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4

             作者:姜炳春 高文阁 张贵阳  

【关键词】  股骨骨折

  [摘 要] 目的  探讨股骨带锁髓内钉股骨干骨折的临床应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资料。 结果  69例患者全部临床愈合,关节功能良好。 结论  应用股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是一种确实有效的方法,带锁髓内钉的临床应用扩大了普通髓内钉的适应证。
      
  [关键词] 股骨骨折;治疗;带锁髓内钉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roos-medullary nailing on femoral shaft fractures.Methods Croos-medullary nailing was applied to69patients with femoral shaft fractures in our hospital.The clinical data were annalys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 All69pa-tients achieved clinical healing and the normal joint function.Conclusion Croos-medullary nailing is effective method in management of femoral shaft fracture.It expands the indications as compared with the common intra-medullary nail.
     
  Keywords:femoral fracture;treatment;Croos-medullary nailing
      
  股骨干骨折特别是复杂的股骨干骨折发生率近年有所增高,利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如牵引复位、普通型及钢板等内固定,疗效有时不尽人意。由于带锁髓内钉的设计、制作工艺和材料的改进,扩大了髓内钉治疗长骨干骨折的适应证。近年来带锁髓内钉作为一项新技术在临床获得极大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内固定方法。我们自1998年采用股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特别是复杂性的股骨干骨折6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资料
    
  本组股骨干骨折69例,男52例女17例;年龄18~73岁,平均34.6岁。新鲜骨折57例,其中多段粉碎性骨折23例,中下段21例,有骨缺损的股骨干骨折13例;陈旧性骨折骨不连12例,其中钢板内固定失败8例,梅花型髓内钉内固定失败4例。
    
  1.2 治疗方法
    
  新鲜骨折中11例横折病例采取闭合穿钉,其他采取开放性复位穿钉固定,有骨缺损者同时行植骨术。陈旧性骨折全部采用开放性复位穿钉固定植骨术。

  1.3 手术方法
    
  闭合复位穿钉固定者术前可行骨牵引,术中采取侧卧位,于大粗隆处纵行切开约5~8cm,暴露大粗隆,于此处插入导钉进入髓腔,牵引复位使导钉经过骨断端,髓腔扩大器扩髓,沿导钉旋入主钉,拧入近侧锁钉,利用锁钉瞄准器或者在C臂监视下徒手拧入远侧锁钉。

    开放复位穿钉固定者以骨折端为中心,大腿前外侧切口常规显露骨折端,局部稍剥离骨膜,了解骨折相对关系,极度屈髋位,从骨折近端以最细髓腔锉逆行扩髓并从粗隆上凹穿出,再在局部皮肤小切口,并分离至粗隆上凹,扩孔,骨折复位,固定钳维持,骨片可同时进行复位,单纯骨折和简单粉碎性骨折均可获得解剖复位。根据髓腔粗细顺次扩髓,旋入合适粗细和长度的髓内钉,锁入远近锁钉,如有大骨片在尽可能少剥离骨膜情况下用钢丝捆扎固定,仍游离的小骨片可用碎骨固定钳嵌入骨折间隙,安装钉尾螺帽,逐层缝合。陈旧性骨折骨不连及骨缺损病例均行植骨。


    
  2 结果
      
  经8~26个月的随访,结果评定采用Johner Wruh评分标准[1] :优51例,良8例。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8周(12~25周),无畸形愈合,无术后感染。3例发现锁钉断钉和松动情况,远端锁钉失锁4个孔。无坐骨神经和血管损伤,无股骨颈骨折等并发症。
    
  3 讨论
    
  股骨是下肢负重骨,要求骨折后至少达到功能复位,缩短畸形不超过2cm。股骨干骨折采用牵引保守很难达到满意复位,特别是多段斜型、螺旋型并发游离骨块等复杂骨折。普通钢板无论是材料强度还是钢板长度均达不到牢固固定,不能用来治疗股骨干骨折。加压钢板能够用来治疗股骨干骨折,但对于多段骨折需要较长钢板,手术创伤大,剥离骨膜多,对骨折血供破坏严重。由于加压钢板应力遮挡效应,也不利于骨折愈合。钢板固定属于偏离中轴的固定,钢板所承受的弯曲应力大于髓内固定,并不是理想内固定物[2] 。普通髓内钉对于中上段骨折尚可应用,但不适合中下段骨折。近年来,由于对带锁髓内钉生物力学效应的理解、生物力学设计的改进和手术技术的完善,带锁髓内钉已经成为治疗长骨复杂骨折的主要方法[3] 。股骨带锁髓内钉内定具有轴线固定,所受弯曲应力小,弹性固定,既能保持一定的强度,又能保持骨折愈合所需的生理应力,刺激骨痂生长,交锁固定,防止了骨折端的旋转和重迭移位,骨皮质血供破坏小,应力遮挡小,术后再骨折可能性小等优点。尽管如此,我们认为股骨带锁髓内钉的适应证为:股骨转子下骨折,股骨干的长斜形及螺旋形骨折,股骨干中下段骨折,股骨干粉碎性骨折股骨干多段骨折,有骨缺损的股骨干骨折,陈旧性股骨干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但在陈旧性股骨干骨折的选择上仍应慎重,尤其是股骨近端骨折。由于长期不负重的原因,患肢骨质疏松明显,大转子等处表现尤为突出。加之进钉点选择偏外,在穿钉及复位过程中,如不加小心,很容易造成大转子外侧骨质劈裂,给骨折固定带来困难[4] 。
   
  锁钉断裂退出及失锁是其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可发生在近端或远端,以远端多见[5] 。本组断钉、松动及远端锁钉失锁情况均发生于远端。分析原因主要有:①负重过早,锁钉承受髓内钉剪切力过大;②陈旧骨折不同于新鲜骨折,其骨折端不能完全对齐,部分骨折端留有间隙,负重后没有骨对骨的支撑作用;③锁钉退出系手术时锁钉困难,反复钻孔,使锁钉失去与骨皮质的把持力;④应用带锁髓内钉器械不熟练或者长期使用器械准确度降低。预防措施:①对于陈旧骨折骨缺损病例,应充分植骨,不要过早负重活动;②骨折端存在间隙时,在没有达到骨性愈合前,患肢应在有保护的情况下部分负重,不宜完全负重;③远端锁钉可用锁钉瞄准器或在C臂X线机徒手锁钉,争取一次钻孔成功,不要盲目钻孔,以免锁钉失败或退出;④熟练掌握相关器械并应予爱护,避免暴力击打髓内钉,每使用50次应该进行精度调整。

  [
     
  [1]李建福,李起鸿.加压外固定条件下实验性骨折愈合过程的生物电变化及其意义[J].中华骨科杂志,1997,17(12):776-777.

    [2]蒋协远,翟桂华.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失效原因探讨[J].中华骨科杂志,1995,15(9):579-580.

    [3]Templeman D,Thomas M,Varecka T,et al.Exchange reamed in-tramedullary nailing for delayed union and nonunion of the tibia[J].Clin Orthop,1995,315:169-175.

    [4]刘长贵,张保中.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并发症及防治[J].中华骨科杂志,1998,18(12):725-727.

    [5]张传柱,候树勋,王富,等.带锁髓内钉及远端锁钉改进治疗股骨干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1997,17(8):53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