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粘结剂在V类洞充填中的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程国芬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超强粘结剂 V类洞充 应用

  V类洞是一种常见的牙体缺损。近年来,光固化树脂已广泛用于牙体V类洞的充填。但光固化树脂充填后的脱落、微渗漏、牙齿敏感症等时有发生。作者自2005年以来,试用日进公司的super-bond C&B充填V类洞184颗,并进行近2年多的临床观察,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至2007年4月,V类洞患者80例(共184颗牙),其中男48例(119颗牙),女32例(65颗牙)。V类洞分级参照有关[1]分为:(1)轻度:限于牙釉质及牙本质浅层,临床症状不明显;(2)中度:侵及牙本质深层,有明显刺激痛;(3)重度:已侵及牙髓腔,有牙髓炎症状或已做牙髓和根管治疗。

  1.2  方法  应用材料:日进公司的Super-bond C&B(X线阻射聚合粉)。轻度V类洞常规用Super-bond C&B 充填牙齿表面处理:去除菌斑、牙石和唾液薄膜,不能使用含氟制剂和丁香制剂,一旦误用必须牙面彻底清洁,以去除这些化学残留物,可用酒精和水清洗牙面,牙面清洁注意隔湿和防止再次被唾液、血渍、水等污染,最好使用橡皮樟,使用棉卷应彻底隔湿。中度V类洞患者因有冷热刺激痛,局部麻醉下用牙本质酸蚀剂对V类洞各面处理10s,冲洗吹干,用笔积法涂布Super-bond C&B,封闭牙本质,保护牙髓,然后再用不透明牙冠色聚合粉涂布表面填平。重度V类洞在局麻下可用Super-bond C&B间接盖髓[3],参照中度V类洞修复。已有牙髓炎症状的,常规根管治疗后,垫底再参照中度V类洞修复。

  1.3  疗效评定标准  无脱落、充填体完好,无充填后激惹痛或继发牙髓炎、根尖周炎等作为充填成功,反之视为失败。

  2  结果
   
  见表1。

  表1  180颗牙充填结果(略)

  3  讨论
   
  影响充填修体疗效的因素,主要包括:(1)牙体因素:因V类洞的深度、洞型没有足够的抗力型和固位型等;(2)操作不当: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规范操作,未严格隔湿,造成洞型干燥不良等;(3)材料因素:所使用的充填材料及粘接系统不同,也直接影响到充填体的固位。


   
  Super-bond 是由单体(主要成分 MMA,4-META)催化剂(TBB丙酮)和聚合粉(主要成分PMMA)混合后产生强而持久的粘接效果。Super-bond C&B为纯树脂粘接剂,不含填料,而目前大多数的复合树脂均含有Bis-GM无机填料,聚合后有机分子和无机机分子交织形成稳固的三维结构,从而在其内部产生张力,抗弯曲及抗压力等机械性能。而Super-bond C&B聚合后形成几乎不含无机填料的线形MMA聚合体,收缩力和张力显著降低,抗压能力和延展突出,受压后有一定的可塑性,不易破裂,其机械性能明显优于传统复合型树脂,临床应用有报告显示11年后没有变色和老化现象[4]。本组患者2年观察结果,有98.37  %的成功率,对照复合树脂,修复后1、3、6个月分别随访复查,进行疗效评定,6个月成功率为94.17%,经χ2 检验,P<0.05,与[5]相似。
   
  Super-bond C&B超级粘接剂是一种有显著恶水性的高分子材料,在临床操作中隔湿是关键,上颌牙容易干燥,故其成功率较高。
   
  对中度、重度V类洞,个别牙髓可能已有慢性炎症,充填后可诱发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急性发病。本组1例失败病例为充填后牙髓炎急性发作后做根管及全冠修复。
   
  本组临床观察有19颗牙发生牙齿敏感症状(均在1周内消失)。牙齿敏感症状是光固化树脂充填后的一个常见并发症,原因很多,如树脂固化后收缩,在与牙面接触处产生微渗漏[2],或酸蚀时间过长以及牙本质小管过于干燥、脱水等[4],另外还与个体敏感差异有关[5]。由于Super-bond C&B是一种恶水性材料,充填时要充分干燥, 以至牙本质小管过于干燥、脱水等,这可能是产生术后敏感的主要原因.但由于Super-bond C&B不含填料的纯树脂粘接剂,边缘封闭性好,所以发生微渗漏的程度比较低,因此术后敏感症很快在1周内消失。
   
  综上所述,如在临床上强化隔湿措施,酸蚀得当,操作娴熟,Super-bond C&B超强粘结剂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文献】
    1 李幼华. 宁波市楔状缺损的调查分析. 宁波医学,1998,15(1) : 82~85.

  2 樊明文编.牙体牙髓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

  3 Masaka N.Composite resin reiuforement of flared canals using light transmitting plast post.The Nippon Dental Review, 1991 ,586(2):1~3.

  4 InoueT.4—META / MMA-TBB Resin and Pulpal Response. Society of Endodontia, 1993, 14(1):34~41.

  5 钮晓勇. 自酸蚀粘接系统和复合树脂修复牙体缺损的疗效比较. 上海口腔医学,2004,13(6):487~489.

  6 Yoshidak. Properties of Commercially Auailable luting Agent. Journal of Japan Prosthodont Society, 1995,39(1):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