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苍肤汤熏洗坐浴促进肛裂术后伤口愈合的临床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4

          作者:王忠诚 杨向东 龚文敬

【摘要】  目的 观察自拟苍肤汤坐浴对肛裂手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 将182例肛裂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组采用自拟苍肤汤熏洗坐浴。对照组采用pp粉坐浴。结果 治疗组愈合时间为平均(14.51±2.4)d,对照组平均(16±3.5)d,治疗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1);治疗组创面红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药坐浴对促进肛裂术后创面愈合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  肛裂术后;创面愈合;中药治疗;熏洗;坐浴


    肛裂是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常采用手术治疗。由于肛肠特殊的组织解剖结构和相对复杂的生理功能,手术时一般不予缝合,多为开放伤口,愈合相对较迟缓,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我们从2003年以来年对肛裂患者术后采用自拟苍肤汤熏洗坐浴的方法,并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2003~2005年在我院经手术治疗的18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治疗组9l例,男44例,女47例;病程3个月至7年。对照组91例,男48例,女43例;病程6个月至9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采用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本组病例均符合2006年全国肛肠学术会议对肛裂的诊断标准。(本观察均选取后正中肛裂)

    1.3  治疗方法

    1.3.1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前清洁灌肠。采用肛裂切除术,内括约肌松解术,伴随有肛乳头、哨兵痔的,则一并切除。伴随皮下瘘的则同时切开引流,创面开放。

    1.3.2  术后处理  治疗组:每日大便后自拟苍肤汤熏洗坐浴。自拟苍肤汤基本组成如下:地肤子30 g、苍术12 g、苦参20 g、白鲜皮20 g、荆芥15 g、防风15 g、薄荷15 g、艾叶10 g、当归15 g、赤芍15 g、红花15 g,加水3000 mL小火煎熬40 min后,取汁2000 mL。待适宜水温时熏洗坐浴15 min,每日1次;肛门用碘伏消毒后,创面用凡士林纱条外敷,再覆盖医用消毒纱布,每日1次;对照组:1∶5000PP液坐浴,每日1次;肛门用碘伏消毒后,创面用凡士林纱条外敷,再覆盖医用消毒纱布,每日1次。

    1.4  观察指标

    1.4.1  创面面愈合时间  以创面愈合为指标,从肛裂术后第一天起,到创面完全愈合所需的时间。

    1.4.2  创面愈合的速度  采用不同时间(10 d、12 d、16 d、20 d、24 d)内创面愈合例数的百分率来表示。

    1.4.3  创面红活率  指在术后10 d分别记录两组创面红活者所占比率。

    1.5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观察结果

    2.1  两组病例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组平均为(14.51±2.4) d,对照组平均为(16±3.5)d,治疗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2.2  两组病例创面愈合速度比较,见表1。表1  两组病例不同时间内创面愈合率比较(略)结果显示,治疗组l0 d、12 d、16 d、20 d、24 d内创面愈合例数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愈合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加快,经χ2检验,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

    2.3  两组病例创面红活率相比较  治疗组创面红活者82例(占90.11%),对照组创面红活者70例(占76.92%),两组经χ2检验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性(P<0.01)。

    2.4  不良反应及随访情况  两组治疗及随访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毒副反应,随访1年未见复发。

    3  讨  论

    肛裂尤其是慢性肛裂常采取手术治疗,通过切断内括约肌,缓解肛门内括约肌痉挛,改善局部血供,达到治愈目的。由于肛肠特殊的组织解剖结构和相对复杂的生理功能,手术时一般不予缝合,多为开放伤口,术后患者恢复时间长,肛门疼痛,影响工作和生活。我们认为术后配合中药自拟苍肤汤熏洗、坐浴,可较好解决上述问题。

    近代理论认为,高张力的肛门内括约肌诱发肛管内压增高和肛后中线供血不良,是肛裂产生和难以治愈的本质原因。解除肛门内括约肌痉挛,降低肛管内压,改善肛管血液循环是治疗和预防肛裂的关键所在[1]。中药熏洗坐浴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能在局部直接发挥治疗作用[2],即运用热疗的作用和皮肤黏膜的吸收功能,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该处组织的充血,增强新陈代谢和白细胞释放蛋白溶解酶,溶解坏死组织。另外,温热刺激能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减轻炎性水肿,解除局部神经末梢的压力,使肌肉,肌腱和韧带等组织松弛[3]。所以中药熏洗坐浴不仅可以消肿止痛,还可以促进创面愈合。

    中医学认为,肛裂多因饮食不节,过食厚味辛辣,致使湿热内生;或因久坐、负重远行,致使肛门血液瘀滞、循环障碍等,湿热与瘀滞相搏,则气血结滞,故治宜清热燥湿、消肿止痛为主。自拟苍肤汤方中荆芥、防风、薄荷祛风散瘀,通络定痛:苍术、苦参、地肤子、白鲜皮清热解毒,燥湿消肿:芒硝泻热散结:五倍子收敛固涩,消肿止痛,敛疮生肌:赤芍、红花、当归活血通络,散瘀止痛;艾叶芳香走串,透诸经,引药直达病所。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祛风散结、消肿止痛之功效。因药症相符,故疗效确切。

    本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速度、创面红活率相比较,治疗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普遍反映使用本剂坐浴熏洗感到舒适轻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1] 张东铭.肛裂的概念[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1,4(1):1-5.

[2] 吴照云.中药外敷治疗痔疾42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2,11(1):36-37.

[3] 陈维英.基础护.第三版[M].南京:江苏技术出版社,1998:13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