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腔内激光和腔镜下交通支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作者:张精勇 金星 吴学君 张十一 种振岳
【关键词】 静脉曲张 腿 激光手术 腹腔镜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之一,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等外科方法存在创伤较大、瘢痕较多、影响美观、恢复时间长等弊端。按照安全、微创、有效、美观的原则,我科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78例(共212条患肢),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02年5月~2006年5月采用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endo 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结合手术、腔镜下穿通支离断术(subfacial endoscopic perforatorvein surgery,SEPS)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78例,其中男106例,女72例。年龄27~71岁,平均年龄45.6岁。病程2~40年,平均11.6年。单纯性静脉曲张27例,共27条患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并浅静脉曲张138例,共171条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7例,7条患肢;布-加氏综合征4例,7条患肢。左下肢89例,右下肢35例,双下肢44例,共212条患肢。其中9条患肢为术后复发。177条患肢(83.5%)有小腿酸胀、沉重;96条患肢(45.3%)伴有疼痛;134条患肢(63.2%)有小腿部肿胀;65条患肢(30.7%)出现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38条患肢(17.9%)有已愈合溃疡;12条患肢(5.7%)伴有活动性溃疡。
1.2 术前准备 术前均行静脉超声、下肢静脉顺行造影,观察深静脉瓣膜功能,并标记穿通支静脉位置。术前1d嘱患者站立或行走10 min后,于站立位以龙胆紫仔细标记迂曲扩张的浅静脉。
1.3 手术方法 采用硬膜外麻醉170例,局部麻醉8例。根据美国静脉学会CEAP[1]分级,对静脉曲张<C4级者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EVLT治疗术,共37条患肢;对静脉曲张≥C4级者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小腿部曲张静脉点状剥脱+EVLT治疗术,共112条患肢;对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级,患者年龄<45岁者,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股静脉第1对瓣膜包瓣+EVLT治疗术,共41条患肢;对小腿色素沉着明显、估计术后切口不宜愈合者或伴有活动性溃疡者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EVLT治疗+腔镜下穿通支离断术,共22条患肢。
除行股静脉第1对瓣膜包瓣术者取腹股沟韧带中点下纵形8~10 cm切口外,余均取腹股沟横弧形2~3 cm切口高位结扎大隐静脉。
采用[2]介绍的EVLT方法或在高位结扎大隐静脉后,直接自静脉远断端逆向置入导管、激光光纤系统至内踝处,或自内踝前采用Sedinger技术穿刺大隐静脉,置入导管、激光光纤至大隐静脉远断端。
行SEPS时,患肢驱血,膝上10 cm处结扎橡皮止血带。垫高膝关节,使膝关节屈曲,患肢处于外展、外旋位。于胫骨粗隆下8~10 cm,胫骨内侧1 cm处做1 cm横切口(A切口),以剥离棒在深筋膜深层向远端钝性分离,置入10 mm腹腔镜trocar及镜头,充入CO2气体,压力维持在15~20 mmHg,另在A切口内后方5~8 cm处做同样皮肤切口(B切口),置入5 mm trocar,建立操作通道,置入操作钳,分离出穿通支静脉,以电凝钩烧灼,断开。
2 结果
2条患肢出现切口处淋巴漏(均为行股静脉包瓣术患者),其余切口均一期愈合。平均术后住院6.7 d。胫前皮肤轻微灼伤者3例,穿刺点皮肤烧灼伤6例。患者出院后均使用循序减压弹力袜3个月以上。随访6~18个月,平均11.3个月,资料完整者146例,188条患肢,回访率82%。139条患肢(92.7%)下肢酸胀、沉重完全消失,11条患肢(7.3 %)有不同程度的减轻,12例活动性溃疡均于术后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4 d(7~22 d)。术后19条(10.1%)患肢有不同程度牵扯不适感,均自行缓解。2条患肢局部出现静脉曲张复发,再次门诊行EVLT治疗后治愈。
3 讨论
下肢静脉曲张方法很多,包括硬化剂注射、电凝术、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型缝扎术射频术[2-5]等。EVLT术式较常规手术创伤明显减小,手术时间缩短,手术适应证明显放宽。临床实践体会到,只要患者无严重器官功能损害,CEAP分级<4级,未经硬化剂注射治疗,均可应用EVLT治疗术。Luis 等[6]应用EVLT治疗33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无1例发现静脉内血栓形成。本组亦未见静脉腔内血栓形成,推测EVLT的作用原理不是在静脉腔内形成血栓,而是激光通过热能破坏静脉壁的结构,使静脉纤维化、收缩闭合[7]。对小腿色素沉着明显或伴有溃疡者,在溃疡附近或色素沉着区取切口,术后不易愈合。采用SEPS手术方式,可以远离溃疡及色素沉着区皮肤,适用于溃疡面积较大者。
行EVLT时,术中、术后对治疗的病变静脉处及时、有效、持续、适当的压迫是治疗成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本组2例患者短期内静脉曲张局部复发,与术后压迫时间短、压力小有关。出现皮肤烧灼伤则与手术时过度压迫激光光纤,造成光纤与皮肤紧贴有关。术后19(10.6%)条患肢短期内有不同程度牵扯不适感,均为大隐静脉未进行剥脱患者,估计与腔内激光治疗后大隐静脉挛缩,牵扯周围软组织有关。行SEPS时,应首先驱血,保证操作视野无血、清晰。腔镜操作应在深筋膜深层,寻找穿通支静脉相对容易,避免在浅筋膜内分离、解剖时术野出血导致视野不清。腔镜下操作需要一定暴露空间,术后应有效压迫,避免形成皮下气肿、血肿。报道对较粗大的穿通支静脉应用钛夹夹闭[8],本组病例22条患肢均应用电凝离断,未应用钛夹。作者认为穿通支静脉多位于小腿远段,此处肌肉菲薄,应用钛夹需慎重。对溃疡区痂皮及增生的纤维组织应该彻底清除,以利于新生上皮组织生长。术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或使用循序减压弹力袜3个月以上。但不可包扎过紧,避免切口处皮瓣坏死和下肢缺血。对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反流≥3级者,可同时行股静脉第1对瓣膜包瓣术,降低静脉曲张复发率。
【文献】
[1] Prepared by an HOC committee a merican venous forum.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of chronic venous disease in the lower limbs: a consensus stament[J]. J Cardiovasc Surg ,1997,38(5):437-441.
[2] 王嘉桔,张静菊. 下肢静脉曲张加压硬化剂疗法的有关问题[J].普通外科杂志,1999,6(14):461-463.
[3] 吴丹明,董齐,易巍,等. 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27例临床分析[J].实用外科杂志,2002,22(2):99-100.
[4] 王深明,陈国锐,林勇杰,等.经皮浅静脉连续环型缝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5):292-293.
[5] Luis Navarro, Robert J. Min, Carlos Bone. Endovenous Laser:A new minimally invasive method of treatment for varicose veins-preliminary observations using an 810 nm diode laser[J]. Dermatol Surg,2001,27:117.
[6] 何春水,刘勇,曾启,等. 静脉腔内射频闭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和深静脉瓣功能不全[J].中国普通外科进展,2006,8(4):250-251.
[7] 张精勇,金星,吴学君,等.静脉腔内激光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 [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4,13(1):12-15.
[8] 吴继敏,钱建中,张海潮.下肢复发性静脉溃疡18例的再手术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5,20(6):386-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