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血糖及血脂水平影响的对照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方泽忠 连国民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非典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Atypical antipsychotic drugs) 疗效与典型抗精神病药相当,且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尤其是严重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EPS)少,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现选择单用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的平、阿立哌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用药前后的血糖及血脂水平的变化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7月至2006年3月住院患者。住院前未服用任何抗精神病药物。符合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单一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均为治疗剂量;用药>2个月;各项检查完整;排除影响血糖、血脂的躯体疾病。每组药物治疗各选30例,各组间的平均年龄、男女比例、组间及组内性别间各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搜集用药前、用药第4周末及第8周末血糖、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血脂测定系采集晨起后空腹血液标本,采用OLYMPUS-AU3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

  1.3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治疗后4周末、8周末血糖、血脂分别与治疗前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药物之间两两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最小显著差异法(LSD)。

  2  结果

  2.1  五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血糖比较  见表1。表1  五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比较(略)

  2.2  五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总胆固醇比较  见表2。表2  五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比较(略)

  2.3  五组患者治疗前后甘油三酯比较  见表3。表3  五组患者治疗前后甘油三酯比较(略) 

  2.4  五种药物对血糖及血脂影响的两两比较,采用LSD法  见表4。表4  五种药物对血糖及血脂影响的LSD法两两比较结果(略) 

  3  讨论

    随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广泛应用,人们关注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包括糖尿病、高脂血症的问题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增加高血脂和糖尿病的风险,特别是应用氯氮平、奥氮平患者[1~2],但还没有一致的结果显示不同抗精神病药物之间的差异。

    本结果显示,服用氯氮平、奥氮平、奎的平4周末,血糖有所降低,在8周末,血糖有所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服用利培酮8周末,血糖有所降低,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且血糖均在正常范围内。这与Citrom[3]报道: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8周后,血糖在正常范围内的结果一致;国内[4]也有类似报道,且与国内刘燕[5]报道患者服用利培酮后出现明显的血糖降低有所接近。与赵庆莲[2]的报道不一致。这可能与研究周期较短,在抗精神病药引起血糖发生改变前,机体可通过自身调节作用使血糖控制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有关。阿立哌唑引起血糖的变化,国内尚未见报道,本结果显示,服用阿立哌唑8周末,血糖升高有统计学意义,故临床上应用阿立哌唑要注意观察血糖变化,以便做相应处理。

    本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经五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但只有利培酮组和奎的平组对血脂升高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氯氮平、奥氮平、阿立哌唑引起的血脂升高无统计学意义,这与周敏[6]的报道不一致。不同药物相互比较结果显示,氯氮平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影响在8周末、利培酮对甘油三酯升高影响在4周末、8周末,奥氮平对总胆固醇升高影响在4周末、8周末及奎的平对总胆固醇升高影响在8周末,均显著高于阿立哌唑在相应的时间对相应血脂的影响。故阿立哌唑对血脂影响较其它四种药物小。这可能与阿立哌唑的作用机制不同有关。

    抗精神病药物对糖、脂代谢影响的机理相当复杂[7~9]。较多学者认可的是一些抗精神病药物可以拮抗5-HT受体而影响胰腺细胞的反应性导致胰岛素水平下降引起血糖升高,甚至导致糖尿病。药物对丘脑下部食欲调节中枢的作用,使患者食欲增加,且因其镇静和抗精神病作用使患者趋于安静,活动量减少,机体能量相对过剩,导致脂肪储存增加,因此,建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时应及早监测患者的血糖和血脂含量,以降低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
    1 Ananth J, Parameswaran S, Gunatilake S. Side effects of atypical antipsychotic drugs. Curr Pharm Des. 2004;10(18):2219~2229.

  2 赵庆莲,许从芳.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对血糖水平影响的比较研究.山东精神医学,2004,17(1):1~2.

  3 Citrome IL. The increase in risk of diabetes mellitus from exposure to second-generation antipsychotic agents. Drugs Today (Bare), 2004, 40(5): 445~464.

  4 郑一瑾, 王高华, 程自立,等. 氯氮平和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影响的研究. 中华精神科杂志,2003,36(4):207~210.

  5 刘燕, 李华芳,王慧芳. 氯氮平、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血糖-胰岛素稳态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上海精神医学,2003,15(5):257~259.

  6 周敏,谢世平. 氯氮平、利培酮及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脂类的影响 四川精神卫生,2006,19(1):21~23.

  7 Jin H, Meyer JM, Jeste DV . Atypical antipsychotics and glucose dysregul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Schizophr Res ,2004,71:195~212.

  8 周媛,王高华. 新型抗精神病药对血糖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华精神科杂志,2004,37(4):251~253.

  9 Baptista T ,Kin NM ,Beaulieu S,et al. Obesity and related metabolic abnormalities during antipsychotic drug administration: mechanisms,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perspectives. Pharmacopsychiatry, 2002,35:20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