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消毒液影响青霉素皮试结果的比较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胡亚芬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皮肤消毒液

    青霉素族药物为目前使用最多的抗生素之一,在临床工作中,多种因素尤其是皮肤消毒液可影响青霉素皮试结果,增加假阳性率。作者选用1%聚维酮碘与75%酒精作青霉素皮试的皮肤消毒液,观察比较其对青霉素皮试结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85例为2007年1至7月本院门诊肌注室青霉素皮试的患者,男730例,女555例;年龄28d~65岁,其中28d~14岁770例,14~65岁515例。排除以往有青霉素过敏史者或自述有高敏体质者,并排除双上肢及全身皮肤病、药物疹及荨麻疹等疾病。将1285例随机分为A组(1%聚维酮碘消毒)675例、B组(75%酒精消毒)61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A组在前臂腕横纹上3cm正中处,用1%聚维酮碘环形消毒皮肤(以注射点为中心,用螺旋式动作从中心向外旋转涂擦,直径>5cm)[1],待干后取常规配制的青霉素皮试液注射,0.1ml,含青霉素20U,皮丘直径0.5cm。B组同上方法用75%酒精消毒皮肤,待干后皮试。两组试验方法及结果判断均按《护基础教程》进行。

  1.3  观察步骤 

  对两组消毒液皮试结果阳性患者,再在距皮试点3cm以上处用生理盐水0.1ml皮内注射,仍呈阳性,为皮肤消毒液过敏即假阳性。对被判断为假阳性的患者在准备抢救工作的前提下,给予青霉素并密切观察,无1例发生过敏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消毒液阳性率、假阳性率差异比较均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皮试假阳性率比较 

  见表1。假阳性率=假阳性病例数/阴性病例数,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B组皮试结果假阳性率高于A组。表1  两种不同消毒液皮试假阳性率比较(略)
 
  2.2  不同年龄组采用A组和B组消毒皮肤皮试假阳性率比较 

  见表2、3。不同年龄采用1%聚维酮碘消毒皮肤皮试假阳性率经X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即儿童和成人皮试假阳性率无差别;不同年龄采用75%酒精消毒皮肤皮试假阳性率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儿童皮试假阳性率高于成人组。表2  不同年龄组1%聚维酮碘消毒皮肤皮试结果(略)表3  不同年龄组75%酒精消毒皮肤皮试结果(略)注χ2=4.02 P<0.05

  3  讨论
   
  青霉素作为一种古老的抗生素,因其价廉物美、抗菌谱广、疗效高、毒性低、剂量选择幅度大,至今临床仍广泛使用。青霉素是一种半抗原,进入人体后可以引起机体过敏反应。使用青霉素前作皮试及皮试阳性者不能使用青霉素已成护理常规。由于青霉素皮试结果直接影响病人用药,因此对促使皮试假阳性率升高的因素,尤其是皮试消毒液的选择应予注意。
   
  长期来,75%酒精用于皮肤消毒,但由于个体对酒精的敏感度各异,尤其是儿童皮肤娇嫩,使用75%酒精后皮肤发红,影响结果观察,给判断带来困难,假阳性率较高。如本组资料中75%酒精消毒皮肤皮试假阳性率为4.6%,其中儿童组假阳性率为3.1%,成人组假阳性率为1.0%,两组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儿童组皮试假阳性率高于成人组。同时若重新做对照,一方面给患儿带来痛苦;另一方面,即使对照是假阳性,家长也心存疑虑,加之医护人员担心发生医疗纠纷,常放弃使用青霉素,从而造成了临床用药的局限性。

    聚维酮碘是1—2烯基—2—吡咯烷酮均聚物与碘的复合物[2],为一种外用消毒灭菌制剂。杀菌机制主要是破坏病原微生物细胞壁及壳质层,使其通透性增高,细胞代谢异常致病原体死亡[3]。具有杀菌力强(包括杀灭细菌芽胞),对皮肤粘膜无刺激,过敏反应少等优点[4]。本组资料中聚维酮碘假阳性率为2.2%,与酒精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用聚维酮碘消毒皮肤皮试假阳性率儿童与成人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临床上可用1%聚维酮碘代替传统的75%酒精做皮肤消毒,以降低青霉素皮试的假阳性率。

【】
    1 姚蕴任.护基础教程.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287~288.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 北京:化学出版社,2000. 996.

  3 戴珍珍. 聚维酮碘清洗产后会阴伤口226例. 医药导报,2003,22(增刊):26.

  4 梁伯贵,王柏灿. 聚维酮碘 明胶海绵预防下颌阻生智牙拔除后干槽症的作用.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2006,8(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