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考试管理中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凌玉 曾小立 冯忠娜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 探讨管理中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方法 采取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好试卷安全保密工作;严格考场管理工作,严肃考风考纪;作好宣传和培训,提高考试工作人员意识及应对能力;提高考生认识,加大对违规作弊行为的处罚力度;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及善后等措施来预防和应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结果 对考试中各环节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能提高防范和应对各种危机的能力,将可能造成的损害降至最低,保证考试工作的正常进行。结论 做好考试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对保证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及公平、公正竞争和维护社会的稳定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考试 故预防 组织与管理

    社会到现阶段,突发事件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一种常见现象,通常危害大,影响广,从政府到广大民众越来越直接地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突发事件。考试中的突发事件,是指那些事先难以预料的,发生后可能对考试工作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可能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的事件[1]。做好考试突发事件的正确预防和应对对保证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及考试的公平、公正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意义。

  1  考试突发事件的分类
       
  依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可将考试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分为灾害事件、社会突发事件及与考试工作相关的突发事件三类。

  1.1  自然灾害事件 

  指由自然灾害引起的,如地震、风暴、洪水、台风、火山暴发、火灾、突发的传染性疾病等,这些事件大都与人的活动有关[1],往往不可抗拒,难以预知。

  1.2  社会突发事件 

  主要包括战争、武装冲突、军事政变、暴力恐怖事件、非法集会、游行、罢工、聚众冲击重要机关、宗教冲突等军事类突发事件及火车相撞、飞机失事、重大车祸等恶性事件,这些突发事件是不可预防的,必须采取特殊的对抗措施才能恢复秩序[2]。

  1.3  与考试工作相关的突发事件 

  如考试前试题泄露,试卷丢失及影响恶劣的舞弊事件、考生聚集闹事等,这些事件大多涉及考试安全,与考试工作各环节密切相关。

  2  考试突发事件的预防及应对措施
      
  考试中发生突发事件,可严重影响考试的正常进行,影响考场秩序和考试的公平、公正,甚至造成社会不稳定,因此做好考试突发事件的预防及应对,就显得格外重要。结合我中心医学考试工作的管理实践,提出如下预防和应对措施:

  2.1  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各级考试机构要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考试突发事件的领导及管理,指定总负责人及各环节负责人,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考试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准备工作,加强对各重点环节的管理与监控,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各部门间要加强沟通协调,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务。考前考试机构应与当地公安、消防、交警等部门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投入必要警力,保证考试安全顺利地进行。

  2.2  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管理是公共危机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制定应急预案,做好预案和应对的有效措施,做到有备无患,增强防范和应对各种危机的能力,把各种公共危机可能造成的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3]。从考试管理的角度来说,突发的自然灾害和社会冲突大多是不可预防的,但可以制定应急预案,使各级考试机构明确在这类事件发生时应该如何去应对,以防到时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尽可能减少事件对考试所造成的损失。应急预案的制定应全面细致,考试中各环节中可能发生的事件均应做好应急的预案,并做好人力、物力、财力、医疗卫生等准备,保证各有关人员的通讯通畅。

  2.3  做好试卷安全保密工作 

  试卷安全管理是的首要问题,考试机构应成立考试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保密制度,加强保密措施,培训考试保密相关人员,提高保密意识。做好保密室建设,配备2人以上专门人员24小时值守试卷,严格值班及交接班制度,试卷存放期间应做好保密、防盗、防火措施。加强试卷运送管理,试卷运送必须专人专车,2人以上负责押送,途中押送人员不得离开试卷。加强试卷使用管理,严格执行试卷交接、使用、回收、销毁制度,做好有关记录并加强监督,保证各环节试卷管理的安全。

  2.4  严格考场管理工作,严肃考风考纪 

  考风考纪是社会舆论评价考试公正性、真实性和权威性的焦点,为严肃考纪考风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来强化考场管理:严格考场纪律,加强考生身份的核对,不准携带任何与考试无关的物品入考场,加强检查和监督;考试结束前已完成考试的考生不允许离开考场或在指定地点等候,等候期间不允许使用通讯工具;加强监考员培训,强化培训监考员对违规作弊行为的识别与制止,提高责任心和素质;针对作弊手段不断翻新和呈现多样化、隐蔽化、化的趋势,考试机构要积极应对,不断创新反作弊手段,提高防范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加强考试过程中的管理。

  2.5  作好宣传和培训,提高考试工作人员的危机意识及应对能力 

  考试机构应根据当地的实际,采取各种形式对考试工作人员进行突发事件应对知识和技能的宣传和培训,有条件的进行演练,增强有关人员的危机意识和心理适应能力,锻炼和提高在突发事件情况下的应急救援技能和反应的综合素质,提高控制和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2.6  提高考生认识,加大对违规作弊行为的处罚力度 

  考试应当遵循从严治考的原则,坚决打击舞弊行为,特别是有组织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强化考生考前,通过各种方式向考生宣传考试的有关纪律、处罚规定等,并将与考试有关的纪律规定在考场的醒目位置张贴,考试前由监考员宣读,提高考生对考试工作的认识,提高遵守考试纪律的自觉性,预防违规事件的发生。

  2.7  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及善后工作 

  发生考试突发事件后,所在地的考试机构应根据情况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并立即报告上一级部门。上级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处理提出指导意见,并协调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应急解除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理工作,如对考生及社会的解释、宣传、安抚等。

    总之,做好考试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能保证考试工作的正常进行,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害,维护考试的权威性和公平、公正及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各级考试机构必须重视此项工作,积极采取各项措施预防和应对考试的突发事件。

 

【】
    [1]花蕾.谈考试管理中的例外问题[J].考试,2006(3):45.

  [2]马颖,胡志.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认识[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5,21(6):468.

  [3]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公共危机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