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因素分析及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立 李霞 钟有添 时间:2010-07-13
摘要  随着医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保证并提高临床实习质量倍受人们的关注。作者分析了影响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几点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  医学生  临床实习质量  对策? 
      
临床实习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临床实习教学关系到我国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临床实习是对医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教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医学生由学生角色向医生角色转换的过程,是培养学生临床理论、临床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的重要时期。临床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新时代医学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逻辑思维、技能操作、科研能力、创新意识、提高人才质量的有力保证??[1]?。近年来,由于毕业分配制度改革、重医疗、临床教师带教意识淡薄,加之社会因素的干扰,实习生提前介入考研、求职、择业等原因的影响,一些医学毕业生的实习质量呈严重滑坡趋势,给学校、医院的教学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文就目前影响临床实习质量的因素作简要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影响临床实习质量因素?
(一)学校因素。?
1、对实习医院的选择。由于目前招生制度的改革,普通高校及成人高校的招生数量逐年增加,同样各高等医学院校每年均几乎扩大招生,且扩招数量相对来说比较大,特别是目前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每年报考“医学”热门专业炙手可热,这样造成学校招生数量扩大。而医学专业是比较特殊的专业,临床实习时间比较长且实习阶段非常关键,这样要求实习医院的数量就相对比较多。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学校要求实习的医院越来越多,而另一方面医院对实习的接受能力却越来越低这样造成学校“求”医院接受实习生,在实习生难以安排的情况下,学校势必降低选择实习医院的标准。?
2、对实习生的管理。有些学校在安排实习生到医院实习后基本处于不接触状态,来时把实习生送来,然后很少与医院联系,对实习生在医院实习期间的跟踪管理及实习表现、实习能力缺少考核工作。?
3、教学大纲和教学安排不切实际、不合理对临床实习的影响。近年来,因国民对高等的需求日益增长,政府部门实行快速扩招政策,其结果是本科生层次学生数目急剧增长。与此同时,尽管医疗教学资源在增长,却跟不上学生数量增多的速度,病员相对不足,动手机会减少。此外,教学计划安排不能及时跟上社会的需要,由于时间不足,许多科室尚未实习而不能完成大纲要求。?
4、对临床实习成绩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对我院的实习生而言,实习成绩的好坏与毕业无明显相关性,起不到有效的激励作用,学生缺乏必要的学习动力。如此下去,势必造成学生重理论、轻实践,导致临床实习质量的下降。?
(二)实习医院因素。?
1、带教管理不严。实习医院把对实习生的管理看作可有可无的事情,领导不重视,组织不健全,缺乏对实习生管理的一套严格管理措施,对带教老师要求不严,对实习生管理不紧,放任自流。?
2、带教老师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个别老师认为带实习生增加自己的工作量,还增加了自己的责任,把它当成一种额外的负担,因此带教积极性不高,甚至拒绝带实习生。即使带实习生,也对实习同学不能进行严格的管理。?
3、医院管理要求与医师的就业观对实习生的影响。医疗服务推向市场后,医院为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使得一些检查、穿刺、手术操作项目不能让学生很好地实践。这无疑将影响临床医学生的教学质量,特别是临床操作能力。?
(三)实习生自身因素。?
1、求职择业给医学生带来的影响。毕业分配制度实行了双向选择,毕业生在实习阶段面临着就业的问题。所以,多数学生都要用许多时间和精力出外联系接收单位。目前,我国5年制本科医学专业,大多数学校安排48周临床实习,即每年6月下旬~7月初开始,至次年6月中旬结束,而供需见面会一般安排在毕业当年的3月~4月份,并呈现越来越早的趋势。学生们为参加省、市、学校有关的人才交流会,忙于写自荐书,四处打听就业信息,从而分散学习精力,不安心于临床实习,这些现象严重地影响了临床实习阶段的直接效果。?
2、考研对临床实习的影响。由于很多医学生都因毕业后就业问题不乐观或不愿到基层工作而将报考研究生作为本习期间的主要目标,把主要时间用于外语和研究生入学科目的准备上,无心安心实习。特别是考研时间基本在实习的中途阶段,使实习的时间和质量大受影响。?
3、个人上进心不强。有些同学到实习后,缺乏勤奋好学精神,思想情绪低落,认为实习好坏对自己的影响不大,所以纪律散漫,实习不安心,不服从医院的管理。现在的临床实习生很多是独生子女,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精神较差,对繁杂的临床实习兴趣不大,学习态度不积极,不愿接触病人等现象较为普遍。?
二、建议与措施?
(一)提高临床实习重要性的认识。临床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对医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环节,是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关键阶段。多接触临床实践对一些专业课的复习是有益的,对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竞争实力、提高综合竞争力也大有帮助。学校要教育学生摆正实习、考研、就业的关系,使他们明确全面系统的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要把握好这一机会,通过实习提高综合医学技能,这是就业的必要前提之一。?
(二)及时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实施人才推销战略。学校应设立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学生的毕业分配问题。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应及时收集各地对毕业生需求的信息,指导学生参加必要的招聘会。学校还可以自己举办毕业生择业供需见面洽谈会,帮助学生进行有效择业。同时,应用化管理手段,发挥机和电信快捷、方便、可靠的特点,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网站和平台,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和收取反馈意见。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应有前瞻性,明确就业指导工作的目标、途径和措施。此外,加大宣传力度,实施人才推销战略,采取多途径、全方位的宣传攻式,尽可能扩大学校的知名度,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方便。?
(三)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以提高教师帮助学生就业和辅导学生考研的积极性。导师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灵魂。实习医院要选择知识渊博、临床经验丰富、医德高尚、责任心强的医师任实习学生的带教老师,以保证实习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健康。在实习中可以采用导师制的形式,即在实习一开始,医院就为每位学生指定一名指导老师,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指导学生开展学年或专业研究,为学生创造优越的学习环境和实验场所,并结合教师自身的成功经验给学生进行就业和考研指导,使实习生少走弯路,安心实习。?
(四)合理安排实习时间和进度并改进考试方法。目前,我国现行的高等医学教育模式仍然以课程体系为主,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依据??[2]?。我校近几年实习情况发现,学生在实习后半程发生违反纪律的情况远比前半程多。有调查显示,为避免医疗纠纷,有许多医生不愿带教实习生,更有部分医生不愿带教学生进行诊疗操作。对此,建议调整实习进度表,即提前一个学期实习,把课时较少的选修课或辅修课安排到实习结束后进行,从而大大减少实习的负面影响。要改变医学生在校期间不写论文的传统习惯,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参与一项科研并发表一篇论文,将毕业考试改为论文、面试、操作考试的综合评分;同时,提高临床技能的考核比例,注重考核学生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技能,考核临床思维方式和综合分析能力。?
(五)加大实习成绩占毕业总成绩的比例,促进临床实习质量的提高。临床实习是一名医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医生的重要阶段。实践技能知识学习和掌握得好与差,对他们今后独立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起着关键性作用。目前对医学生来说,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是考试成绩,它有着“指挥棒”的作用。提高临床实习成绩在毕业总成绩中的比例已势在必行,并将其作为能否毕业的重要依据,促使实习生重视临床实践的学习。医院教学管理部门要制定一套系统的、统一的出科考试及评分办法,考核组由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专家督导组共同负责担任,注重加强对实习生进行临床技能的考核,特别是实践技术操作、临床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病例及辅助诊断资料分析等综合能力的考评,对不合格者限期补考或延长实习时间,缓期毕业,真正做到学校、医院、学生三方面共同努力,切实提高临床实习质量,避免重理论轻实践、动手能力下降等高分低能现象??[3]?。?
?
1.邵勇,胡琢瑛,等.产科临床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59~60?
2.朱育权,殷朝阳,等.临床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医学教育,2003;3:54~55?
3.刘国庆,杨淑珍.提高临床实习生动手能力的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6):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