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为主综合治疗面瘫168例临床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菊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为主综合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针刺为主,根据面瘫发病的不同时期,分别配合五官科超短波、药物、电针及闪罐等治疗方法综合治疗面瘫168例。结果痊愈159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100 %。结论针刺为主分期、综合治疗面瘫疗效确切、疗程短。

【关键词】  针刺 面瘫 综合治疗

    面瘫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中医称“口眼歪斜”,西医称“周围性面神经炎”,其发病与受凉、劳累、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以针刺为主综合治疗面瘫16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68例均系门诊患者。其中男96例,女性72例;发病年龄最小4岁,最大82岁;病程最短1 d,最长15 d。

    1.2诊断标准[1]

    (1)本病为急性发病,数小时到数天内瘫痪症状达到高峰。(2)患侧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不能完成蹙额、皱眉、鼓腮及露齿等动作。(3)排除中枢性病变所致的表情肌瘫痪。

    2治疗方法

    2.1急性期

    发病1~7 d内,病情呈进行性加重。

    (1)针刺治疗取患侧穴位:阳白、攒竹、太阳、下关、迎香、地仓、颊车、承浆、人中。每次取5~6个穴位,常规消毒后,用30号0.5寸毫针轻刺、浅刺,留针30 min,1日1次。

    (2)超短波治疗采用五官科超短波治疗机,两个电极分别置于患侧乳突和耳前,微热量,1次15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3)药物治疗口服中药,方剂以牵正散为主方加味辨证论治,1日1剂。对于耳后疼痛较重的患者加服地巴唑20 mg,1日3次,肌注VitB12 500 μg,1日1次,至疼痛缓解为止。

    2.2恢复期

    约发病第7~20 d,病情平稳。

    (1)电针治疗取患侧穴位,以透刺为主。即阳白透鱼腰、太阳透下关、颊车透地仓、四白透颧髎、承浆透地仓,配双侧合谷。接用G-6805电针仪,采用连续波,使面部肌肉微微收缩,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闪罐起针后用适合于面部口径的玻璃火罐,于患侧面部用闪火法闪罐,拔吸上后快速起罐,每处(额头、面颊)反复8~10次,至皮肤潮红充血为止。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3后遗症期

    经过上述治疗后,多数患者已痊愈,仅有部分患者面部有不适感,运动功能未能完全恢复。在急性期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加取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用补法,留针30 min,隔日1次。起针后予以轻柔手法按摩面部相关穴区,6 d为1个疗程。

    3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1]

    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面肌功能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外观大致正常,但作表情时稍有偏歪。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

    本组168例患者经2个疗程治疗后,痊愈159例,占94.64 %;好转9例,占5.36 %。总有效率100 %。

    4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面瘫多因脉络空虚,外邪侵袭面部,使面部脉络不通,气血阻滞,筋肉失其濡养,纵缓不收而致。故在针刺取穴上,以多气多血之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少阳之经穴,通过针刺可有效地达到疏通经络、祛风散寒清热、调和气血之目的。口服中药和起针后在局部予以闪罐,加强了祛风通络、活血理气之功效。

    医学认为面瘫系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多由于受冷、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不稳致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所致[2]。故在发病早期配合超短波治疗是为了利用超短波的电磁场作用和热效应,改善病变部位的血循环,迅速消除炎症、水肿,使受压造成的神经损害得以降低,从而使病情得到及时控制和早期恢复。配合地巴唑和维生素B12,能更快地促进受损神经的恢复。

    笔者认为本病在治疗时机和分期治疗上非常重要,急性期有效的治疗是缩短疗程的关键。本组168例患者中疗效欠佳9例,多因急性期治疗不及时或治疗失当而致,尽管后期经过很长时间治疗,疗效仍不满意。因此,患此病后应及时治疗。早期治疗选穴宜少,手法宜轻,进针宜浅,并配以超短波治疗和口服中、西药及时控制病情;恢复期是综合治疗的最佳时机,以刺激量较大的透刺法,运用能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调整经络功能、改善组织营养的电针治疗,加速面肌功能恢复;后遗症期邪去正虚,以浅刺为主,配以补益气血的足三里、三阴交培补元气,减少面瘫后遗症的发生。通过对168例面瘫患者的治疗,笔者认为以针刺为主的分期、综合疗法疗效确切、疗程短,比单一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1]杨淑光,安正阳,范东明.针药并用治疗面神经炎56例体会[J].针灸临床杂志,2002,(7):24.

[2]虞成英.透刺滞针牵拉法治疗难治性重症面瘫疗效观察[J].针灸,1997,17(8):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