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937例胃镜分析
【关键词】 溃疡病
为了解四平地区溃疡病的某些流行病学特点,本文对我院6年中(2001~2006年)经纤维胃镜检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病例进行研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6年中经胃镜检查人数共6106例,其中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复合性溃疡的例数为937例。以年为单位算出年检出率,将各年检出率进行比较,并对消化性溃疡检出率与性别、年龄和溃疡部位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消化性溃疡的部位分布 6年中共检出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下简称球溃疡)以及复合性溃疡共937例,占胃镜检查人数15.3%,其中以球溃疡最多,共560例,其次是胃溃疡,共316例,复合性溃疡最少,为61例。球溃疡、胃溃疡和复合性溃疡之比为1.77:1:0.19。胃溃疡316例中以胃窦、胃角最多共242例,其次为胃体溃疡70例,胃底溃疡4例。它们分别占胃溃疡总数的76.6%,22.2%,1.3%。胃窦及胃角溃疡、胃体溃疡和胃底溃疡的比为3.46:1:0.06。
2.2 溃疡与性别的关系 全组溃疡病937例中,男588例(62.8%),显著多于女性349例(37.2%),两者之比为1.68:1。球溃疡560例中,男352例,女208例,男女之比为1.69:1。胃溃疡316例中,男198例,女118例,男女之比为1.68:1,复合性溃疡61例,男38例,女23例,男女之比为1.65:1。
2.3 消化性溃疡与年龄的关系 全组年龄平均36.0岁,球溃疡年龄39.9岁,31~40岁居多,占33.0%,30岁以下为20%,41~50岁为22.7%,大于50岁占24.3%;胃溃疡的平均年龄为44.9岁,较球溃疡的平均年龄高5岁。胃溃疡患者中以大于50岁居多占50.7%,其次是41~50岁占27.2%,31~40岁为14.2%,小于30岁为7.9%;复合性溃疡大于50岁最多,占39.3%,41~50岁次之,占34.4%,31~40岁为23.0%,小于30岁为3.3%。胃溃疡各组年龄比较P<0.005,各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2.4 6年中消化性溃疡各年检出率比较 将6年检出率分成3个阶段,2001~2002年溃疡病检出率为6.3%,2003~2004年为4.9%,2005~2006年为4.1%,显示3个阶段溃疡病有逐渐减少趋势,3组比较P<0.05。
3 讨论
本组胃镜共检出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复合性溃疡937例,占受检人数6106例中的15.3%,略低于近年报道[1]。消化性溃疡的部位仍好发于球部,球溃疡与胃溃疡之比为1.77:1。在胃溃疡中以胃窦及胃角最多,其次为胃体,胃底溃疡未见,它们分别占胃溃疡中的76.6%,22.2%,1.3%,与文献报告基本相符[2]。
从本组资料观察到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男性多于女性,两者之比分别为1.68:1,球溃疡、胃溃疡和复合性溃疡男女之比分别为1.69:1,1.68:1,1.65:1。与王仲玉等报道基本一致[3]。其可能原因与生活习惯有一定关系,如女性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较少。不同的是女性比例有所增加,可能是近几年女性吸烟、饮酒人数有所增加造成的。
全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6.0岁,球溃疡平均年龄39.9岁,较胃溃疡44.9岁早了5年,球溃疡发生在青中年,<30岁组为20%,31~40岁组33.0%,以后逐渐下降,41~50岁占22.7%,50岁以上24.3%,而胃溃疡则好发于中年,随年龄增大溃疡发生率不但不下降反而逐渐上升,30岁前组发病较少,仅占胃溃疡中7.9%,50岁以后增达50.7%。球溃疡较胃溃疡平均年龄偏低已在大多数报道中得到证实,其原因值进一步探讨,估计与社会压力、精神因素有一定关系。
各阶段年检出率为2001~2002年6.3%,2003~2004年为4.9%,2005~2006年为4.1%。显示2005年以后溃疡病发病逐渐减少,其原因可能有:(1)随着的,病员自身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知识的宣传以及对的积极配合。(2)全面开展胃镜工作,对消化性溃疡诊疗水平的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新的药物的合理使用(如质子泵抑制剂)等。溃疡病的发生率虽有下降趋势,但近年来4.1%的年检出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如何降低本地区人群中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仍然任重而道远。
【文献】
1 冉君,黄静,孟淑兰,等.锦州地区铁路相关职业者消化道溃疡2832例分析.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3,20(1):63.
2 李益农,徐晴敏,郑芝田,等.消化性溃疡的某些流行病学特点――北京地区22060例胃镜分析.临床消化病杂志,1989,1:122-124.
3 王仲玉,付汉中,魏国强,等.嘉峪关市消化性溃疡流行特征.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1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