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31例临床观察
作者:俞一峰,冯强,李森,龚海,姚勇,周方敏
【摘要】 目的:探计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实可行术(PPH术)环状混合痔的临床应用。方法:31例环状混合痔的PPH手术经验,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31例术后症状明显改善,肛门部灼痛4例,下腹部坠胀感7例,尿潴留2例,黏膜下脓肿2例。结论:PPH手术不破坏肛管解剖结构,改善症状明显,术后疼痛轻,操作简单,住院时间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关键词】 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痔病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以往对中重度痔病治疗以切除痔核病变为主要手术方法,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会引发术后疼痛、一定程度的大便失禁、肛门狭窄等并发症,且创面愈合时间长,远期复发率高。近年来,随着肛垫下移学说的提出,且已被广泛认可,对痔病的治疗手段有了根本的改变。自1998年Longo提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以来,由于PPH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疗效确切及复发率低等优点,迅速得到推广。该手术方法在2001年初引进,迅速得到认同并推广开来,成为临床治疗痔病的常规手术之一。我们自2006年5月至今采用该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31例,取得满意的近期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5月~2007年7月在我院接受PPH手术治疗的31例患者,均为以Ⅲ~Ⅳ期内痔为主的环状混合痔。其中男13例,女18例,年龄23~70岁,平均46.8岁。Ⅲ期内痔19例,Ⅲ~Ⅳ期12例,2例曾有痔手术史,15例有便血史。
1.2 手术器械 采用江苏苏州贝诺公司生产的痔切除吻合器,包括33 mm环形吻合器(HCS33)、肛镜缝扎器(PAS33)、带线器(ST100)和肛管扩张器(CAD33),包括内筒和外筒两部分。
1.3 手术方法 术前进行严格的肠道准备,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指扩肛门至容纳4指,0.1%新洁尔灭溶液清洁直肠肛管,用无创伤钳在3、7、11点处夹住肛缘处皮肤,使痔核及直肠下端黏膜轻度处翻,将CAD33插入肛内,取下无创伤钳,移去CAD33内栓,通过CAD33导入PAS33,在齿线上3~5 cm处,用220进口带针缝线在PAS33辅助下自截石位12点处顺时针做一圈或两圈荷包缝合深及黏膜下层。取出PAS33将吻合器HCS33张开到最大限度后,头端涂石蜡油。将其头端置处荷包缝合处上方。收紧缝线并打结。用ST 100从吻合器侧孔将缝线拉出。适当牵引结扎线,慢慢收紧吻合器到最大限度,打开保险并击发。吻合器击发后保持其紧闭状态15~30 s,松开吻合器,轻轻退出头端。检查吻合口是否连续,对合良好。若发现搏动性出血点可用320可吸收缝线作“8”字缝扎。检查无出血,直肠腔内置入消炎痛栓100 mg,在吻合口位置置入凡士林纱布,并放置排气管1枚。术后予抗生素抗感染、口服爱脉朗以减少静脉张力,局部使用太宁栓,以减少术后早期肛门部疼痛不适症状。术后24 h去除排气管,术后第一次大便,确认无出血症状,即予出院。
2 结 果
手术时间平均15 min。31例吻合均一次成功。吻合口有搏动性 出血点者有17例,均在直视下行8字缝扎。切除标本呈不均匀圆柱形,宽度2.5~4 cm。病检查显示切除组织为黏膜及黏膜下层肠壁。5例带少量肌肉组织。术后无发现继发性出血。术后住院1~4 d,平均住院4.6 d。术后尿潴留需导尿者2例,术后肛门部灼痛4例。术后下腹部牵拉感7例,自行缓解。黏膜下脓肿2例,经抗炎引流后治愈。本组31例患者随访3周~12个月,均痊愈,无1例复发。
3 讨 论
重度脱垂出血性痔多采用外剥内扎术。术后基本可以解除症状,但疼痛较长,创面愈合慢,住院时间长,有肛门失禁及肛管狭窄等并发症。Longo等用吻合器对直肠下端黏膜及黏膜下层行环形切除治疗Ⅲ、Ⅳ期痔取得成功,并迅速推广。该手术切除了肛垫上方的直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将肛垫及肛管部分组织向上悬吊,使肛垫上移,同时阻断了痔核的主要供血血管,痔核供血减少逐渐萎缩。解除了痔的症状,并有效的保护了肛垫精细制约及神经感受的能力等。
进行该手术时应注意:(1)病例应选择以Ⅲ、Ⅳ期内痔为主,外痔部分较大因手术无法解决外痔症状,不宜行该术式;(2)严格的术前肠道准备及严格的无菌操作是防止感染的关键,本文2例黏膜下脓肿均由术前肠道准备不充分引起;(3)无损伤钳的牵拉要轻柔,肛缘的撕裂是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4)荷包缝合深度应达黏膜下层,不应过深或过浅,女性患者于吻合器击发前需检查阴道后壁,预防阴道的损伤及直肠阴道瘘的发生;(5)荷包缝合跨步应均匀并使荷包缝线尽可能在一个横断面上,根据痔的脱出程度决定荷包距齿线的距离,一般在距齿线3~5 cm处;同时合并有直肠黏膜脱垂的患者建议行双荷缝合,两个荷包要注意保持平行,间距不要过宽;(6)牵拉牵引线的力量依需切除黏膜宽度多少而定,且两者互为正比关系;(7)击发后吻合器紧闭时间应稍长一些,以保证紧密吻合及减少吻合的渗血;(8)术后吻合口检查应列为手术的必要步骤,通常吻合口位置越低,出血的几率就越高。临床上3个母痔核的部位即右前、右后、左止中3个位置,是常见的出血部位。如果发现有活动性出血,必须加以缝合止血。少量渗血不必过多缝合,电凝止血后局部可用油纱布压迫止血,24 h后拔除,肛管部止血缝合线尽量采用可吸收线;(9)术中置入消炎痛栓可减少术后疼痛,术后使用术宁栓,可保护直肠黏膜创面。术后放置排气管24 h可观察是否有出血及出血量并可减轻肠胀气。
总之,我们通过对31例病例的观察认为,PPH通过对痔上黏膜可控性、有效性的切除,保护了肛垫本身,术后精细控便能力不受影响,从根本上减少术后出血、肛门狭窄、大便失禁等并发症,极大地减少术后肛门坠胀感和疼痛,缩短了病程,疗效明显。但是,由于该术式应用时间较短,病例数不多,随访时间短,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同时,对于合并严重直肠黏膜脱垂的环状混合痔,或以外痔脱出为主的环状混合痔,非环状混合痔、合并肛门狭窄的混合痔等,不宜使用该手术方式[3]。
【】
[1] 傅传刚,张 卫,王汉涛,等.直肠下端黏膜环形切除肛垫悬吊治疗脱垂性内痔[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2,17(2):112-114.
[2] 中华医学会外分会结直肠肛门病学组.PPH暂行规范[J].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0):795-796.
[3] 闫建平,杨 彦.吻合器环形痔切除术临床观察52例[J].海南医学,2003,14(1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