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纤维胃镜受检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关键词】 纤维胃镜 心理分析 护理
随着内窥镜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内窥镜下检查、的技术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而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检查治疗效果的影响却往往被人所忽视,本文就38例首次接受电子纤维胃镜检查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效果比较满意,因此探讨电子纤维胃镜的受检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措施有一定的意义。
1 临床资料
1.1 调查对象
电子纤维胃镜首次检查38例,男23例,女15例。年龄20岁~74岁。38例患者均无心血管疾病及精神病等禁忌证。采取同一型号电子纤维胃镜。
1.2 调查方法
对上述患者采取镜检前问话由患者回答和观察患者在胃镜检查前、中、后的表情、语言、语气和行动。
2 结果(见表1)
徐凤珍.电子纤维胃镜受检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表1 38例电子纤维胃镜受检者心理问题调查结果表
心理特征具体内容例数比率(%)镜检前 恐惧心理怕痛苦3387 怕并发症514 不适应心理陌生感2674 紧张感2880 依赖心理愿亲人陪护2463 愿护士陪护926 镜检中 复杂心理表面镇静但内心害怕紧张514镜检后 猜疑心理担心检查结果1131
3 心理分析
由于多数患者没有医学知识,缺乏胃镜检查的基本常识,对胃镜检查所使用仪器的陌生,对胃镜检查与疾病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故很多患者是在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下来到检查室的,还有的患者因紧张而影响睡眠。根据调查资料分析心理表现如下。
3.1 恐惧焦虑心理
由于各类内窥镜检查,均可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痛苦,故患者往往焦燥不安,顾虑重重,怕疼痛,怕医生的技术不熟练,怕使用的仪器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伤害,同时还怕医护人员态度恶劣,动作粗暴。
3.2 不适应环境的心理
人的心理状态与环境是相互协调的,有的患者一走进就感觉到有一种恐怖感。当患者进入镜检室时,又不允许亲人陪护下,一躺在检查床上就惶惶然如临大难,再加上看到别的受检者出现的不适反应,导致胃镜检查者心理紧张与不舒畅,心理上出现趋避式冲突。
3.3 胃镜检查中表现依赖需求心理
患者心理需求表现在情感方面,希望被注意、被认识、被重视、被厚待、被尊重,得到一视同仁的关照,对医护人员的动作表情,语言对话尤为注意,希望走进医院就能解除他们的痛苦,所以要求镜检时间短查明疾病,无仪器损伤,无并发症发生,动作轻柔,技术熟练,需要有亲人或护士陪伴。
3.4 镜检中表现复杂心理
这一部分患者,在胃镜检查前能够遵医嘱,按要求办,对胃镜检查从心理上愿意配合,否认害怕、紧张,从表面上看也很镇静,但一进入镜检室时,就不自觉地精神紧张,害怕起来,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全身颤抖,表情痛苦,插镜时神情专注,用力屏气,两眼紧闭,双手握拳,头向后仰,异常敏感,稍有不适,即变动体位,不能很好地配合。
3.5 胃镜检查后的猜疑心理
少数患者,尤其是45岁以上年龄的患者,怀疑自己的病情严重,胃镜检查之后,除了担心身体受损伤外,又增加了怕出现不利检查结果的心理负担。
4 心理护理措施
4.1 减少胃镜检查的恐惧与焦虑心理
热情接待,当患者来到胃镜室时,护士说话要态度和蔼可亲,应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检查环境。还要向患者适当介绍胃镜检查时注意事项,配合方法,检查中和检查后可能出现的不适,使其心理上有积极的准备。并细心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4.2 满足胃镜检查者的需求心理
尽量用资历老,经验丰富,技术好,患者信得过的医生来检查,对受检者主动地关心他们,注意倾听患者的各种提问,用耐心、体贴、安慰和鼓励的语言及行动去引导,使之产生信任感,医护人员只有取得了患者的信任,检查中患者才会和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并保持轻松平和的心境,使受检者情绪放松,在最佳状态下进行,从而收到好的检查效果。
4.3 减轻受检者的心理负担
检查时嘱患者解开裤带,解开领口,全身肌肉放松,左侧卧位,轻轻咬住牙垫,当胃镜插入咽部时,嘱患者做深呼吸,吞咽动作,不要紧张,不要憋气,如遇阻力,可让患者稍事休息,切忌硬插,胃镜缓慢轻柔地送入,当胃镜插入后,患者的精神状态往往仍很紧张,护士应守护在患者身旁,密切观察患者的表情,注意脉搏呼吸的变化,操作中除了动作轻巧,还说一些鼓励和安慰性的语言,以增加患者的勇气和信心,分散其注意力,使患者会顺应性地放松,减轻反应,不宜说生硬的语言,如“不能动”“坚持住”更不能训斥患者,否则会加重反应。
4.4 消除受检查者检查后的猜疑心理
有的患者急于知道检查结果,护理人员要不厌其烦地做恰如其分的解释,如果发现有恶性疾病,必要时,执行保护性医疗原则。
综上所述,患者的心理活动贯穿于纤维胃镜检查的全过程,它既是接受胃镜检查前的必然反应,又是影响胃镜顺利插入、缩短检查时间、减轻患者反应的重要因素,本文了一些电子纤维胃镜受检者表现的共同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措施,但在具体工作中,要使千差万别的患者都能达到或康复所需要的最佳生理和心理状态,就要注意了解分析,判断和掌握各个患者不同的特殊心理状态,耐心而认真地做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不仅为顺利诊断、治疗创造条件,也为患者的康复奠定了心理基础,尤其是对用特殊仪器检查的患者更有重要意义。
【】
[1] 傅永红.胃镜检查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对策.医药卫生,2002,18(8):714.
[2] 蒋晓丽,杨海东.胃镜受检者的心理状态与护理.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2):205.
[3] 刘淑娟,徐 静.胃镜检查的心理分析及护理.青岛医药卫生,2006,38(5):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