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13
1990年2月至1991年1月,我们采用近红外气功信息治疗仪对68例病毒性肝炎进行治疗,并与同期病例进行对照观察,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1990年2月至1991年1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诊断和分型参照1984年南宁全国肝炎会议制定的标准。病例入院时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8例,男57例、女11例,对照组67例,男51例、女16例。列入观察的有急性黄疸型肝炎(AH)慢性迁延型肝炎(CPH),慢性活动型肝炎(CAH)和淤胆型肝炎,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总胆红素(SB)、麝香草酚浊度TTT、谷丙转氨酶(ALT)以及CAHr球蛋白、血清白蛋白(SA)等指标均相近。
二、治疗方法:
两组病均应用肌苷、强力宁、维生素B、C等护肝药物。治疗组配合上海交大研制的近红外气功信息治疗仪。患者取坐位或左侧卧位,要求全身放松,安静5-10分钟,进入意念状态进行治疗。将治疗仪辐射灯对正右侧肝俞穴、期门穴或足三里、距体表1-3cm。调制信息率100次/分,辐射功率1-50mw/cm。根据体质调节功率大小,每日2次,每次40分钟,20天为1疗程。治疗期间,每日记录患者自觉症状,体征,每周查肝功能,记录SB、SA、TTT、ACT和r球蛋白。
三、结果:
所有辐射病例在治疗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区酸胀、热等自觉症状。纳差,腹胀、乏力、失眠现象在辐照一周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肝功能明显好转。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近红外气功信息治疗仪在改善病毒性肝炎临床症状降黄疸、降酶、降浊度及升白蛋白等多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对CAH的r球蛋白降低尚不明显。副作用:2例出现鼻衄,1例月经量急骤增多等症。停止治疗后自己缓解。
讨论
肝脏是一个大的腺体,能完成机体的免疫、解毒、代谢等多种作用。无论中药还是西药进入人体内,均需要通过肝脏代谢,无疑会增加肝脏负担。因此,对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主要强调适当的休息,适当的饮食和适当的药物。单一强调或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均不符合肝病治疗常规。选择一种不增加肝脏代谢负担,对肝脏疾病恢复有益的治疗是很有必要的。我们选用近红外气功信息治疗仪对病毒性肝炎进行治疗,观察结果表明该仪器对各型病毒性肝炎均有作用,而且不增加肝脏负担,是目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于近红外气功信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原理。日本间中喜雄在《何谓淤血》一文中阐述了肝脏疾患的原因与形成淤血有关,史成章等通过对肝硬化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测定提出,采用纠正血液流变学异常的治疗方法。改善循环,能收到缓和病情,阻止肝病的发生和。钱存峰等通过近红外气功信息仪辐射照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提出该仪器辐照可起到调节气血,活血化淤的作用使肝脏的血液供应和物质交换得到改善。促进了肝细胞的代谢,加快了肝细胞的修复。
近红外气信息治疗仪治疗病毒性肝炎尚需注意:1.凝血酶原时间超过20秒或有出血倾向者不易采用。2.女性患者月经期应暂停治疗。3.疗程:急性肝炎以1-2个疗程为宜,慢性肝炎以3-4个疗程为宜。
上一篇: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前牙的临床探讨
下一篇:阿托品在农药中毒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