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腹腔脏器破裂的超声诊断和临床价值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国芳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探讨盆腹腔脏器破裂的超声诊断和临床价值。方法:对62例盆腹腔脏器破裂者行腹部常规扫查,腰背部扫查,盆腔超声检查。结果:本组超声与手术诊断完全符合者34例(54.8%),基本符合者16例(25.8%),误诊6例(9.7%),漏诊6例(9.7%),超声诊断总符合率80.6%。结论:超声检查对实质性脏器破裂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空腔脏器破裂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超声检查能提供可靠诊断依据,为脏器破裂的首选检查方法。

【关键词】  脏器破裂 超声诊断 临床价值

  我院于2003年~2006年间经急诊B超检查并手术证实的盆腹腔脏器损伤共62例,现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本组62例,男23例、女39例,年龄12岁~70岁。因剧烈腹痛、腰痛或休克就诊。其临床资料见表1。发病或受伤后就诊时间最短0.5 h,最长52 h。应用探头频率为2.5 MHz~5 MHz。行腹部常规扫查,必要时腰背部扫查,而妇科超声检查视病情而定,病情稳定者,在膀胱适度充盈下行盆腔常规检查,病情严重或休克者即刻行盆腔探查术。表1  62例腹部脏器破裂的原因

    2  结果

    本组超声与手术诊断完全符合者34例(54.8%),基本符合者16例(25.8%),误诊6例(9.7%),漏诊6例(9.7%),超声诊断总符合率80.6%(见表2)。表2  62例腹部脏器损伤的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对照

    完全符合指超声诊断该病者;基本符合指超声检查仅提示间接征象:如盆、腹腔积液者;符合率=完全符合+基本符合手术诊断×100%

    3  讨论

    3.1  实质性脏器破裂的声像图改变

    肝脾肾实质性脏器破裂声像图表现为脏器不同程度肿大和形态改变。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包膜下出血或血肿:显示包膜高回声亮线与实质之间出现无回声区,局部膨出。时间较久,血肿机化,可成较高回声。②中心性破裂:实质内出现不规则液性暗区或密度不均匀低回声区。③完全破裂:被膜连续性中断,可见脏器破裂口周围有液性包绕并与破裂口相连。实质内出现不规则液暗区,并见腹腔积液(血液)。少量积液可在肝肾、脾肾隐窝及小网膜囊发现[1]。本组实质性脏器破裂17例,超声诊断符合14例(82.4%)。

    3.2  宫外孕与子宫破裂的声像图改变

    宫外孕主要表现为子宫旁附件区混合性包块,轮廓模糊或清晰,内部多成不均质强弱不等回声,有妊娠囊及其中胚胎和胎心搏动[2]。宫外孕应与黄体破裂相鉴别:宫外孕常有停经史和不规则阴道流血,尿妊娠试验阳性;黄体破裂常无阴道出血,易发生在月经周期第20 d~26 d,尿妊娠试验阴性。另须与急性阑尾炎、卵巢囊肿蒂扭转相鉴别。人流后子宫穿孔2例,1例由于大网膜组织嵌入宫壁,大网膜为腹膜及丰富的脂肪、血管等组织,与宫壁声阻抗不同,因而嵌顿于子宫壁的大网膜成条索状高回声,呈子宫穿孔的典型声像。1例因大网膜组织嵌入宫壁,宫壁间未见条索状高回声,结合临床病史、体征以及宫腔内容物不断漏出并发的腹膜刺激征,B超可提示子宫穿孔的诊断。

    3.3  胃肠道空腔脏器破裂的声像图

    胃肠道空腔脏器损伤或穿孔造成气体、液体外溢,游离气体遮盖肝脾前间隙,由于网膜包裹,不易直接显示损伤破裂口,一些间接征象可提供诊断依据:①腹腔积液积血:腹腔探及大小不定之液性暗区,暗区大时肠腔可漂浮其中、液性暗区中可显示不规则之光斑光点,提示有凝血块存在的可能。②腹腔积气:腹腔回声分布失去常态,肠间出现不规则之气体强回声,部分实质性脏器边缘欠清晰。③脏器破裂口出血以及内容物溢出,使局部发生炎性水肿、周围肠管粘连形成轮廓模糊、不均质性团块[3,4]。肠腔外积液为空腔脏器破裂、穿孔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本组13例中超声诊断与临床符合6例(46.2%)。

    3.4  误漏诊原因分析

    本组中共误漏诊12例。主要原因为:损伤范围小,出血量少,未能发现盆、腹腔等直接和间接脏器损伤的图像以及肥胖、腹腔气体干扰、缺少跟踪观察等。

    3.5  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

    3.5.1  检查出盆腹腔积液是脏器损伤的重要依据,结合穿刺能提高诊断符合率。

    3.5.2  检查出游离气体是诊断胃肠损伤的重要依据,穿孔早期(6 h内)B超易检出腹腔游离气体;X线检查往往在6 h后发现游离气体。但无论X线或是B超检查,均难以直接显示穿孔部位。因此损伤早期和微量腹腔积气时B超的敏感性优于X 线检查,对诊断胃肠道破裂早期有重要的意义,是首选的检查方法。但两种方法可互补不足,以提高胃肠道穿孔的诊断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超声检查对实质性脏器破裂有较高的诊断价值[5],对空腔脏器破裂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超声诊断能提供可靠诊断依据,为脏器破裂之首选检查方法。

【】
    [1] 周永昌,郭万学. 超声医学[M].第4版.北京: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995.

[2] 乐 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30~232.

[3] 刘风芹,韩 彬,李春媛,等.B超对消化道穿孔的诊断体会[J].超声医学杂志,2002,18(4):308.

[4] 周子英,沈 翔,顾克荣,等.B超诊断外伤性肠破裂[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2,18(12):885.

[5] 梁 彤,梁峭荣,黄春燕,等.超声造影诊断腹部实质性脏器外伤的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7,23(5):369~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