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DS合并肺结核、肺孢子菌肺炎10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3

              作者:韦美进 韦远妮 张惠华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结核 肺 肺炎 肺囊虫性 护理

    肺孢子菌肺病(Pneumocystis)是由卡氏肺孢子虫(也称卡氏肺囊虫)引起的呼吸系统机会感染,是一种原虫病。虫体常寄生在肺泡内,成簇粘附在肺泡上皮上,在健康宿主体内不引起症状,而在免疫缺陷的患者、虚弱的早产儿或营养不良等免疫功能低下者则可引起间质性肺炎即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1]。是艾滋病(AIDS)最常见的严重肺合并症,有时也是诊断的重要线索[2]。目前认为凡CD4(辅助T细胞)计数≤200个/mm3时发生PCP危险甚大。陆普选等[3]报道约3/4的AIDS患者在其病程中至少感染1次PCP。其临床特点为发热、干咳伴气促、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和紫绀等,症状进行性加重,单纯吸氧不能缓解,经特效后可迅速恢复。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了10例AIDS合并肺结核、PCP患者,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0例AIDS患者中男9例,女1例,年龄21~77岁。其中5例经血液途径传播,3例经性途径传播,2例传播途径不详。患者均有发热,体温37.5℃~41℃,至入院时热程为2~6个月。10例均有咳嗽、咳痰,伴呼吸急促。2例有进行性呼吸困难、紫绀。呼吸音粗8例双肺可闻及少许湿罗音。10例消瘦、体重减少10~16kg。10例合并口腔霉菌感染,2例同时有霉菌性食管炎。4例合并丙型肝炎。2例入院时生命垂危。所有病例入院后均在抗HIV病毒(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抗结核治疗基础上给复方新诺明口服,加服左氧氟沙星、强的松,静注克林霉素或阿奇霉素、灭滴灵等,2~10天内症状改善。

  2  护理

  2.1  重视心理护理 

  患者除了承受疾病所带来的痛苦外,还要受治疗经费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再加上合并肺结核、PCP时,患者骤然发热,不适症状加重,表现出焦虑和恐惧,特别是重度呼吸困难者焦虑或恐惧更加明显。因此,护理上我们更加密切观察、主动接近,以亲切、热情的态度和娴熟的操作技能,给患者及时提供支持与帮助,同时还要取得其家属的支持配合,列举相同病情好转的例子,请好转病人现身说法,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进行各种操作治疗前,要认真解释,以取得病人的信任与配合[4]。本组经以上护理无一例影响治疗和护理。

  2.2  临床症状的观察及护理

  2.2.1  发热的观察及护理 

  AIDS病人免疫功能缺陷,易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无诱因的反复发热,是其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也是PCP的主要临床特征和结核病人的全身中毒症状表现[1]。本组病人均有发热,体温37.5℃~41℃,热程为1~6个月。入院后即需行各种检查,详细询问病史,明确发热原因,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每4h测量1次,高于39℃时给物理或药物降温,体温控制不满意,每1~2h测量1次,同时及时遵医嘱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抗结核、抗PCP、抗感染等治疗。心肾功能正常者,鼓励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及时更换床单和衣裤,以防脱水、感冒等并发症发生。

  2.2.2  咳痰、气促、活动后呼吸困难加重 

  本组病人咳痰明显,痰液均为黄白色粘稠痰,血氧饱和度在76%~90%之间。另焦虑和紧张也是加重呼吸困难的一种因素[5]。因此,护理上要定时通风,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适宜的温湿度,密切观察其咳嗽的性质、呼吸频率、节律,有无紫绀,评估其呼吸困难的程度,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气的变化。用氧注意保障氧疗的效果,教会其缓解呼吸困难的卧位,疏导其紧张情绪,必要时协助体位排痰,遵医嘱给化痰止咳药,使氧分压提高到95%以上。

  2.2.3  霉菌感染的护理 

  HIV感染者口咽部约有95%,食管20%~40%发生念珠菌感染[1]。本组病例均合并口腔感染,2例同时伴有霉菌性食管炎。护理上,每日用5%的苏打水漱口清洁口腔,后涂自制的制霉菌素软膏于患处,2~5天口腔霉菌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2例同时伴有霉菌性食管炎,加用氟康唑静脉滴注。

  2.2.4  消瘦、体重减少 

  AIDS、肺结核均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反复的发热、咳嗽,病人消耗增加,食欲下降,易出现消瘦、体重下降。本组病人入院时均消瘦明显、体重下降。我们既注意增加营养,给高热量、高蛋白、低纤维、低脂肪饮食,尽量满足病人的口味,少量多餐,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还适量行运动或活动如散步,床上主、被动运动等,必要时给输血浆、白蛋白,效果好。

  2.2.5  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复方新诺明是PCP的首选药物,它通过干扰叶酸的代谢对卡氏肺囊虫起杀灭作用,有高效抗菌、廉价等优点。但服用时可出现不良反应如血尿、尿痛、尿闭、皮疹、药热等,故服用时我们应充分讲解药物的毒副作用,嘱多饮水,对出现皮疹的患者,要弄明何种病因引起,要密切观察皮疹的大小及数量等;对发热者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的,要区别是药物热还是与疾病有关的发热。另抗HIV病毒、抗结核药、抗PCP(复方新诺明)不能随意中断服用,在出现过敏反应时,应立即报告医生,调节治疗方案,嘱病人不要惊慌,遵医嘱服用抗过敏药,一般3~4天过敏症状可缓解。

  2.3  做好保护性隔离 

  PCP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微生物,当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可导致疾病的发生。PCP是通过空气与飞沫经呼吸道传播的,因此对PCP患者除需行一般AIDS的体液、血液隔离外,一旦确诊即需与其他患者分室居住。病室每日行紫外线照射2次,地面、物品要用不同浓度的含氯“84”拖擦。医护人员进入病室或陪护家属均需戴口罩,穿隔离衣、鞋。医生、护士做各种操作时均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2.4  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 

  提高患者自我监测技能和患者家属的护理技能是延长患者生命的重要方法。AIDS的诊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在患者住院期间,我们要教会患者掌握必要的自我监测技能,帮助患者家属掌握对患者必要的护理方法,对提高AIDS患者疗效,特别是对PCP的预防和治愈、延长患者生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要教会患者自我监测病情变化。PCP在AIDS患者中呈亚急性发作,症状较隐匿,常有数周至数月的前驱症状,如发生干咳、气急、全身不适。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到就诊。第二,要提醒患者及其家属,当患者在服用复方新诺明进行预防PCP时,要多饮水,同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发热、皮疹、尿痛、尿闭等症状也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当检测CD4+计数上升到200个/mm3以上时可遵医嘱停药。第三,要告诉患者及其家属环境因素对PCP感染也有重要的影响。要保持居室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群较多的公共场所,以减少被感染的机率。

  3  讨论

    AIDS合并肺结核、PCP临床少见。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了AIDS病人700多例,其中AIDS合并肺结核、PCP只占10例。经临床积极的治疗和规范的护理,有8病例AIDS、肺结核症状好转,PCP治愈或好转。我们认为,AIDS合并肺结核、PCP患者,只要重视其心理生理的变化、注重其临床症状的观察及护理,做好保护性隔离以及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就可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减缓疾病的,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延长生命。

 

【】
    [1]王维真,刘康迈,危剑安,等.艾滋病临床治疗与护理培训教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9-60.

 [2]李拯民.结核病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流行病学[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11):654?655.

  [3]陆普选,余卫业,朱文科,等.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及其CD+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13-16.

  [4]杨春燕.艾滋病临床护理进展[J].护理,2004,10(2):159-160.

  [5]刘春梓,于丽莎.艾滋病护理新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