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普妥-卡维地洛治疗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临床意义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4

              作者:程鹏 舒晓兰 林伟仁 颜安华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斑块

  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对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卡维地洛作为β受体阻滞剂同时具有抗氧化、抗凋亡效果,具有稳定易损斑块作用[1]。立普妥通过对脂质代谢的干预,降脂治疗逆转动脉粥样硬化并稳定斑块。为此作者采用立普妥联合卡维地洛对颈动脉彩色超声,发现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者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10月至2006年10月本科住院患者86例,男61例,女25例;年龄43~86岁,平均64.9岁。经检测血脂及颈动脉彩色超声而确诊颈动脉粥样硬化,入选患者均有颈动脉斑块。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采用Crouse方法,即不考虑各个斑块的长度,而分别将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各孤立的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最大厚度(mm)进行相加,得出该颈动脉斑块的积分。       
      
  1.2  方法  采用美国产HDL5000型彩色超声仪,检查两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沿血管走行做纵切检查,检测颈动脉内径、血流阻力、血流速度、斑块最大厚度、形态及回声特点。患者均服立普妥20mg 1次/d;卡维地洛5 mg 2次/d,达6个月以上。治疗结束后复查血脂、肝功能、颈动脉超声。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后超声检查颈动脉内径及颈动脉阻力指数变化见表1;治疗前后颈动脉血流速度见表2;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积分变化见表3;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见表4。治疗6个月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P<0.05)。甘油三酯(TG)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6个月后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复查血脂、肝功能、血常规检查基本正常。

  表1  治疗前后颈动脉内径及颈动脉阻力指数变化(略)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表2  治疗前后颈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略)

  注: PSV?为收缩期最大流速,EDV??为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与治疗前比较P>0.05

  表3  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积分变化(略)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表4  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略)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近年研究发现,导致急性心脑血管病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后者取决于斑块的易损性,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判断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因而如何防治是关键。大多数学者认为炎症、内皮功能的严重受损、斑块内的氧化应激、斑块应力的急剧变化、细胞凋亡等参与了易损斑块的发生和,稳定易损斑块的策略主要是针对这些靶点[1~3]。
   
  卡维地洛稳定斑块并非通过调节血脂代谢来实现,可能机制:(1)作为β受体阻滞剂,通过降低流变应力和抗心律失常等促发因素、增加斑块纤维帽抵抗力、减慢心率而增加的韧力,减少易损斑块破裂的发生率。(2)可通过稳定线粒体膜、减少细胞色素C的释放而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减轻血管内皮的氧化应激反应而稳定斑块[4]。(3)可减少对金属蛋白酶-2的激活,抑制血管SMC细胞凋亡,从而防止斑块破裂[5]。(3)β受体阻滞剂可能具有抗炎作用[6]。
       
  而立普妥为竟争性羟甲基戊二酸单酰基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阻断还原酶的底物及产物,进而抑制甲羟戊酸生成胆固醇,刺激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生成增多,增加了血浆中摄取LDL-C,降低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有助于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其药物作用机制:(1)直接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2)恢复内皮功能,改善血流灌注;(3)抑制细胞粘附和免疫调节作用;(4)减少胆固醇脂化和沉积。颈动脉内血流速度与管腔大小有关,但只有在颈动脉出现很明显狭窄时才影响其血流速度,且颈动脉内血流速度尚与患者心功能状况有关。
       
  颈动脉超声检查为无创性诊断方法,易操作且无风险,可作为常规检查项目之一。作者观察到,治疗后颈动脉斑块积分明显减少,治疗前后颈动脉内径及阻力指数也有变化,血管内径增加,阻力指数减少,斑块面积缩少,血中TC、LDL-C水平降低,HDL-C水平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证明,颈动脉超声检查中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面积、钙化程度及斑块的表面状态是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参数。立普妥联合卡维地洛通过不同途经对脂质代谢的调节,起到了协同作用,从而对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稳定缩减斑块,减少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具有相当的临床意义。

【】
    1 管耘圆,叶炳华,卢辉和,等.卡维地洛干预对转染P53基因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影响的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63~68.

  2 Tsimikas S.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biomarkers in atherosclerosis.Curr Atheroscler Rep,2006,8(1):55~61.

  3 Lucas AR, Korol R,Pepine CJ. Inflammation in atherosclerosis:some thoughts about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Circulation,2006,113(17):728~732.

  4 Calo LA,Semplicini A, Davis PA. Antioxidant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cavedilol in mononuclear cells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Am J Med,2005,118(2):201~202.

  5 Yang SP,Ho LJ,Lin YL,et al.Carvedilol, a new antioxidative beta-blocker,blocks in vitro human peripheral blood T cell activation by downregulating NF-kappaB activity. Cardiovasc Res,2003,59(3):776~787.

  6 程翔,廖玉华,李彬,等.早期美托洛尔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大鼠心肌炎症因子表达和心功能的影响.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5):44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