶呈多发性10例。甲状腺多发结节伴甲状腺癌48例,占同期甲状腺癌的41.4%,良性疾病与甲状腺癌并存40例。48例中,乳头状癌占97.9%,多灶性甲状腺癌占20.8%。
3 讨论
多发甲状腺结节中癌的发生率近年报道有增多的趋势,有统计966例甲状腺结节中的甲状腺癌发生率,多发结节为17.8%。本组48例,约占同期甲状腺癌的41.4%。甲状腺多发结节伴甲状腺癌的临床特征是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有报道甲状腺结节逐渐增大而最终成为甲状腺癌者达36.4%,而长期不变者6.4%癌变。因此在过程中对肿块没有变小反而继续增大者应引起重视;对多发甲状腺结节中出现质地较硬、边界不清、或B超检查有细小钙化点的结节,怀疑有恶变可能的应该积极手术治疗。另有颈部放射线治疗史,接触放射线治疗越年轻者越易发生甲状腺癌,发生率可在40%,女性多于男性。本组48例甲状腺多发结节伴甲状腺癌中,男女之比为1∶2.2,女性发病相对较高。对年龄较大的甲状腺多发结节最好能够手术治疗。甲状腺多发结节中可为多种疾病并存,并有多灶性和多发甲状腺癌。 甲状腺多发结节的影像学检查主要有B超、甲状腺扫描和X线等。高清晰度彩超对甲状腺结节的大小、囊实性及定位诊断准确度很高,有报道可检出直径为3 mm的实性结节,但对甲状腺癌诊断大多缺乏特异性[2-3]。病诊断主要是细针抽吸活检(FNAC)和术中冰冻检查,是鉴别结节良恶性的最有效方法。手术中冰冻病理切片检查能够最终明确甲状腺结节的病理性质,并指导手术方式[4]。术中冰冻切片对甲状腺良性结节诊断准确率为91%,恶性结节准确率为100%。本文对48例134个甲状腺结节都作了快速冰冻切片,发现癌结节68个,与手术后石蜡切片对照,诊断准确率达99%。故在手术中获得了较明确的诊断。对术中冰冻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术中发现肿块质硬切面成灰白色或鱼肉样,以及与周围组织粘连和周围淋巴结肿大者应立即送冰冻检查。②术中对双侧甲状腺均仔细探查。③如术中发现有癌结节时对其它并存结节更要提高警惕。④在取材时应避开坏死液化组织而取较硬的实性组织而且取材范围要足够。⑤对冰冻可疑病例尽量做到一侧甲状腺全切加上峡部切除。甲状腺多发结节伴甲状腺癌的治疗对于甲状腺多发结节伴甲状腺癌的治疗,基本上同单发的甲状腺癌,可将患侧腺体连同峡部全部切除,对侧腺体大部切除;已有颈淋巴结转移的,同时行功能性颈清扫术。对于直径<1 cm的微小癌,可作患侧腺叶切除,对侧腺体视有无甲状腺结节及其性质确定手术切除范围。
【】
[1] 周素梅,张筱骅.甲状腺多发结节伴甲状腺癌的诊治分析[J].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5,10(2):186-188.
[2] 李 晶,苏庆华.多发甲状腺的高频超声图像分析[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2, 11(8):507-508.
[3] 李冰茹,关新全,李剑秋.甲状腺癌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14(3):196-197.
[4] 杨 齐,张士淮.多发性甲状腺结节伴甲状腺癌23例的临床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2,17(5):29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