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阻塞的中西医治疗对策
【摘要】 [HT〗目的 探讨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的对策。 方法 对感染因素和症状进行综合分析,采用西医、中医以及中西医结合手段对阻塞输卵管进行治疗。 结果 总有效率为89.71%。 结论 一般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通过中西医综合治疗可以恢复生育功能,但对于时间长、阻塞严重者治疗难度较大,结核引起的阻塞往往不能治愈。
【关键词】 输卵管阻塞; 不孕症; 治疗
受孕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必须具备下列条件才能受孕,即:卵巢排出的卵子正常;男方排出的精液及精子正常;卵子和精子能够在输卵管内结合成受精卵并被顺利地输送入子宫腔;子宫内膜已充分准备适合于受精卵着床。这些环节中有任何一个不正常,便能阻碍受孕。而作为受孕通道的输卵管一旦阻塞,受孕也就无从谈起。据统计,因输卵管阻塞、输卵管积水所致的不孕症,约占整个不孕症人群的30%~40%。因此,有关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仍是当今不孕症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现结合临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妇产科针对近年来收治的6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进行了跟踪测查,其中原发性不孕23例,继发性不孕45例,病史最长12年,最短3年。在临床上采用输卵管内药物注射联合中药汤剂治疗。
1.2 方法
1.2.1 西医治疗 输卵管内注射药物。于月经干净后3~5天内,采用输卵管通液的方法,将克林霉素膦酸酯注射液0.3g、地塞米松5mg、透明质酸酶1500u溶入生理盐水20ml中,在20kPa的压力下,以1ml/min的速度缓慢注入,隔3天注射1次,3次为1个疗程。
1.2.2 中药方剂 益母圣金汤加减。当归 15g,川芎 10g, 熟地15g,白芍10g,桃仁10g,红花10g,益母草30g,茜草15g,丹参15g,鸡血藤15g,金银花15g,龙胆草10g,蒲公英2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空腹服,月经前、后各服5剂为1个疗程。
1.3 结果 68例患者治愈42例,显效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9.71%。其中治疗1个疗程的16例,2~3个疗程的27例,4~5个疗程的18例。无效的7例中,有3例确诊为结核性输卵管粘连,2例为输卵管严重畸形,2例失访。
2 讨论
2.1 输卵管阻塞的成因 输卵管阻塞绝大多数是由感染因素引起的,在感染因素中,有一般的细菌感染,也有特殊的病原体感染,诸如沙眼衣原体、解支脲原体、人型支原体、原虫等。
2.2 输卵管阻塞的症状 输卵管被感染之后,输卵管壁遭 受炎症淋巴细胞浸润,黏膜上皮细胞肥大,未分化细胞增多,日久会致使组织发生纤维化,输卵管增粗、僵直或蜷曲,管腔内的黏膜皱襞显著减少,纤毛功能被不同程度的破坏。由于输卵管僵直、蜷曲,外表和位置发生变化,常常与卵巢或阔韧带后叶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造成输卵管间断阻塞或伞端阻塞,甚至内翻、闭锁,同时还因为微循环障碍,输卵管管腔萎缩融合,粘连在一起,丧失了输卵管应有的基本功能,因而导致不孕。
2.3 输卵管阻塞的确诊 早期明确诊断,对控制病情继续有一定的好处。输卵管阻塞确诊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输卵管通气试验,输卵管通水试验,子宫输卵管造影,子宫输卵管超声,内镜(腹腔镜、宫腔镜、输卵管镜),放射性核素子宫输卵管造影等检查,一般专科均可以进行,如果必要还可以进行开腹探查。
2.4 输卵管阻塞的西医对策 西医对于输卵管阻塞的治疗主要包括:用药物反复通液,宫腔注药,物理疗法,输卵管介入再造术,采用宫腔镜、腹腔镜或宫腹腔镜联合行输卵管植入术,输卵管吻合术,输卵管造口术,输卵管伞端成形术,输卵管分粘术等。
2.5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中医治疗对策 中医在治疗各种病因所致的输卵管阻塞方面是通过辨证论治,分型配伍,如;湿热瘀结型、气滞血瘀型、寒湿瘀滞型、痰湿瘀滞型、气湿血瘀型、湿毒瘀阻型,从肝、脾、肾几方面益情志,调气血,盈冲任,到胎易成。
2.6 输卵管阻塞的中西结合治疗 疏通管腔、消除炎症、恢复输卵管功能,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关键。在临床上,治疗的方法可谓多种多样,但笔者认为,较佳的治疗还是以中西医结合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主要体现在综合治疗上。治疗之前,首先应该明确诊断,明确阻塞的具体部位、阻塞的轻重等。除了必要的通水、宫腔内注射药物之外,尚有中药内服治疗,介入治疗,再通手术治疗,针灸治疗以及外敷药物治疗等。一般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通过治疗可以恢复生育功能,但对于时间长、阻塞严重者治疗难度较大,结核引起的阻塞往往不能治愈。
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的形成,主要由于诸因致气血瘀结,壅阻经脉,输卵管充血、水肿、炎性浸润、积脓、积水以及肉芽性增生等病理改变而引起。无论是西医治疗还是中医治疗都有疗效较好的一面。而恰当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即针对患者发病机制,选以活血化瘀、散结通络之方,配以具有镇痛、解痉、抗炎等作用的西药进行通液治疗,不失为较佳的治疗手段之一。
此外,输卵管阻塞、输卵管积水性不孕症多由输卵管感染性疾病引起,其预防意义远远大于治疗。女性只要特别重视生殖健康,在预防阴道炎、子宫内膜炎等生殖系统感染,就会将输卵管阻塞、输卵管积水降到最低限度,甚至完全避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