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治疗13例肾囊肿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勇科,龙启,朵永福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腹腔镜;肾囊肿;腹膜后

       2003年5月至2005年12月我院采用经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单纯性肾囊肿1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3例中男7例,女6例,33~67岁,平均51岁。病程1月~9年,平均55年,8例有患侧间断性腰腹部胀痛,5例无临床症状于体检时B超偶然发现,伴高血压3例。囊肿直径5.5~6.8cm。囊肿位于左肾6例,右肾7例;肾脏上极3例,中部2例,下极8例。所有病例均经泌尿系B超、IVP及肾脏CT检查确诊,2例CT重建。

    12  手术方法  患者均气管插管全麻,健侧卧位。先于腋中线髂嵴上2cm做小切口约2cm至皮下,钝性分离至腰背筋膜并切开腰背筋膜,手指伸入腹膜后间隙游离形成人工腔,置入双层乳胶手套制成的水囊,囊内注水400~700ml,扩张约5min后抽水取出水囊。置入10mm Trocar并缝合密闭切口,接气腹机充气,CO2压力上限设置为12mm Hg,置入腹腔镜,直视下分别于腋前线、腋后线肋缘下交界处做5mm及10mm小切口,置入5mm及10mm Trocar,辨清腹膜返折和腰大肌,游离腹膜后脂肪,剪开Gerota’s筋膜,根据囊肿部位分离显露肾脏,游离出囊肿,镜下囊肿呈蓝色而肾实质为深红色,因此可分辨囊壁与肾实质的分界。用电钩或电剪剪开囊壁,吸尽囊液,靠近肾实质边缘约5mm处切除囊壁,创缘用电凝止血。静注靛胭脂5ml,观察5~10min,证实囊腔内无排蓝,放置引流管,手术结束。

    2  结  果

    1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0~180min,平均80min。术中出血量20~100ml,平均50ml,无输血病例。术后当日或次日胃肠功能恢复,术后2~3d拔除腹膜后引流管。术后住院5~7d。13例病理诊断为单纯性肾囊肿。术后随访8例2~13月,B超复查未见囊肿复发。

    3  讨  论

    单纯性肾囊肿是成人常见疾病。一般认为体积较小,而且没有症状的单纯性肾囊肿无须。但当囊肿直径≥4cm,有严重压迫症状,或并发有出血、感染、高血压、肿瘤或囊肿与肾盂肾盏相通等并发症时则需积极治疗[1]。处理方法有三种:(1)B超或CT引导下引流+硬化剂注射:此术式有近60年,因创伤小,曾一度广为应用,缺点是复发率较高,治愈率不足50%;(2)开腹手术:适用于肾脏各部位囊肿,效果可靠,缺点是创伤大、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费用高;(3)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效果可靠、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点,我们术后随访8例2~13月,无复发病例。经过多年探索与普及,腹膜后间隙入路已成为肾脏外科安全可靠的手术途径。张旭等[2]通过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术治疗肾囊肿的对比,认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是肾囊肿治疗的最佳选择。

  我们认为在操作过程应注意如下几点:(1)分离过程中要时刻认清局部解剖、动作轻柔,避免膈肌、腹膜及腹腔内脏器损伤;(2)单纯性肾囊肿囊壁菲薄,呈淡蓝色,分离切除囊壁后应注意囊腔有无肿瘤,切除的囊壁是否光滑、柔软,并送病理检查;(3)不要电凝烧灼囊底部以免损伤集合系统导致漏尿;(4)开展初期可利用自制操作箱或动物实验提前进行操作训练,合理选择病例,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1]  Bartholomew TH,Solvis TL,Kroovand RL,et alThe son ographic 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imple renal cysts in children[J].J Urol,1980,123:732

    [2]  张旭,叶章群,宋晓东,等.腹腔镜与开放性囊肿去顶术的比较(附30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1,16(4):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