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打镇痛膏外贴治疗输液外渗90例效果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江翠娟,许素英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 观察跌打镇痛膏外贴输液外渗后局部肿胀、胀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80例输液外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例。观察组采用跌打镇痛药膏外贴;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病人满意度和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静脉输液外渗后使用跌打镇痛膏外贴能在更短的时间内缓解病人的肿胀、疼痛,使用方便、。

【关键词】  静脉输液外渗;跌打镇痛膏

  静脉输液是抢救病人和治疗各种疾病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临床各科室中,不论是神志清醒的还是意识障碍以及躁动的病人,只要通过静脉输液,就有发生液体外渗的可能,轻者局部出现肿胀、疼痛,重者可发生组织溃疡、坏死,若不及时处理,可增加患者的痛苦,我科于2005年6月~2008年3月,对180例输液外渗的患者分别用跌打镇痛膏外贴及50%硫酸镁湿敷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0例,其中男120例,女60例,年龄最大85岁,最小15岁,针对各种药物静脉输液引起的渗出肿胀、疼痛的患者,全都在发生输液外渗后拔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其中观察组男59例,女31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16岁,并局部应用跌打镇痛膏外贴;对照组男61例,女29例,年龄最大85岁,最小15岁。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在输液外渗后测量外渗的范围,按需要剪下跌打镇痛药膏,顺着药膏的隔粘纸纵纹撕开,贴于洗净揩干之患处,用手按压贴牢,如气温较低时使用,药膏的粘性可能降低,应稍加温,使之易于贴牢。跌打镇痛膏10h换药1次。对照组用50%硫酸镁浸湿纱布敷在外渗的部位,覆盖不透水的塑料薄膜,可保护衣服、被褥不被弄脏,每天3次,每次20~30min。两组均观察48h,每6h观察记录肿胀消退情况,并询问病人疼痛感受。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用药48h局部红肿、胀痛完全消失;显效:用药后24h内痛觉消失,红肿消退面积≥70%;有效:用药后48h内痛觉消失,红肿消退面积≥70%;好转:用药后48h内痛感减轻,红肿消退面积≤70%;无效:用药48h疼痛无缓解或稍有缓解,局部红肿无明显变化。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略)

  a:与对照组比较,χ2=32.64,P<0.01

  2.2  病人满意度及舒适度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病人满意度及舒适度分别为87例,89例;对照组分别为65例,7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分别为20.47,15.80,P均<0.01)。

  3  讨论

  3.1  50%硫酸镁湿敷以其高渗作用,促使组织水肿在短时间内消退,而达到局部消炎和消肿的作用,且其Mg2+、SO2-4均为强极性物质,具有良好的穿透性,可使局部血流加速,促进外渗药物的吸收,另外Mg2+还可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起到止痛作用[1];但受温度的影响,容易形成结晶,对患者的皮肤产生刺激作用,在天气寒冷时,如所有的硫酸镁未加温,则影响其疗效的发挥[2]。使用50%硫酸镁湿敷操作比较困难,容易弄脏衣服、被褥,且湿敷后患者的肢体活动受到限制,大多有不舒服感。

  3.2  我们采用跌打镇痛膏外贴治疗输液外渗,其疗效及病人满意度和舒适度明显高于50%硫酸镁湿敷。由于跌打镇痛膏是用于急、慢性扭挫伤,慢性腰腿疼,风湿关节痛,我院药房供应充足,能随时满足需要,价格便宜。 中医理论认为输液过程穿刺伤及局部脉络血行不通,不通则痛,气血不畅,凝聚肌肤,津液输布受阻则肿胀,淤血内蕴,蕴化久热,则局部发热,脉络损伤,血溢肌肤,血淤滞阻,表现为红肿热痛,治疗可采用通经走窜,开窍,活络之品。《理瀹骈文》曰:[3]“膏中用药,必得通经走络,开窍,透骨,拔毒外出。”跌打镇痛膏的主要成分为土鳖虫、草乌、马钱子、大黄、两面针、黄芩、黄柏、降香、虎杖、冰片、薄菏油、樟脑、水杨酸甲酯、薄荷脑;辅料为橡胶、 脂松香、 黄凡士林、石蜡、轻质液状石蜡。方中[4]土鳖虫破血逐瘀、治疒征瘕积聚;草乌祛风除寒湿、止疼痛;马钱子通络散结,消肿止痛,三者共为方中之主药,辅以大黄、虎杖活血祛瘀、通经定痛;降香活血行气、止痛;两面针、黄芩、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消肿止痛;水杨酸甲酯抗炎抗风湿;佐以薄荷油、薄荷脑清热消肿止痛;樟脑温散、除湿止痛;橡胶、脂松香具有黏性;黄凡士林与皮肤接触有滑腻感。药理研究,黄柏具有抗病原微生物及原虫的作用,对各种葡萄球菌最有效,对钩端螺旋菌有较强杀灭作用,其中所含的小蘖碱有解热和抗炎作用,外用多治疗疮疡肿痛,湿疹;冰片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体外实验能抑制猪霍乱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作用,外用清热止痛,防腐止痒。诸药合剂而成,有散瘀消肿、活血止痛、祛风胜湿、贴之不易脱落、与皮肤接触有舒服感之功效。使用之后能较好地拮抗外渗所致局部炎症反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水肿吸收迅速,缓解疼痛,药力专,吸收快,收效速。使用方便简单,疗效显著,止痛时间快,治疗时间明显缩短,特别适合用于躁动患者,且价廉,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
    [1] 孙景春,李冬梅.静脉滴注甘露醇致血管痉挛配合硫酸镁湿敷减轻其症状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03,9(7):47-49.

  [2] 江小华,田利,王丽红,等.甘露醇外渗致局部组织损伤后干预的再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14-15.

  [3] 朱恒燕,马川,张如.常见病针灸治疗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01.

  [4] 邵明主,高学敏,季绍良,等.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