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谭笑,尼建平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即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宫颈癌的特征声像图表现。方法 对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宫颈癌患者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早期宫颈癌其声像图表现无明显异常,有时仅见宫颈轻度肥大,宫颈管内回声增强,CDFI无明显异常血流信号,或见点状血流信号;中晚期声像图表现与临床分期较相符,CDFI下宫颈癌病灶内可见异常丰富血流信号。结论 CDFI可为宫颈癌诊断的术前分期、鉴别诊断及其放疗、化疗方面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宫颈肿瘤;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是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个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严重地危害着妇女的健康和生命。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性,可实时观察的优点,对宫颈癌的诊断可提供重要信息,故越来越受到妇科医生的重视。现回顾5年来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即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宫颈癌诊断方面的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组42例宫颈癌均来自2002年3月~2007年5月在柳州市人民住院手术患者,年龄31~73岁,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最终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1.2  仪器及方法  仪器使用美国GE-500型和GE-V73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检查时患者膀胱充盈,采用仰卧位,常规经腹纵切、横切扫查盆腔及宫颈,观察宫颈的大小,回声情况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2],然后观察病灶区域血流分布情况,并测定血流速度及血管阻力指数(RI)。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  宫颈鳞状细胞癌38例,腺癌4例。

  2.2  临床分期  Ⅰ期:Ⅰa 2例,Ⅰb 6例,Ⅲ期:Ⅱa 4例,Ⅱb 15例,Ⅲ期11例,Ⅳ期4例。

  2.3  声像图表现  Ⅰ期宫颈癌无明显异常现象,宫颈形态无明显改变,仅3例见宫颈厚度>3.0 cm(<3.5cm),宫颈管内回声略增强。Ⅰa期CDFI无明显特殊表现,Ⅰb期CDFI在宫颈回声不均匀区可见点状血流信号。Ⅱ期宫颈癌宫颈形态改变,明显增大(厚度可>3.5cm),边缘不光滑,黏膜线可弯曲,中断甚至消失,宫颈内回声不均匀,可见点状、片状强回声区。Ⅲ期表现为宫颈变形、不规则增大,边缘轮廓凹凸不平,宫颈结构紊乱,可见低回声或不均匀回声肿块。Ⅲ期常因并有宫体、阴道及宫旁或盆壁侵犯而表现为宫腔积液及受侵犯部位的异常征象。Ⅱ~Ⅲ期CDFI在宫颈病灶内部及周边可探及点状或条状甚至网状的丰富血流信号,呈高速低阻型动脉血流。Ⅳ期除可出现以上这些超声表现外,可因并有膀胱、直肠、肝、肾、输尿管等转移而显示相应脏器部位的异常图像,还可同时并有腹腔、盆腔淋巴结肿大,CDFI均可于肿块内探及较丰富的高速低阻型血流信号。Ⅲ~Ⅳ期CDFI宫颈血流异常丰富,血流彩色明亮,部分形成血窦。

  3  讨论

  3.1  CDFI对诊断宫颈癌的意义  宫颈癌主要包括鳞状细胞癌和腺癌两种病理类型,其中鳞癌占90%~95%,腺癌占5%~10%[3]。子宫颈癌早期无症状,随着肿瘤的生长,可出现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疼痛等症状。临床主要依靠宫颈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由于该项检查有创伤性且涉及隐私,多数患者起初都不情愿接受,因而患者来就诊时多数症状已十分典型,甚至已出现其他部位受侵犯和脏器转移的临床表现。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于提高宫颈癌的治愈率或降低其病死率至关重要。超声检查为一种无创伤、可实时观察又较为简便的检查手段,在宫颈癌的临床诊断中有较肯定的价值。

  3.2  CDFI诊断宫颈癌的价值及其在评估中的应用  早期宫颈癌,宫颈形态无明显改变,以往有观点认为超声检查无阳性发现[4]。本组病例中有3例仅表现为宫颈轻度肥大,宫颈管内回声略增强,CDFI可无明显异常流血信号或在宫颈内不均匀区中见点状血流信号。中晚期宫颈癌有其特征性声像图表现:宫颈形态异常,呈肥大或不规则增大,边缘轮廓不光滑甚至凹凸不平,可先出现黏膜线弯曲、中断或消失,继而探及低回声或不均匀回声肿块,宫颈内可见点、片状强回声区的钙化灶,部分病例可见宫腔积液、宫体或宫旁组织受侵现象,还有部分病例可见其他脏器转移图像及腹盆腔淋巴结肿大。CDFI在肿块的内部及周边可探及点状或条状甚至网状的丰富血流信号,呈高速低阻型动脉血流,Ⅲ期以上宫颈血流异常丰富,血流彩色明亮,部分形成血窦。我们认为,CDFI检查为宫颈增大、形态失常,而宫颈内探及实质性肿块、内部见强回声区,同时在病灶内探及点状、条状、网状丰富血流信号,而且测得RI<0.5,基本可诊断为宫颈癌。临床依靠宫颈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来确诊宫颈癌,但临床检查不能明确肿癌的大小及侵犯范围。而子宫颈癌是否侵犯宫颈以外的组织是决定其分期的关键环节,对临床手术范围的选择、手术前是否附加放、化疗及放疗时放射野大小的确定有很重要的意义。超声可以对宫颈癌的大小及侵犯范围提供明确诊断,为临床提供重要的依据[5]。综合本组病例中各期的CDFI表现的观察结果,我们认为,Ⅱ、Ⅲ、Ⅳ期宫颈癌的超声表现与临床分期较相符合;Ⅰ期宫颈癌的超声表现虽然不典型,但可以给临床医师以提示,必要时做活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3.3  CDFI应用在宫颈癌病变的鉴别诊断  宫颈癌早期首先应与慢性宫颈炎相鉴别,后者以宫颈肥大、回声略见均匀为超声表现。另外,宫颈癌出现小范围病灶时还要与宫颈息肉相鉴别。宫颈息肉以宫颈内见中等回声肿块为特点。三者CDFI鉴别要点:慢性宫颈炎为宫颈均匀性肥大肌壁增厚,常合并宫颈囊肿;宫颈息肉为良性增生性病变,形态规则呈桑椹状、有蒂相连,边界清晰,CDFI无异常血流信号;宫颈癌因病变先侵犯宫颈管内膜及管壁肌层,因而以宫颈管线及内膜管壁的变化为主,若其病变区有血流改变,则更能确定,可以此二点鉴别,必要时加用阴道超声仔细分辨,或做阴道镜检查活检。宫颈癌中晚期出现宫颈增大,宫颈内探及低回声或不均匀回声的实质性肿块。此时应与宫颈肌瘤和黏膜下肌瘤在宫颈内二者鉴别。CDFI鉴别要点:肌瘤为肌细胞的良性增生,引起子宫形态学改变是均匀性增大和压迫作用,因而在宫颈内实质性肿块的形态较规整,轮廓较光滑,与正常的肌壁或宫颈管腔线之间可见较清晰的界限,尤其黏膜下肌瘤还可观察到在肌瘤和肌壁之间有衰减的裂隙[6];而宫颈癌为癌细胞的浸润生长,因而肿块不规则,边缘轮廓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晰,而且在肿块内有较丰富的高速低阻型血流信号。当宫颈癌实质性肿块较大侵犯宫体时,要与子宫内膜癌侵犯宫颈相鉴别。CDFI鉴别要点:子宫内膜癌的病变是从宫腔内膜开始至子宫肌层,因而当侵犯宫颈时,宫腔的病变及宫体的形态学改变较宫颈显得更为严重;而子宫颈癌要到Ⅲ期才出现宫体侵犯,此期宫颈病变的声像图改变已较为典型,仔细观察分析即可鉴别。
      
  综上所述, CDFI作为一种无创伤性、简便有效的检查方法应用于宫颈癌的诊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了解宫颈内病变及侵犯范围,为宫颈癌诊断的术前分期、鉴别诊断及其放疗、化疗方面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
    [1] 连利娟,刘彤华,刘炽明,等.林巧稚妇科肿瘤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27.

  [2] 王心佳,杨建军,丁红,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宫颈癌的意义[J].黑龙江医学,2003,27(4):299.

  [3] 张惜阴.实用妇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37.

  [4] 吴钟瑜.实用妇产科超声诊断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翻译出版公司,1991:179.

  [5] 侯甫晓,岳学文.子宫颈癌超声检查的价值[J].超声诊断杂志,2003,4(7):544-545.

  [6] 吴钟喻.实用妇产科超声诊断学[M].修订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翻译出版社,1997: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