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人员脂肪肝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毅霞 关英涛 时间:2010-07-13

【关键词】  飞行人员 脂肪肝 危险因素

  为探讨飞行人员脂肪肝发生的危险因素,笔者对来我院疗养的飞行人员在大体检中诊断的脂肪肝病例进行了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4—2007年来我院疗养的飞行人员1 520名,均为男性,年龄23~50岁。大体检中发现不同程度的脂肪肝36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体检号的先后顺序排号,用随机数字表法从1 155名非脂肪肝体检者中抽取365例作对照组。

    1.2方法

  根据空军航卫工作条例对飞行人员飞行大体检的要求,对这些飞行人员进行各项常规体检。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采集空腹晨间静脉血,查肝功、血脂。入院后晨间空腹腹部B超检查。并询问行为习惯,对脂肪肝的认识。   

  1.3诊断标准

  B超诊断脂肪肝标准:(1)肝脏轻度或中度增大,轮廓尚较整齐平滑,边缘处可较圆钝。(2)肝内回声增多增强,前半细而密,呈一片云雾状改变,回声强度从表浅至深部逐渐减弱,且至深部回声微弱而稀少。(3)肝内管道分布走向常不太明显,各级分支多不易显示[1]。肥胖诊断标准:BMI<20为过轻,20~26为正常体重,>26为体重过重,>28为肥胖[2],高脂血症诊断标准:总胆固醇>6.0 mmol/L,三酰甘油>1.7 mmol/L。

  2结果

    2.1一般情况两组年龄及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脂肪肝危险因素   

  2.2.1肥胖在365例脂肪肝中有62例BMI>26,其中25例BMI>28;而365例对照组中仅10例BMI>26,2例BMI>28,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  
 
  2.2.2高脂血症脂肪肝与非脂肪肝高脂血症构成比率:365例脂肪肝中总胆固醇>6.0 mmol/L,三酰甘油>1.7 mmol/L 者分别为35例(9.6%),146例(40.1%);而365例对照组总胆固醇>6.0 mmmol/L,三酰甘油>1.7 mmol/L 分别为27例(7.4%),59例(16.2%)。两组比较总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酰甘油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2.2.3乙醇饮酒每周5次以上,每次>50 ml 以上者为有饮酒史,在365例脂肪肝中有136例(37.3%),而对照组只有31例(8?5%),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   

  3讨论   

  脂肪肝并非临床上一个独立性疾病,而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质(主要为中性脂肪—三酰甘油)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正常肝脏脂肪含量约占肝重的5%,在脂肪肝时其含量可高达40%~50%。虽然脂肪肝常被认为是良性病变,但其肝纤维化的发生率高达25%,且有1.5%~8.0%的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最后导致肝衰竭而死亡[3]。    由上可见飞行人员脂肪肝危险因素与肥胖、饮食、运动、高血脂、饮酒等密切相关。肥胖者血液中含有大量游离脂肪酸,大大超过了肝脏的代谢能力,引起脂肪在肝脏的堆积而造成肥胖性脂肪肝。营养过剩的人,尤其是偏食荤菜、甜食的人,由于过量摄入高脂、高糖食物,使肝脏负担增大,干扰了对脂肪的代谢,而造成营养过剩性脂肪肝。据报道飞行人员的膳食热量摄入较一般人群高5~6倍,脂肪的摄入尤其是动物脂肪的摄入比例偏高[4]。不良行为习惯,如吸烟、饮酒、睡眠不足、疗养期间缺少活动及看电视、玩麻将、纸牌时间过长等是导致脂肪肝的另一关键因素。由于人体对热量的利用有限,多余部分转化为脂肪贮存,其主要通过体力活动消耗掉,故活动过少比摄食过多更为严重,另一方面,肝脏是乙醇代谢的唯一器官,飞行人员聚餐和应酬时大量饮酒,饮酒后乙醇被胃肠吸收,90%乙醇经过肝脏作用转变为乙醛,乙醛可降低肝脏对脂肪的氧化,影响肝脏微管系统,使微粒蛋白分泌减少,造成脂质和蛋白质在肝细胞中沉积,导致酒精性脂肪肝。脂肪肝本身是可逆的,即使并发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仍可通过综合防治获得治愈[5]。但任其则可发生肝硬化及其相关并发症,一旦发生了肝硬化即使积极也很难使肝病改变恢复正常,因此对脂肪肝的预防尤为重要。笔者建议在飞行人员脂肪肝的防治中,应以防为主。   

【】
    [1]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3版.北京: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793.

[2]赵百林,郭志军.民航飞行学院教员肥胖状况调查[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6,17(1):53.

[3]曾民德.脂肪肝—肝病领域的新挑战[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2):69.

[4]沈江洁.飞行人员健康疗养中新发现脂肪肝64例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21):1984.

[5]代建萍,陈少恋,林梦瑶.脂肪肝发病因素的探讨与防治[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5(8):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