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80例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春萍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8 h~72 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显效率为27.5%,治疗组总显效率为90%,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血学指标也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好的药物,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舒血宁;维脑路通;阿斯匹林;急性脑梗死;脑细胞活化剂;血流变;神经功能缺损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8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44岁~85岁,平均64.2岁;有高血压病史者48例,糖尿病史者34例,高血脂者40例;基底节区脑梗死48例,丘脑梗死11例,多发性脑梗死10例,脑叶梗死9例,脑干梗死2例。治疗组中男54例,女26例,年龄42岁~84岁,平均63.4岁;有高血压病史者52例,糖尿病史者38例,高血脂者36例;基底节区梗死46例,丘脑梗死12例,多发性脑梗死6例,脑叶梗死12例,脑干梗死4例。两组病例均为急性脑梗死发病8 h~72 h内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兼证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2]。根据第4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的“脑血管疾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分型,治疗组轻型32例、中型30例、重型18例;对照组轻型34例、中型28例、重型18例。

    2   治疗方法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常规治疗调整血压、血糖、颅内压等,两组均用维脑路通600 mg~1 0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或5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阿斯匹林75 mg~150 mg,每日1次,口服,同时静脉滴注脑细胞活化剂。治疗组加用舒血宁注射液10 mL~20 mL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两组均在治疗前后测定血浆黏度、血球压积、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

    3   结   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全国第4届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2]。基本痊愈: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以上,致残程度1级~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左右;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多18%以上。总显效=基本痊愈+显著进步。

    3.2   疗效观察

    3.2.1   两组患者后疗效比较   结果见表1。

    3.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比较   结果见表2。

    4   讨   论

    目前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3大死亡原因之一,据有关报道年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有185人~219人,每年有200万人新发脑卒中,2/3致死或致残,每年有150万人死于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脑梗死约占80%。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有血管病变、血液成分的改变、血液动力学改变,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种族和家族遗传,以及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酗酒、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等。对脑缺血病理生理的研究表明,脑缺血损伤是一个多环节多因素的改变,其中包括钙超载、毒性氧自由基损伤、兴奋性氨基酸过度释放和炎症反应损伤等。现临床常采用钙通道阻滞剂、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自由基清除剂、血栓溶解药物及促进神经生长药物等治疗,这些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对改善脑梗死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局部脑缺血损伤在初始和迟发性损伤过程中是一个多因素参与过程,如在治疗上只解决复杂过程中的一个方面,恐怕不会收到好的效果。银杏是一种古老植物,其果实为传统中药,舒血宁注射液是银杏叶提取制剂,其主要成分为银杏黄酮醇苷、 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证明,舒血宁注射液的这些有效成分具有多种生物学效能,他可以改善动脉顺应性、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和携氧能力,从而增加缺血组织血流量,提高缺血组织对氧和葡萄糖的利用率[3];且银杏内酯与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结构相似,能竞争性拮抗PAF在体内的不良作用,抑制血小板的活化与聚积,降低血黏度,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与过敏反应,从而保护脑组织,改善脑缺血。我们从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流变检测指标变化观察到舒血宁注射液能显著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对红细胞压积、出凝血时间及肝肾功能则无明显改变。

    急性脑梗死时脑缺血及缺血后再灌注,导致缺血区兴奋性氨基酸递质等化学因子的过度释放,转运和再摄取发生障碍,造成它们在细胞外液中大量积累,并引起细胞内钙超载和氧自由基的过度聚积,也是细胞受损的重要原因之一。Krieglstein[4]报道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可保护谷氨酸盐引起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银杏黄酮苷作为一种自由基捕捉剂和清除剂,参与清除超氧阴离子,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细胞膜,防止自由基对神经细胞的破坏,抑制自由基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从而起到保护脑细胞的作用[5]。舒血宁注射液以银杏叶提取物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工艺技术精制而成,本组研究结果表明了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组可以改善脑血流状态,降低血液黏稠度,减轻脑梗死症状和体征,并使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下降,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毒副作用,使用安全可靠,对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好的药物,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
  [1]韩渝.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50例临床疗效观察[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5(1):40-41.

[2]中华医学会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Oyama Y,Chikahisa L,Ueha T,et al. Ginkgo biloba extract protectsbrain neurons against Oxidative stress induced by hydrogen peroxide[J]. Brain Res,1996,712(2):349-352.

[4]Krieglstein J. Neuronal protective effects of Ginkgo bilobaconstituents[J]. Eur J Pharmacol Sci,1995(3):39.

[5]李新岗,薛荣. 银杏叶制剂的心脑血管药理及其临床应用[J].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5,3(6):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