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疾病患者血尿酸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李亚平, 张玉祥, 刘湘莲
【关键词】 老年性疾病;血尿酸检测结果
随着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均成为老年多发常见性疾病,并且这些疾病又伴有不同程度的高尿酸血症。本文对117例确诊为上述四种疾病患者血清中尿酸进行检测,并与正常体检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发现高尿酸血症与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之间的关联程度及临床价值,结果发现二者互为因果关系密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组:共117例,均为我院2006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住院并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患者。男88例,女29例;年龄60~85岁,平均72.5岁;病程3~24年,平均13年;其中高血压组30例,冠心病组35例,脑梗死组13例,糖尿病组39例。 健康对照组:共60例,均为我院健康体检者,年龄60~75岁,平均67岁。
1.2 诊断标准 目前国内对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一般定为:>420μmol/L。
1.3 仪器及试剂 Roche HITACHI P800生化分析仪, 原装罗氏诊断试剂。
1.4 检测方法 全部早晨空腹静脉抽血,及时分离出血清检测尿酸,全部测定过程是在质控结果合格情况下,严格按照仪器及试剂操作规程进行。
1.5 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用行列χ2 检验,组间差异性比较用t检验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组与对照组高尿酸血症检出结果对比 见表1。
2.2 各疾病组与对照组高尿酸血症检出结果对比 见表2。表1 患者组与对照组高尿酸血症检出结果对比表2 各疾病组与对照组高尿酸血症检出结果对比
3 讨论
尿酸作为核酸中嘌呤代谢终末产物,约75%经肾脏排泄25%经消化道排泄,其在血中含量与体内核酸的分解代谢速度肾的排泄功能有关,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或排泄虽不减少但生成大于排泄,均可使尿酸蓄积而出现高尿酸血症,并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本文检测结果表明,高尿酸血症在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组检出比例高达67%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或P<0.05),说明老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具有高发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倾向,这与报道相符。最近有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易患动脉硬化,并且高尿酸血症可加重动脉硬化,但两者的因果关系尚未确定。高尿酸血症时尿酸盐沉淀于动脉壁,而可能损伤动脉内膜,其与高脂血症存在某些遗传性或获得性的共同缺陷-胰岛素抵抗及由此引起高胰岛素血症,而高胰岛素血症普遍被认为是Ⅹ综合征的中心环节,而血尿酸与甘油三酯在血中呈正相关。高尿酸血症伴载脂蛋白ApoA/ApoB比值异常,血脂代谢异常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而动脉硬化导致肾小球氧、乳酸生成增多,与尿酸竞争排泄,导致血尿酸上升。糖尿病早期因高血糖和高尿糖在肾近曲小管竞争,抑制尿酸的重吸收,使尿酸排泄增加,长期高尿酸血症可破坏胰腺β细胞诱发糖尿病,随着病情进展,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肾糖域下降,尿酸的清除率下降,使血尿酸上升。
综上所述,虽然高尿酸血症引起心脑血管病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高尿酸血症是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中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其在老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中的作用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故建议在诊断上述疾病时,要把尿酸检测作为常规检验项目来开展,以便及时发现高尿酸血症,及时控制调整血尿酸水平而起到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文献】
1 Lai SW,Li TC,Ng KC.Hyperuricaemia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inTai-wanese middle-aged adults.Int J Nurs Pract,2002,8(1):56-60.
2 罗敏.葡萄糖毒性和脂肪毒性作用.糖尿病杂志,2004,831-835.
3 陈灏珠.实用内,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11-1005.
4 叶应妩,王巯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