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例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分析和护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彭忠英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妊娠合并心脏病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严重的妊娠合并症,尤其是出现心力衰竭时,对母婴危害极大[1]。对于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的妊娠及产生的影响,其预后如何,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使母婴安全渡过孕产期,降低母婴危险系数及围产期病死率,是医护人员和孕产妇最关心的问题[2]。本院4年多共收治了93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现将临床分析和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本院产科住院分娩总数为20241例,其中妊娠合并心脏病93例,年龄21~39岁,平均29岁;孕周30~41周,平均37.5周;初产妇57例、经产妇36例;初中以下文化76例;外来流动人口61例;心功能Ⅰ~Ⅱ级66例、Ⅲ~Ⅳ级27例;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18例、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9例、病毒性心肌炎5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原发性心肌病3例、围生期心肌病2例、心律失常45例、妊娠合并其他心脏病8例;78例行剖宫产结束分娩、12例阴道分娩、3例行产钳助产;发生心力衰竭18例,其中孕期15例、分娩期1例、产褥期2例;90例产妇均于6~14d出院,3例因心衰控制不佳转内科进一步诊治,无死亡病例。

  2  护理

  2.1  早期识别心衰症状 

  尽早识别心衰早期症状,对心衰的诊治和转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护士除收集一般产科病史外,尤其要重视产妇的主诉及临床表现,以及时识别心力衰竭的早期症状[3]。如轻微活动后即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心率>110次/min,呼吸>20次/min,夜间常有胸闷需到窗口呼吸新鲜空气等症状,应立即给予5~8L/min吸氧,予半坐卧位,及时报告医生采取对应。同时要注意与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鉴别,本组5例心力衰竭孕妇入院时有咳嗽、咳痰症状,诊断妊娠合并上呼吸道感染,通过护士对孕妇症状的细致观察和肺部听诊,为心衰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2.2  提高对心力衰竭诱因的认识 

  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其心力衰竭症状常由一些增加心脏负荷的因素所诱发[4]。孕产妇血容量增加、劳累、感染、心律失常、情绪激动等都是心衰诱发因素。本组93例孕产妇中有7例因液体量未能控制好而出现心衰症状,本组对急性心衰患者均采取中心静脉置管,监测CVP,正确记录24h液体出入量,指导液体入量,日液体量严格控制在1000~1500ml。另有1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产后4d,因与家属聊天,情绪激动,导致急性左心衰、急性肺水肿发生。可见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对心衰诱因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3  加强对孕产妇疼痛的管理 

  分娩期的宫缩痛相当于强体力劳动,能量消耗增加,血流动力学急剧变化,为心脏负担最重的时期,极易发生心力衰竭。自2004年12月本院开展低浓度罗哌卡因与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来,减轻了产妇的分娩疼痛和心脏负担。本组心功能Ⅰ~Ⅱ级患者中,经严密产程监护,12例阴道自然分娩,3例产钳助产,其中无痛分娩9例。徐小玉[5]等认为剖宫产可消除宫缩引起的疼痛及分娩时的紧张、体力消耗,尤其是硬膜外麻醉可减少回心血量,从而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心肌耗氧量,缓解心衰症状及防止心力衰竭发生。本组心功能Ⅲ~Ⅳ级患者27例均采用剖宫产结束妊娠,其中22例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及术后PCA镇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进一步加强疼痛管理,护士对所有产妇采取疼痛数字评分法进行产后、术后疼痛评估,对疼痛评分>3分者,医护人员积极采取措施减轻和消除产妇疼痛,无1例因疼痛而诱发心衰。

  2.4  动态评估心功能,指导母乳喂养
 
  对心功能Ⅰ~Ⅱ级的产妇提倡母乳喂养,哺乳期间应避免乳胀及过度疲劳。心功能Ⅲ~Ⅳ级者劝其人工喂养,产后予皮硝敷双乳及口服大剂量维生素B6片回奶。由于本组病例外来流动人口占大多数,受条件的制约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一些产妇和家属不愿回奶。对入院时心功能Ⅲ级,产后心功能改善,无原发性心肌病,未发生过孕期心衰的产妇,在做好病情告知的前提下,产后3~5d内予定时帮助挤奶,挤奶由护士和家属操作,以不引起产妇疲劳和不发生奶胀为度,每天评估心功能情况,3~5d后待产妇病情进一步好转,予指导和实施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均获得成功,产妇心功能稳定。

  2.5  做好健康,加强产褥期保健 

  本组心力衰竭于产褥期发生2例,均为产后72h之后。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最危险是妊娠32~34周、分娩期及产褥期的最初3d内,极易发生心力衰竭[3]。产后3d内仍是心脏负担较重的时期[6]。而本组的2例产褥期心衰发生在产后第4天,护理记录“产妇能入厕,能床边活动,无胸闷、心悸等不适。”追问病情后了解到,2例产妇心衰发作前分别有情绪激动和饮较多汤类史,对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分娩3d后思想上仍应密切观察。下床活动时间以产后5~7d为宜;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脂肪为宜,限制钠盐的摄入,宜少量多餐,控制液体入量;同时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及时化解产妇和家属的心理压力。

  2.6  加强孕期保健和产前检查 

  本组病例初中以下文化76例(81.72%);外来流动人口61例(65.59%);心功能Ⅲ~Ⅳ级者中绝大部分是外来流动人口;发生心力衰竭18例中15例是外来流动人口,7例从未做过产前检查,大部分在孕期发生心衰后,初诊入本院诊治。本地患心脏病的孕妇,孕前、孕期都得到心内科专家和产科专家的指导,加强保健和产前检查,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早护理,心衰发生比例明显低于外来流动孕产妇。可见,要加强对心脏病孕妇的管理,建立和健全三级妇幼保健网,普及产前检查,尤其是对外来流动孕产妇的管理。

  3  讨论

    妊娠合并心脏病属高危妊娠,直接危及母儿生命安全,是导致孕产妇心力衰竭、甚至死亡,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7]。因此,加强产前检查,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及围产期护理,减少心衰诱发因素,尽早识别心衰早期症状,及时诊断治疗和精心护理是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关键。本组病例经过医生的精心诊治,护理工作的不断改进,93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和其新生儿无1例发生死亡。

【】
    1 徐群,宗酉明,姚康珍. 妊娠合并心脏病心衰患者剖宫产的围麻醉期处理.卫生事业管理杂志,2006,26(9):64.

  2 楼红.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分析和护理.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51.

  3 曾小妹.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中华护杂志,2006,3:29.

  4 叶任高,陆再英.内. 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6.

  5 徐小玉,林建华,汤希伟,等. 妊娠合并心脏病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复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1,28(5):448~449.

  6 乐杰,谢幸,丰有吉.妇产科学. 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7.

  7 黄荷.高危妊娠.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