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摘要】 目的 评价健康在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04年1月~2005年7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形式进行调查。结果 解56例高血压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后对该病有关的知识了解程度。结论 健康教育后患者对该病知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自我防治和自我保健知识,有利于疾病的与康复。
【关键词】 健康教育; 高血压; 效果评价
高血压是当今社会最大的一种流行性疾病,它所导致的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高血压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1】?。但绝大部分人群缺乏预防保健知识、自我保健能力。为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普及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笔者就2004年1月~2005年7月对5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56例高血压患者,男40例,16例;年龄19~73岁,平均46岁。有家族倾向的高血压患者26例,高钠盐饮食者及长期饮酒者15例,肥胖者6例,因学习压力大及精神紧张引起高血压者4例,由于职业关系驾驶员注意力高度集中、疲劳驾驶而致高血压3例,还有肾脏器质性病变引起高血压者2例。Ⅰ级高血压者34例,Ⅱ级高血压病20例,Ⅲ级高血压病2例;文化程度:大学11例,高中8例,初中10例,小学以下27例。
2 健康教育方式
制定高血压健康教育规划。有计划地采取语言教育和文字教育相结合。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患者以解释为主,进行个别讲解;中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以讲解和发宣传资料为主,并以提问解答的形式交谈。教育内容包括病情与防治,改善不合理生活方式和行为,正确用药等。
3 健康教育的方法
将患者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入院宣教、住院期间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3.1 入院教育 高血压患者入院后,首先介绍主治医师、主管护士、环境、治疗护理的一般等,消除患者的陌生感,与患者多交谈,了解其心理动态,告诉患者情绪可直接影响疾病的和转归,所以必需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3.2 住院期间的健康
3.2.1 注意饮食 饮食以低盐脂为原则。每日食盐控制在6g以内。戒烟酒,一时难于戒酒者,每日饮酒精量应控制在少于20g【2】?。改善膳食,不吃刺激性食物,多食含钾食物,以豆类为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奶类、豆类及高纤维素食物,少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动物油等。肥胖患者应降低每日热量的摄入,以减轻体重。?〖STHZ〗3.2.2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避免紧张,恐惧、急躁和焦虑,遇事要冷静,心胸开阔,性格随和,情绪稳定以维持稳定的血压。
3.2.3 心功能训练指导 进行有的锻炼可以降低血压,而且也是控制体重的重要措施。体育锻炼还可以使人心情舒畅,根据血压情况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当血压增高时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以免运动使心率增加,血压升高。平时可制订一个有计划的适度运动量,如每天早晨散步、打太极拳、养花、读书看报等。锻炼时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量力而行,不宜选择过于剧烈的运动。
3.3 出院指导 向患者讲解有关高血压的基本知识,使患者了解到高血压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以及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性,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坚持服药,定期复查,并指导患者及家属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工作的生活,劳逸结合,减少高血压危害及并发症。
4 健康教育结果
入院后以自行设计的问卷给患者作答,其宣教前与宣教后的结果如表1。表1 56例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知识问卷调查表 从结果看,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对所患病的有关知识缺乏较深层次的认识,通过健康教育后85%以上的患者都有一定的认识。大部分患者学会自身心理调节,避免外界刺激,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提高患者对的顺应性,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后出院,这体现了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重要性。
目前,高血压病还没有彻底根治的方法,除了一系列降压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通过非药物疗法控制,故健康教育是促进高血压病康复的有效方法。但从实施效果看,还有一部分患者未能掌握有关知识,可能与文化程度、理解能力不同等因素有关,或者与健康教育方式有关。这说明在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所以,我们要把健康知识与疾病的关系作为宣教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高血压病的发生与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高血压病的问题不但是一个医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要减少高血压病的发生,就是提高全社会重视高血压的防治。作为一名护士应该走出,做好健康宣教工作,提高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控制率、治疗率,更好地为预防、保健、临床、康复、健康教育一体化服务。
【】
1 王晶,越海平.影响高血压患者限盐行为的因素调查.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34.
2 吴可贵.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减少高血压危害.高血压杂志,2003,11(2):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