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弱D、Del的检测及意义
【摘要】 目的:探讨初筛为Rh(D)阴性样本中弱D、Del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常规血清学方法初筛Rh(D)血型,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弱D,用吸收放散试验检测Del,用PCR-SSP法检测样本RhD基因8个外显子结构。结果: 常规血清学初筛Rh(D)阴性60例中经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确认为弱D4例,占6.67%;56例Rh(D)阴性标本经吸收放散试验后确认13例为Del,占21.67%;对其中2例弱D和5例Del标本的D基因8个外显子检测都完整存在,排除了弱D、Del的10例Rh(D)阴性标本其基因检测有完全缺失和部分缺失两种可能。结论: 为了临床输血安全,常规血清学检测Rh(D)阴性者,应当再用抗人球蛋白试验或吸收放散试验检测是否为弱D或Del。
【关键词】 Rh血型 吸收放散试验 D抗原 弱D Del
Rh血型在临床输血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人类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为复杂、最具多态性的系统。D抗原抗体与输血的关系仅次于ABO血型,50%~75% Rh(D)阴性人接受Rh(D)阳性的血可能产生抗-D,导致免疫性输血反应。为了减少输血反应,正确检定Rh(D)阴性个体显得非常重要,现将我们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2006年1月-2007年4月在本院用单克隆抗-D检测为Rh(D)阴性的60例样本。
1.2 试剂和仪器
1.2.1 RhD试剂:A、B2种人源抗-D血清,由本科提供,抗-D效价为1:256和1:128;a、b、c三种单克隆(IgM+IgG)抗-D分别为加拿大Dominion公司(批号为NDMG04203)、德国Biotest公司(批号为1210905)和法国DIAGAST公司(批号为410000)产品,由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2.2 DNA制备:用TakaRa(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扩增RhD基因2~7、9、10共8对外显子。
1.2.3 “0”型RhD(+)试剂红细胞:随机取已知Rh(D)阳性“O”型红细胞3份,洗涤3次后混合配成0.8%红细胞悬液,当天配制。
1.2.4 仪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反应卡、专用孵育器、离心机均由瑞士达亚美公司提供。
1.3 方法 Rh(D)常规血型血清学初筛采用盐水试管法,按《人类红细胞血型学实用理论与实验技术》操作;弱D检测采用微柱凝胶间接抗人球法,按照说明书操作;Del检测采用阴性标本与两种不同来源的人源抗-D血清(A、B)和三种不同批号的单克隆抗-D(a、b、c)作吸收放散试验,按《人类红细胞血型学实用理论与实验技术》操作;D基因外显子检测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equence specific prime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SSP),按照说明书操作。
2 结果
初筛为Rh(D)阴性的60例样本,检出弱D 4例,占6.67%;排除弱D的56例Rh(D)阴性标本,检出Del型13例,占21.67%;其中2例弱D、5例Del型标本D基因8个外显子(2、3、4、5、6、7、9、10)检测都完整存在(见图1),排除了弱D、Del的10例Rh(D)阴性标本其基因检测有完全缺失和部分缺失(见图2)。
3 讨论
Rh血型中D抗原因能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病而倍受重视,根据D抗原的数量和质量及抗原性不同的差异,可分为5种:D(常见的D抗原)、弱D(Weak D)、表位不完全型D(Partial D)、表位不完全型弱D、增强D。正常D(+)红细胞表面约有10 000~30 000个抗原表位,弱D型表位仅70~4 000个;弱D表现型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主要是点变化引起的RhD膜内或跨膜区域而非细胞外的氨基酸改变,这些突变影响Rh(D)蛋白插入膜的效率,进而影响膜上的Rh(D)蛋白的数量,反映在这些红细胞上的表现是Rh(D)抗原数量的下降,这也是弱D表现型需要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来鉴定的原因。据报道,有0.2%~1%的人和更多的非洲裔美国人D抗原减弱[1];本资料发现4例弱D表现型,即盐水法凝集反应为阴性,而微柱凝胶间接抗人球法阳性,占初筛Rh(D)阴性的6.67%,与文献[2]报道基本一致。
Del型有非常弱的D抗原,是一种只能通过吸收放散试验才能检出的Rh(D)血型,还可以在约20%的Rh阴性个体中检出[3]。报道称此个体在湖北地区占22.67%[4],海南地区占29.25%[5],云南地区占20.65%[6],安徽地区占15.6%[7];本组资料中Del型占21.67%,与云南地区和湖北地区比例基本一致,低于海南地区比例,略高于安徽地区比例,提示Del型分布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另外我们采用PCR-SSP法对其中2例弱D、5例Del型标本D基因8个外显子检测都完整存在,排除弱D、Del的10例Rh(D)阴性标本其基因检测有完全缺失和部分缺失两种情况,反映了从RhD基因水平看初筛为Rh(D)阴性个体中也确实包含有部分D阳性者。目前人们对初筛为Rh(D)阴性者会再检测弱D,但一般没有进一步检测Del型,虽然弱D表现型个体和Del型个体的D抗原表达都极弱,但一样均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8],所以在Rh(D)检测时不可忽略弱D及Del的检测。
在临床输血工作中,确定RhD阴性供血者时排除弱D及Del非常重要,弱D、Del都是弱D抗原,容易漏检,特别是Del,而真正的Rh(D)阴性血,不论是用于Rh(D)阴性人还是用于Rh(D)阳性人都不会产生溶血性输血反应,弱D、Del若被定为Rh(D)阴性而输给Rh阴性患者有可能会发生免疫应答,导致再次输血时可能发生输血反应。目前大部分血站提供给临床的Rh(D)阴性血液,没有检测Del或用PCR检测RhD基因及Del基因型,给RhD阴性患者的输血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对初筛为Rh(D)阴性者进一步做间接抗人球及吸收放散试验判定是否为弱D/Del便显得相当重要,如果供血者是弱D/Del型,其血液应当作Rh阳性血使用;如果患者是弱D/Del型,则应视作Rh(D)阴性而输注Rh(D)阴性血。在现有的技术和条件下,尽量使Rh(D)阴性受血者输到名副其实的Rh(D)阴性血液,以确保输血安全、有效。
【文献】
[1] Westhoff CM.The Rh blood group system in review: A newface for the next decade[J].Transfusion,2004,44(11):1663-1673.
[2] 李勇,马学严.实用血液免疫学[M].北京:技术出版社,2006:191.
[3] Lee YL,Chiou HL,Hu SN,et al.Analysis of RHD genes in Taiwanese RhD-negative donors by the multiplex PCR method[J].Clin Lab Anal,2003,17(3):80-84.
[4] 沈钢,章俊华,张浩,等.湖北汉族RhD阴性个体Rh表型及RHD基因多态性研究[J].输血杂志,2007,20(4):304-306.
[5] 叶健忠,杨向萍,蔡于旭,等.海南汉族RhD阴性个体RHD基因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05,18(2):97-100.
[6] 蔡玲君,丁权,陈文仙,等.云南地区RhD阴性个体RHD基因研究[J]. 中国输血杂志,2006,19(6):452-4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