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胃癌12例临床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捷 陈治泉 高伟陈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残胃癌

  近年来,残胃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本院从1995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残胃癌患者12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例残胃癌患者中,男10例,女2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58.3岁。因胃溃疡行胃切除术者9例,因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切除术者2例,因胃癌行胃切除术者1例。其中BillrothⅡ术式10例,BillrothⅠ术式2例。
   
  1.2 临床表现 上腹部隐痛不适8例,腹胀7例,黑便5例,消瘦贫血6例,上腹部包块4例,恶心呕吐4例,大部分患者同时出现上述数种症状。
   
  1.3 和结果 本组12例患者中,2例因术前检查中发现肿瘤广泛转移而未行手术治疗。10例手术病例组中,行根治性手术者4例(残胃全切+胰尾、脾脏切除者1例,残胃全切+部分横结肠切除者1例,单纯残胃全切者2例,同时均作相关淋巴结清扫),行姑息性残胃癌切除术者4例,残胃部分切除者1例,仅行胃肠吻合术者1例。术中发现,残胃吻合口癌7例,残胃胃体癌4例,残胃贲门癌1例。除2例为Ⅱ期患者外,其余均为Ⅲ期以上患者。本组病例消化道重建方式均以空肠代胃、Roux-en-Y术式为主。
   
  术后随访,手术组中病例无手术相关死亡,其中1例1年内死亡(10%),4例2年内死亡(40%),生存2~5年者3例(30%),5年以上者2例(20%)。其中生存2年以上者为行根治性手术者,生存5年以上者2例为Ⅱ期患者。
   
  2 讨论

  自1930年Eicheller报道残胃癌以来,有关残胃癌的病例报告一直很少,但近十年来,报道病例数逐渐增加,其原因主要是20世纪50~70年代胃十二指肠溃疡多行手术治疗,现进入残胃癌高发期。关于残胃癌的定义,一直未有统一的概念,经过多方讨论,各抒己见,现初步取得共识:即胃切除术后,不论首次手术胃疾病的性质,切除范围,重建方式,残胃内又发生的癌,包含可能是残胃再发癌,均称残胃癌 [1]  。目前,残胃是公认的癌前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根据大多数资料,主要和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2,4]  :(1)胆汁和胰液反流入残胃,破坏了胃的内环境,同时由于胃酸分泌减少,导致细菌繁殖,进而促使致癌物质的形成。(2)消化液中的胆酸盐和卵磷脂破坏胃粘膜屏障,使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萎缩及肠上皮化生。(3)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收缩无力,碾磨功能减弱,小肠蠕动功能紊乱均可引起残胃排空障碍,导致致癌物质长时间滞留残胃内。其他还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胃粘膜细胞激素环境的改变等因素。BillrothⅡ术式较BillrothⅠ术式胆汁胰液反流和胃肠蠕动功能紊乱更为严重,故BillrothⅡ术式残胃癌发生率要明显高于BillrothⅠ术式,本组病例中,BillˉrothⅡ术式患者有10例,占83%,而BillrothⅠ术式仅有2例,占17%,也说明了这一特点。笔者建议如因内科治疗无效的胃十二指肠溃疡而行胃大部切除术者,要尽可能采用BillrothⅠ术式,减少残胃癌的发生。


   
  残胃癌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残胃癌常常没有症状,进展期残胃癌通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不适、腹胀、黑便、消瘦贫血以及消化不良等,Berkouitz将其概括为3种表现:(1)溃疡复发症状。(2)胃切除术后综合征。(3)晚期胃癌表现。本组病例临床表现符合上述特点,没有特异性的表现。从本组病例就诊时均为中晚期患者来看,残胃癌的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临床医师应该提高警惕,应该认识到残胃是癌前疾病,残胃癌发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的胃癌发病率,约为0.5%~6%,最高达21.4% [5]  ,对于有胃大部切除术史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就应尽早给予相应检查。目前诊断残胃癌有效的手段为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检,确诊率可达90%以上 [6]  。对于胃大部切除术史患者应嘱其定期胃镜检查,有症状者更应反复检查,不能满足一次的阴性结果。以期早期发现残胃病变,改善预后。残胃癌的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放疗和化疗为辅。
   
  对于早期残胃癌可行残胃大部切除和残胃全切除术。但我 们认为原则上应行残胃全切除术,因为整个残胃均有发生残胃癌的可能,以及恶变粘膜和不典型增生可呈散发和多灶性。进展期残胃癌多与脾脏、胰腺、横结肠等腹腔脏器浸润和粘连,只要患者可以耐受手术,就应考虑行联合脏器切除术,以期望获得根治性手术目的,提高生存率。对于不能根治的残胃癌可考虑行姑息性病灶切除术,以减轻肿瘤负荷,减少残胃癌并发症的发生如出血、梗阻等。胃大部切除术改变了胃的正常生理状态,淋巴引流和正常胃淋巴引流不同,现考虑残胃癌的淋巴引流主要有以下途径 [7]  :(1)沿原来胃左动脉、胃后动脉及脾动脉方向的淋巴引流。(2)沿与胃吻合的十二指肠及空肠方向的淋巴引流。(3)胸腔方向的引流。故进展期残胃癌应清扫No1~4及No7~14组淋巴结,同时考虑行脾脏、胰尾切除术。本组病例均为中晚期患者,从统计数字看出,根治性手术能改善生存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同时也可看出,最终决定患者生存率的是就诊时的病期早晚。

  
    
  1 陈峻青.残胃癌早期诊断和外科治疗.中华实用外科杂志,2004,24(7):394-395.
   
  2 刘栋才,李永国.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癌19例临床分析.普通外科杂志,2004,13(4):282-284.
   
  3 吴德顺,刘效峰.残胃癌11例诊治体会.山东医药,2004,44(21):73.
   
  4 范丰,苏庆.残胃癌30例临床分析.华夏医学,2004,17(3):429.

  5 李静.残胃癌10例临床分析.重庆医学,2004,33(8):1253-1254.
   
  6 余佩武,蔡志明.残胃癌诊断与治疗.重庆医学,1999,28(5):378.

  7 韩少良,崔向东.残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与手术治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0,15(7):42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