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夺睡眠缩短AEEC监测时间对癫痫的诊断价值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肖岩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 了解剥夺睡眠缩短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时间后对癫痫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120例临床上确诊为癫痫病人,应用动态脑电图仪分别进行8h动态监测(n=57)和24h动态监测(n=62),包括剥夺睡眠—清醒脑电图,剥夺睡眠—睡眠脑电图。结果 两组痫样放电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8h监测组睡眠期痫样放电检出率明显高于觉醒期(P<0.05)。结论 利用剥夺睡眠可缩短AEEG监测时间,同时可提高痫样放电率。

【关键词】  癫痫;剥夺睡眠;动态脑电图

  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常规脑电图描记时间短,阳性率低,所以24h动态脑电图(AEEG)是目前提高癫痫诊断阳性率的重要手段。然而AEEC监测时间长,费用贵,部分病人不能接受,我们通过剥夺睡眠来缩短AEEC监测时间,同样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120例,均系2002年4月~2006年11月我院门诊就医和住院的癫痫患者,其中男51例,女69例,年龄18~72岁,平均30.5岁,病程6个月~15年,发作频率最多每天10次,最少两年发作1次。按照1981年国际防治癫痫联盟提出的癫痫发作的分类方案,分为单纯部分性发作10例,复杂部分性发作26例,部分性发作诱发全身发作28例,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41例,多种形式发作15例。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①剥夺睡眠下8h动态脑电监测组(n=57);②24h动态脑电图监测组(n=63)。两组患者入组时在性别、年龄、病程、发作频率、临床分类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采用丹麦-丹迪PL-270型动态脑电图仪描记。按国际10-20系统安置电极,监测双极导联。作剥夺睡眠下动态脑电图监测的具体方法是检查前一天禁睡3~5h,作8h脑电图描记,脑电图描记包括剥夺睡眠—清醒脑电图,剥夺睡眠—自然睡眠脑电图(睡眠各期的脑电活动)。

  1.3  诊断标准  诊断结果及睡眠分期参照黄远桂标准[1],凡在脑电图中出现尖波、棘波、尖慢波、棘慢波均示为痫样放电。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χ2检验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比较  见表1,两组痫样放电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8h监测组57例中剥夺睡眠—清醒脑电图正常15例,非特异性27例,捕捉到痫样放电15例,痫样放电检查率26.32%;剥夺睡眠—自然睡眠脑电图正常15例,非特异性异常14例,捕捉到痫样放电28例,痫样放电检查率为49.12%。其中5例在觉醒期和睡眠期均出现痫样放电,但睡眠期痫样放电检出率明显高于觉醒期(χ2=6.31,P<0.05)。

  表1  两组脑电图监测结果比较(略)

  χ2=0.03,P>0.05

  2.2  剥夺睡眠—睡眠脑电图痫样放电与睡眠周期  见表2。

  表2  剥夺睡眠—自然睡眠脑电图痫样放电与睡眠周期(略)

  3  讨论
   
  癫痫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其发作形式多种多样,发作时无法预测,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常规脑电图一般仅记录20min,受描记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常记录不到痫样放电。AEEG延长了描记时间,以其连续长程描记的优势弥补了常规EEG的不足,并且通过自然睡眠诱发,提高了癫痫的阳性检查率[2]。但AEEG观察整个过程需要时间太长,费用高,部分条件差或顺从性差的患者拒绝接受检查,此时我们给该患者利用剥夺睡眠缩短AEEG监测时间以及减少费用可取得AEEG相同的效果。剥夺睡眠—自然睡眠诱发描记使大脑神经细胞的应激性增高,痫阈值下降,痫样放电易于出现,从而提高癫痫的检出率。本组57例患者利用剥夺睡眠缩短AEEG监测时间,使监测时间为8h,检出痫样放电率为66.67%,与63例行24h动态脑电图比较,痫样放电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与24h AEEG监测痫样放电率相近[3]。
   
  痫样波发放主要在思睡期和浅睡期,其原因可能是由于NREM期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活力减少,大脑皮层和边缘系统的神经元兴奋性增高,大脑皮层对皮层下结构的抑制作用降低,脑波趋于慢化及同步化,促使异常痫灶的电活力被释放。本组中患者的痫样放电时间以睡眠期为主(占80%),而在睡眠期又以NREMⅠ~Ⅱ期占优势,这与文献相符[4]。
   
  本组剥夺睡眠诱发试验的痫样放电率较高,这与描记时间有关。笔者认为剥夺睡眠加动态脑电图,可以明显提高痫样放电的阳性率,同时可以缩短AEEG检测时间,对不同类型的癫痫的监测提供很好的帮助。此方法安全、可靠、经济,对癫痫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远桂,吴声伶.临床脑电图[M].西安:陕西出版社,1984:141-153.

  [2] Olson DM.Success of ambulatory EEG in Children [J].J Chn Neurophysiol,2001,18(2):158-161.

  [3] 刘照,刘卫平.动态脑电图在癫痫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5,18(2):106.

  [4] 刘照,王康.动态脑电图对癫痫诊断的应用价值[J].临床神经电生杂志,2005,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