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训练法对新兵心理健康的作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3
          作者:支莉 刘剑伟 胡继红 任军 张新霞 朱玉珍 唐洪禄 

【摘要】    目的 探索高强度训练法在新兵心理健康及维护中的作用。方法 调查驻四川某部队2006年度新兵,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应用高强度训练法进行干预3个月,对照组只进行一般的行为干预。干预前后分别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SCL?90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前,研究组与对照组SCL?90各因子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因子分≥3分者占2.9%~6.3%,对照组因子分≥3分者占2.9%~6.4%。研究组总分>160分者占32.40%,阳性项目分数>43分者占30.76%;对照组总分>160分者占32.13%,阳性项目分数>43分者占30.81%。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SCL?90各因子分比较,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其他、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和阳性症状均分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躯体化、人际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执、精神病性无差异(P>0.05)。研究组因子分≥3分者占1.5%~4.9%,对照组因子分≥3分者占2.7%~6.0%。研究组总分>160分者占15.46%,阳性项目分数>43分者占13.98%;对照组总分>160分者占25.70%,阳性项目分数>43分者占22.90%。结论 高强度训练法在新兵心理健康及维护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高强度训练法 新兵 心理健康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intensive exercitation way on improving the recruits’psychology. Methods  The investigation was made on the recruits stationed somewhere in Sichuan. They were randomized into tri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hich were given intervened in respectively by means of intensive exercitation and routine training for three month. They were inquired with SCL?90.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re were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scores of the related factors such as coercion, depression, anxiety, hostility, fear, total average, the number of positive items, and the average of positive symptom (P<0.01),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omatization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 (P<0.05). No differences in bigotry and psychosis were found (P>0.05). The percentage of those with a factor score higher than or equal to 3 was 1.5%-4.9% in the trial group, 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unterpart was 2.7%-6.0%. Moreover, in the trial group, those with a total score higher than 160 and a positive item score higher than 43 accounted for 15.46% and 13.98%, whose counterpar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25.70% and 22.90%,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Intensive exercitation way has the effect to obviously improve the recruits’ mental health.

  Key  words: intensive exercitation; recruit; mental health

  国内的心理大都采用国外引进的理论、方法,许多专家都强调的心研究应结合中国的文化背景和实际情况来进行。我们经过反复探索建立了一种“高强度训练法”,这种方法符合军人特色,是建立在中国文化基础上的一种认知疗法,它是用顺其的本土化的心理干预思想去改变患者的不适宜的认知观念,以达到调节负性情绪,矫正不适行为,和防病治病的目的[1]。我们应用这套疗法对驻四川某部队的新兵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心理干预研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共调查新兵1 253例,其中资料完整的1 215例,全部为男性,将其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608例,年龄16~21(18.77±6.9)岁,对照组607例,年龄16~22(18.48±7.1)岁。两组在性别、年龄、军龄、学历、健康状况、家庭收入及城乡差异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分别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心理情况调查,采用1~5五级评分标准。心理健康水平以总痛苦水平和因子痛苦水平表示,以各因子分达到或超过中度痛苦水平(≥ 2)为界来划分有无心理问题[2]。

  1.2.2  研究组以“高强度训练法”进行干预,该方法的具体做法是在原有训练强度和时间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强度和时间,使研究对象身体上比原来略感疲惫[3]。我们经研究并经小片区试验后规定单位循环量为1~2 h,由被试者自定,每周3次。由被试者(3人一组)互相监督完成情况。对照组只进行一般的行为干预,内容包括心理知识培训、集体进行文体活动等,每周3次,每次1.5 h,干预后被试者反应情绪改善、轻松和有自己做主的感觉。要求被调查者将上述方法进行统筹安排,穿插进行。并且做到每个人都要构建一种自信状态,经常进行“双想”,即(1)回想过去做的训练,存在的问题,解决了没有;(2)预想可能出现的压力,压力出现时如何解决。并采用一对一深入访谈、小组讨论及集体讲座等方式进行修正和补充。深入访谈每人不少于2次,小组讨论于每次集体干预后进行(每周3次),集体讲座于干预全过程中共进行6次。

  1.2.3  进行干预活动3个月后再分别对研究组和对照组以同一问卷进行调查,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用EPI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录入,资料采用t检验,使用SPSS 7.0 for Windows 软件进行分析;对访谈资料进行记录分析。

  2  结果

  2.1  干预前  研究组与对照组SCL?90各因子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因子分≥3分者占2.9%~6.3%,对照组因子分≥3分者占2.9%~6.4%。根据SCL?90结果分析,如果总分160分或阳性项目分数>43应视为有心理问题者[4]。研究组总分>160分者共197人,占32.40%,阳性项目分数>43分者187人,占30.76%;对照组总分>160分者共195人,占32.13%,阳性项目分数>43分者187人,占30.81%。

  2.2  干预后  研究组与对照组SCL?90各因子分比较,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其他、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和阳性症状均分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躯体化、人际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执、精神病性无差异(P>0.05)。研究组因子分≥3分者占1.5%~4.9%,对照组因子分≥3分者占2.7%~6.0%。研究组总分>160分者共94人,占15.46%,阳性项目分数>43分者85人,占13.98%;对照组总分>160分者共156人,占25.70%,阳性项目分数>43分者139人,占22.90%。详见表1。因此,应用高强度训练法之后新兵的心理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3  讨论
        
  表1  干预前后研究组和对照组SCL?90各因子分比较(略)

  军队是执行特殊任务的武装集团,在急难险重关头,官兵的心理健康状态对于保持内部凝聚力、促进战斗力发挥具有直接影响。军营日常生活中处处存有打破官兵心理平衡的因素,如家庭中的矛盾纠纷、突发的不幸事件、婚姻恋爱的波折、工作中的不如意等。健康的心理不是生来就有的,它需要精心、细致的培养和。
   
  由于新兵接受部队教育时间短,而入伍前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使很多人人格意志修养不足与激烈的竞争、艰苦的环境产生的心理压力矛盾日益突出,该群体备受社会关注。社会和改革对军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造成其负担过重,职业压力增大,特别是目前用于各种反映他们工作成绩的考核评估体系标准与方法还不成熟,有时更会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现在的领导者大多以传统的观念和方式来处理问题,以思想教育对待心理问题,致使军人(尤其是新兵)心理健康问题凸现。这些问题也可能与收入水平低下、工作负担过重、缺少业余爱好、医疗卫生服务不健全、工作时间延长等密切相关。部分解决的办法在于承认情感的正常性、性、合理性,承认它是丰富人生的一部分。当然我们需要具备控制它们的能力,明白何时表达恰如其分,何时有悖常理。但这种知识必须基于我们对自身情感的彻底了解和坦率承认。少了任何一项,我们生活中的压力都会继续对身体和心理造成伤害。
   
  我们规定单位循环量为1~2 h,目的是使其暂时忘却心理上的压力。由于半小时单位循环量未能起到强化训练的目的,而2 h 以上又会导致疲劳过度,甚至造成其他损伤。
   
  另外,虽然国内外有较多有关高原缺氧对人的心理、行为、智力、神经等方面影响的研究报道,但有关高原缺氧对人的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问题一直未得到研究者、管理者和大多数人的普遍重视。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高原缺氧很有可能是导致西藏高原军人心理问题相当严重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希望该问题能得到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
    [1] 刘剑伟,张新霞,闫春城,等.综合干预方法在高原军人心理健康维护中的作用[J].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2):845-846.

  [2] 刘剑伟,张新霞.打扑克牌对高原军人心理状态的影响调查[J].中国行为医学,2004,13(5):460.

  [3] 索德福,冯廷春,李洪波,等.高原强化循环训练法在高原部队的推广应用调查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 2002,3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