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运动对老年女性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
作者:孙广民 刘宝梅 王金光 唐可欣
【摘要】 目的 观察有氧运动对老年女性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 方法 指导42名60~69岁的健康老年女性进行为期4个月的有氧运动,以心率为参数控制其运动速度和强度,实验前后分别测定其心脏泵血功能、肺通气功能及脑阻抗血流图各项指标。 结果 与运动前比较,受试者心脏泵血功能明显改善,表现为每搏输出量由运动前的65.22 ml 增加到72.10 ml(P<0.05),射血分数由60.10%增大为68.78%(P<0.01),而心率则由77.45次/min 减慢至67.89次/min(P<0.01),肺活量及每分最大通气量分别由2.86 L 和96.14 L 提高到3.34 L 和114.02 L,与运动前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脑阻抗血流图上反映脑血流阻力的指标流入时间由运动前的0.171 s 明显缩短为0.128 s(P<0.01),而反映脑血流量大小的波幅则由运动前的0.981Ω显著增大为1.191Ω(P<0.01)。结论 适当强度的性有氧运动可通过改善呼吸循环功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是一项方便易推广的健身运动项目。
【关键词】 有氧运动;心功能;肺功能;老年人
有氧运动能有效改善机体机能,提高免疫水平,防治各种心肺、血管疾病,研究表明,适度有氧运动能使心脏形态、机能发生适应性变化,提高心脏泵血能力并改善呼吸功能[1~2]。有氧运动作为一种有效的健身运动,对心、肺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本实验探讨有氧运动对老年女性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旨在寻找一种简便易行,适合老年人的强身健体运动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选择1996—2005年退休,志愿参加有氧运动的女性42人,年龄(64.0±4.5)岁,身体健康,均为老年知识分子,无常年运动锻炼的基础。入选者要求:(1)无临床诊断的心脑血管疾病。(2)无糖尿病。(3)目前未服任何心脑血管病药物。
1.2 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验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有应用日本产Aloka?SSD710型心脏超声仪,于运动前后安静状态下测定心脏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射血分数及心率;用意大利产Pony测定肺活量及每分最大通气量;用上海医用仪器厂生产的RG?2B型阻抗血流图仪,采用额-乳突导联测定脑阻抗血流图的波幅及流入时间。 有氧运动的方法: [2~3]推荐的健身锻炼强度并通过预实验确定实验方法及心率储备范围,以自测心率控制健身的速度及强度,首先测定每位受试者的安静心率,以心率储备法分别出运动时的心率控制范围,保证其在有氧运动范围内[2]。指导受试者进行每天1次的健身锻炼,每次达到靶心率要求的运动时间为30 min。强调正确的动作姿势:抬头、挺胸、肩臂放松、注意摆臂,帮助受试者掌握达到靶心率时的步骤。4个月后,在同等条件下测定上述实验指标,并进行前后对照。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有氧运动干预前后反映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心脏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射血分数、心率;反映肺通气功能的指标肺活量和每分最大通气量;反映脑血流阻力和血流量的指标脑阻抗血流图的流入时间和波幅等。
1.4 统计学分析
各项指标测定值以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取实验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有氧运动对老年女性心脏泵血机能的影响
经过4个月的规律性有氧运动后,受试者反映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明显增大(P<0.05,P<0.01)而心率则显著减慢(P<0.01)。见表1。表1 有氧运动前后心脏泵血功能比较(略)
2.2 有氧运动对脑阻抗血流图的影响
结果表明,长时间的运动使得脑血流图的流入时间明显缩短(P<0.01),而波幅显著增大(P<0.01),提示运动减小了脑血流阻力,增加了脑血流量,改善了脑的血液供应。见表2。表2 有氧运动前后脑阻抗血流图的变化(略)
2.3 有氧运动对受试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结果显示经过4个月的有氧运动后,受试者肺通气功能增强,肺活量和每分最大通气量显著增大(P<0.05)。见表3。表3 有氧运动前后肺通气功能变化(略)
3 讨论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经过较长期的有氧运动,受试者的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呼吸循环功能明显改善,表现为心搏出量和射血分数增大,心率变慢。心脏每搏输出量主要受心脏的前负荷、后负荷及心肌收缩力的影响。在前两个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主要取决于后者,即心肌收缩力,它是心肌内在的功能特性,与心肌能量代谢过程密切相关[4]。众所周知,能量产生的有氧代谢过程在线粒体进行,长期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线粒体氧化呼吸链中复合酶的活性,提高线粒体的整体功能,为心肌泵血提供足够的能量[5]。此外,长期规律有氧运动还可使心肌细胞代偿性变粗,收缩力增强,从而使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增大[6~7],而心率减慢则提示其心率储备增加[8]。因为每分心输出量等于搏出量乘以心率,虽然搏出量增大,但由于有氧运动后心率变慢,所以每分心输出量没有明显增加。脑阻抗血流图可反映每一心动周期脑组织的动态血流变化,其流入时间的长短与脑血流阻力的大小呈正相关,而波幅的改变反映脑血流量的多少,其高低与脑血流量的多少呈正相关。本实验显示运动后受试者脑血流图的流入时间缩短,表明长期规律运动可缓解脑血管痉挛,纠正自主神经的功能紊乱,降低脑血流的阻力,而波幅增大则提示可能运动使脑组织的代谢加强,脑血流自身调节性血管扩张增强,脑血流量增加。经过较长期的有氧运动,运动者的肺功能得到改善,肺活量、每分最大通气量均显著增大,这与运动时呼吸运动加强,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相结合,尤其腹式呼吸可加大膈肌的收缩与舒张,而此时横膈上升下降幅度加大,不断改变胸压和腹压,使呼吸器官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进而改善了其功能[9]。本研究所选实验对象为老年女性知识分子,她们多年来忙于繁重的工作,大多无暇顾及运动锻炼,从心爱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以后,身心感到很不适应。组织引导她们进行有益的健身运动,一方面可以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另一方面使她们多年来紧张的神经得以舒缓,从心理上得到放松和调适,以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适应退休后的新生活。而有氧运动作为一种简单易行、强度易掌握和调节、健身效果良好且无须任何器材、对场地也无严格要求的健身方法,值得提倡和推广。
【】
/[1/] 马先英,李卫民,管 立. 太极拳练习对老年人心肺机能和身体素质部分指标的影响观察/[J/].运动医学杂志,2003,22(5):522-523.
/[2/] 安 楠,王安利,王正珍,等.健走运动对中老年女性心脏功能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3, 22(5):520-521.
/[3/] Murayama M, Kamegai M. Cardiac function as a limiting factor of exercise tolerance/[J/].Kokyu To Junkan,1988,36(1):27-32.
/[4/] 李见峰,徐 健.步行训练对心肌梗塞恢复期患者心功能改善观察/[J/].中国临床康复,2002,6 (15): 252-253.
/[5/] 金先桥,郝立爽,陈文华.呼吸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困难、肺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2,6(5):662-663.
/[6/] Okura K. Changes in cardiac output during exercise in patients with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the study of these influences on exercise intolerance/[J/]. Kokyu To Junkan,1991,39(10):1029-1035.
/[7/] Ueshima K, Saito M, Shimohara A,et al. Efficacy of home exercise program in a convalescent phase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evaluated by Borg’s indices, expiratory gas analysis and blood lactate/[J/]. Kokyu To Junkan,1989,37(5):523-527.
/[8/] 朱 杰,马灵芝,刘雅菊,等.有氧运动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及左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2,6 (7):948-949.
/[9/] Watanabe T, Yamaguchi I, Takahashi K, et al. Analysis of respiratory pattern during exercise by respiratory rate?tidal volume relationship in healthy subjects/[J/].Kokyu To Junkan,1993,41(3):23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