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15例疗效观察
作者:胡日东 龚俊 何引飞 薛富平
【关键词】 螺钉
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是高能量的损伤,也可造成青壮年骨折。该类型骨折存在不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两大潜在因素,影响其效果。我院从2000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中空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15例,疗效满意,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均为新鲜骨折,其中男11例,女4例;左6例,右9例;年龄28~69岁,平均52.8岁;平均住院时间18d,随访时间10~54个月;Garden分型:Ⅱ型3例,Ⅲ型10例,Ⅳ型2例。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患肢手术前3~7d行中立位皮牵引,将患肢置于牵引床上,Ⅱ型骨折因无移位,不需行闭合复位。对于Ⅲ型、Ⅳ型骨折,在C型臂下牵引,内旋并内收患髋,复位骨折直至满意为止。手术采用闭合穿针内固定技术,即不做皮肤切口,直接在C型臂引导下对准腹股沟韧带中点,经皮向股骨头钻入1枚导针,针端距股骨头关节面0.5~1.0cm,观察侧位像导针方向、长度正确后,再于其上方前、后平行钻入另2枚导针,使其成1个倒三角形,沿针套4.5mm的空心钻头和钻头套管钻入,中空丝锥攻丝,按导针刻度选择长度合适,直径6.0mm中空加压螺钉固定,螺纹必须进入股骨头,而非跨越骨折线,拔出3枚导针,再次透视检查,螺钉固定良好时终止手术,术后不做皮牵引,2~3d开始活动关节,3~4周扶双拐下床部分负重,3个月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完全负重。
2 结果
本组15例,随访时间10个月~4年6个月,平均22个月。14例患髋功能恢复良好,患肢无疼痛及明显的跛行,X线片骨折愈合,无不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及塌陷,也无退钉、断钉现象,但出现轻度髋内翻3例,肢体短缩均在1.5cm以内,不影响正常行走活动;1例因股骨头缺血坏死、塌陷,于术后1年改行全髋置换术。中空加压螺钉固定骨折愈合率93%,与毛玉江等报道愈合率95.8%基本接近。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选择加压螺钉固定时,需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患者全身情况稳定,无慢性疾病的65岁以下股骨颈骨折,移位明显的GardenⅢ型、Ⅳ型,一般均首先采用复位内固定。无移位或嵌插型骨折(GardenⅠ型、Ⅱ型)除非有明显的手术禁忌证,均应考虑手术,以防止骨折再移位,减少卧床时间,防止合并症 [1] 。本组患者术前常规行中立位皮牵引,牵引重量较小。子荣 [2] 建议早期手术不做牵引,尤其不宜在外展内旋位做大量牵引,以尽可能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应引起重视。术前良好的闭合复位,是预防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关键。骨折复位需在C型臂透视下进行,纠正股骨头后倾、短缩及外旋,准确对位,恢复正常颈干角、前倾角,防止髋内翻、肢体短缩等畸形,提高骨折愈合率。本组病例GardenⅢ型、Ⅳ型12例,均能通过闭合复位达到解剖复位。传统的中空加压螺钉固定,需在股骨转子下外侧做一直切口,长约6~7cm,有时更长,我院采用经皮穿针、螺钉内固定技术。患者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手术对患者全身影响不大。可靠、牢固的内固定,对术后恢复至关重要。中空加压螺钉固定后可使骨折端产生明显的加压作用,标本测定表明3根螺钉拧紧后测的3118.5~3530.4N的压力 [3] ,固定时3根中空加压螺钉平行呈倒等腰三角形,螺纹进入股骨头发挥加压作用,增加螺钉的固定强度,抗剪切、抗弯曲、抗扭转,并且对股骨颈血运损害较小,有利于骨折愈合。该类型骨折术后可早期活动,避免保守治疗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但也不能过早负重或加大活动量,否则易出现螺钉退出、骨折移位、髋内翻、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坏死,影响治疗效果。本组出现3例轻度髋内翻,考虑与活动过早有关。1例股骨头缺血坏死分析和年龄偏大、GardenⅣ型骨折移位大有关。术后定期随诊,每2个月摄一次正、侧位X线片,观察骨折复位固定及愈合情况,无不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即使骨折愈合后也应6个月复查X线光片一次,因为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塌陷大多是在骨折愈合后,因此术后5年内不应放弃检查 [4] 。本组患者14例恢复好,1例随诊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及塌陷,改行全髋置换术治愈。
综上所述,中空加压螺钉是治疗股骨颈的有效方法,手术易于复位,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牢固,具有明显的加压作用,术后患者能早期活动,并发症大大降低。
1 荣国威,王承武.骨折.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91-908.
2 李子荣.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5):488-490.
3 毛玉江,危杰,贾正中,等.212例空心钉内固定的股骨颈骨折结果报道.创伤骨报,1998,3:161-165.
4 胡广.创伤骨科诊治失误对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06-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