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捐献机采血小板招募策略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胡成义 时间:2010-07-13

【关键词】  自愿捐献机采血小板招募策略

   为推动我国志愿无偿献血工作,充分、合理利用宝贵的血液资源,卫生部已下通知要求从2006年9月30日起,一律停止有偿机采血小板(platelet)的采集。为保证临床对血小板的需求,我站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一方面挖掘现有资源,用手工分离全血制备新鲜血小板,实现“一血多用”;另一方面广大职工开展成分献血宣传,特别是捐献血小板有关知识的普及,动员广大无偿献血者积极捐献,并成为固定献血者。我站自2006年制定招募政策以来,效果良好,已经献血379 人,已能100%的完全保证本区临床血小板的需要,现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谈招募工作的体会。

    1 加强领导职能,强化制度建设

    单位制定政策文件,明文要求每个科室招募人数,并采取奖惩措施以激励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家感到无偿献血的宣传不仅是自己的事,而且是关系切身利益,每个职工都积极宣传,在社会上取得了良好效果,站内各科室之间职责明确,分工合作。

    2 加强硬件建设,提高服务内涵

    血站购置目前一流的血细胞分析仪“CELL-DNY 1800”,同时配备几个经验丰富,与较高资历的人专门操作,严格检测标准,对血小板、血红蛋白(hemoglobin)、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达不到要求、血液胆红素指数(bilirubin)偏高的决不采集,充分保证血液质量,确保临床输血效果;还新购置两台只需40min,而且一只手就能采完的机采血小板机器,大大消除人们的忧虑感。

    3 加大宣传力度,转换思维,让广大公民认识到献血和捐献血小板对临床病人的重要作用,而且献血是无损身体健康,有利于人体新陈代谢作用的“利国、利民、利己”的事情

    3.1 改变传统观念,树立新思维 由于人们受过去地下单采浆站采集血浆导致感染艾滋病(AIDS),以及某些非法组织频采、超采等情况的影响,在新形势、新阶段很多还存在认识误区[1],再加上采集血小板时间长、血液循环量大,人们对机采血小板有一种恐惧感。因此,如何更好地做好机采血小板的动员招募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2],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在各采血点大量分发无偿捐献血小板知识宣传 画册,向其讲解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的意义和无损身体健康的科普知识。血站人员在外单位进行无偿献血知识的讲座时,把机采血小板的知识都作为重要内容讲解;让广大公民认识到捐献血小板的重要作用及无损身体健康的知识;另一方面组织广大献血者来血站和采血车上参观,现场查看血站的仪器设备是一流的,采输血材料都是一次性,是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和要求,消除广大公民的疑虑,结果是当月有30多名公民自动到血站或电话咨询无偿捐献机采 血小板的有关知识。

    3.2 新闻媒体作好正面宣传,媒体发挥沟通作用 激发献血热情 2006年起,涪陵区电视台每天在新闻报道之前都做公益广告,《巴渝都市报》每天以“献血有益健康、救命功德无量”为主题,每天都刊登无偿献血的有关文章与先进事迹,特别对无偿捐献血小板有关方面的感人事迹作深入报道;与区团委联合,举行“我与无偿献血”的大型征文活动,让无偿捐献者自己说话(捐献血或血小板后的感觉及捐献是否安全)。同时,在血站网页上宣传和讲解血小板的有关知识,并要求网民留言,这样即达到了宣传无偿捐献血小板知识,又了解了无偿捐献者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

    4 职工带头,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血站职工自觉带头捐献血小板,只要身体合格,临床需要就义不容辞,有的同志已经捐献 9次血小板,也是涪陵区献血最多的同志,已献血10000余毫升, 还有几位职工献了好几次,大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来影响他人,让大家口服心服,用事实说话有不可估计的效果。

    5 以人为本,为献血者提供人性化整体服务,倡导和谐主题,让其成为自愿无偿固定成分血的捐献者

    5.1 采集前的护理 由于机采血小板花费时间长,对献血者的创伤大,因此,在招募、动员时,一定要做好其思想工作;近期身体状况:有否不适及服用药物,尤其是否服用含阿司匹林的药物[3];血液检查结果符合国家献血法规定的正常标准,体重在50kg以上,静脉条件良好,有充足的献血时间(1.5~2h),献血前4h内未进过餐,睡眠良好,未食用过分油腻的食品,心情愉快[4];在献血的当天晚上是否能有良好的睡眠、是否上夜班,心情是否轻松愉快(有资料显示心情不好会导致焦虑、烦躁从而会增加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既往献血是否顺利,有否献血不良反应史[5]等。

    5.2 采集中的护理 由于单采血小板制品保存在22℃左右,很适宜细菌生长,因此,在采集选血管时,应对将穿刺的那支手臂进行清洗,当然,尽可能对两支手臂均进行清洗,不可选择有疤痕的点进行穿刺,因为处隐藏有大量的细菌,且清洗和消毒很困难;同时,Baxter单采机有留样空袋, 在采集前,应先去除前15ml血液,因前 15ml血液受表皮细菌污染的可能性最大,这样可以降低细菌污染的可能性。采集的过程中,尽可能让献血者分散注意力,否则会因过度紧张导致献血反应。同时,密切关注献血者的表情,随时与其沟通,如有异常,及时处理。虽然机采血小板不良反应率较低,但还是应加强护理,对轻微反应-口角麻木的,给予口服10%葡萄糖酸钙即可;对于中、重度反应,应立即停止采集,妥善处理;对有ACD-A液过敏体质的,不能再让其参加捐献血小板,切实保护捐献者。

    5.3 采集后的护理

    采集后的护理是否得当,不仅关系到捐献者的身体恢复问题,也直接关系到捐献者是否愿意加入到固定捐献血小板队伍中来。我站对每位捐献者进行电话随访,询问其捐献后的恢复情况及工作情况。通过随访,部分捐献者就如何宣传、动员、招募捐献者献计献策,并表示愿意加入到固定捐献血小板队伍,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节假日、生日的问候。我站在采集血小板时,实施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无偿”,捐献时提供一点点心、饮料,只有一点纪念品,为了让捐献者感觉到自己的无私奉献行为,在其生日那天,发送明信片、不定时召开无偿捐献血小板的联谊会,让大家畅所欲言,交流经验,增进感情。这些措施密切了血站与捐献者的关系,也是一种保留固定捐献血小板者的行之有效的良策。

    当然,作为血站人员不仅要抓好血液管理和血液安全工作,严把采血质量关,防止各种病毒经采输血途径传播,以确保献血者和用血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要切实改变服务态度,提高服务层次,切实维护献血者的知情权与隐私权,为无偿献血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希望他们不仅自己积极参与,而且要带动和影响更多的市民加入到志愿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组成一支长期稳定的队伍,保障临床应急用血,为我区无偿献血事业、医学事业做出贡献。

【】
  1 李爱琴.无偿献血工作中的误区探讨.临床输血与检验,2003,5(3):233.

2 蓝欲晓,周一炎,孔令魁.机采血小板捐献者的征召.输血杂志,2002,(6):74-75.

3 代月娥,穆士杰,夏爱军.影响机采血小板质量的因素.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15):62.

4 仇铭华,刘言训,马衍辉,等.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综合筛选指标的研究.中国输血杂志,2005,(4):35-37.

5 张宏,高磊.机采血小板发生献血反应情况分析.中国输血杂志,2004,(4):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