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促愈洗剂促进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苦参促愈洗剂在促进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方法将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组与对照组,分别应用苦参促愈洗剂和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苦参促愈洗剂能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出血,促进术后创面愈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
【关键词】 苦参促愈洗剂 湿热下注型 混合痔 创面愈合 临床研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混合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湿热下注型混合痔临床较为常见。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后,考虑手术治疗,目前我科以外剥内扎术为主要的手术方法。肛门直肠特殊的组织解剖结构和相对复杂的生理功能常影响创面愈合。因此,如何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是肛肠学科的一项重要课题。2007年1月至12月,我科应用苦参促愈洗剂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创面,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0例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患者均为福州市第一肛肠科住院病人。其中男30例,女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19~57岁,平均(37.47±11.05)岁;病程1年以内者7例,1年至5年者11例,5年以上者12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8~56岁,平均(37.73±10.51)岁;病程1年以内者6例,1年至5年者10例,5年以上者14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上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关于混合痔的诊断标准[1]诊断:(1)便血及肛门部肿物,可有肛门坠胀、异物感或疼痛;(2)可伴有局部分泌物或瘙痒;(3)肛管内齿线上下同一方位出现肿物(齿线下亦可为赘皮)。
1.3中医证型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关于湿热下注型混合痔的诊断标准[1]。主要临床症状: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当天均常规用止血芳酸(0.4 g静脉滴注,1 d 1次)防止术后出血,常规用头孢曲松钠(2.0 g静脉滴注,1 d 1次)5 d预防感染,术后第2 d开始每日熏洗后以1∶20碘伏消毒创面,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换药。治疗期间禁食辛辣煎炸之品,避免过劳,保持大便通畅。
熏洗方法:治疗组术后第2 d开始使用苦参促
[6]王雨生.翼状胬肉的治疗及其并发症[J].国外医学·眼科分册,1994,18(10):116-121.
[7]王丽丽,王勇.人类羊膜移植[J].临床眼科杂志,2000,8(5):390-391.
[8]陈家琪,周世存,黄挺,等.新鲜羊膜移植治疗严重的急性炎症期及疤瘢期眼表疾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02,36(1):13-14.
[9]王敏华.胬肉的治疗方法[J].实用眼科杂志,2002,20(12):891-892.
[10]Cheng H C,Tseng S H,Kao P L,et al.low|dose intraoperative mitomycin cas chemoadjuvent for pteryium surgery[J].Cornea,2001,20(1):24-29.愈洗剂熏洗。中药组方为苦参30 g、马齿苋25 g、明矾25 g、蛇床子20 g、艾叶15 g。上述中药均由我院煎药室代煎成4袋,每袋200 mL。使用时将4袋中药汁加热水稀释至2000 mL,于每日便后先用热气熏蒸5 min,待药液降至38~40 ℃时,坐浴20 min,以浸泡肛门病变部位为度。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4个疗程。
对照组:术后第2 d开始使用复方高锰酸钾速溶片[复方高锰酸钾速溶片:济南清华消毒用品厂,批准文号:卫消字(2005)第0294号]熏洗。使用时将复方高锰酸钾速溶片加热水按1∶5000比例配置成2000 mL溶液,于每天便后先用热气熏蒸5 min,待药液降至38~40 ℃时,坐浴20 min,以浸泡肛门病变部位为度。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4个疗程。
3结果
3.1 疗效标准[2]
治愈:创面结痂并脱落,局部组织修复。好转:创面缩小、变浅、渗血减少。无效:局部无变化或加重。
3.2创面愈合时间
从应用外治药物之日起到创面完全愈合所需时间。
3.3治疗结果
见表1、表2。经Radit分析,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经t检验,治疗组较对照组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说明苦参促愈洗剂在促进创面愈合方面明显优于复方高锰酸钾。
表1术后21 d两组病例疗效比较 (例)
组别n治愈好转无效治愈率对照组30723023.3 %*治疗组301911063.3 % 注:与治疗组比较*P<0.05
表2两组病例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比较 (例)
组别n平均愈合时间(d)对照组3022.20±2.84*治疗组3021.23±2.10 注:与治疗组比较*P<0.05
3.4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4讨论
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其病灶虽去,但肌肤、肌肉受损,致脉络断裂,经气被其所激,气血郁滞于络外,经脉气血不畅,加之湿热毒邪留滞不去致新肉生长缓慢。本证总的病机核心应属气血不畅,经络阻滞。熏洗疗法悠久,源远流长。记载殷商和战国早期历史的一些古典著作,已经有了熏洗疗法的文字描述。如《礼记》有“头有创则沐,身有疡则浴”的论述。并有许多关于熏洗疗法治疗作用的记载。《外科精义》谓:“溻渍疮肿之法,宣通行表,发散邪气,使疮内消也。”苦参促愈洗剂为笔者在长期临床工作中的经验方,具有清热祛湿、止血解毒之功效。早在《伤寒论》中即有用苦参汤外洗治疗的记载,临床疗效显著。本方以苦参为君,能清热燥湿解毒,祛风止痒。并辅以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除湿,明矾燥湿解毒、杀虫止血,蛇床子燥湿杀虫止痒,艾叶温经止血。上述各药合用,创面湿热之邪可祛,气血运行通畅,促进新肉生成,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研究认为,苦参、马齿苋、蛇床子、明矾、艾叶在体外可抑制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消炎止痛作用。艾叶与明矾能使血液凝固,有止血作用。上药合用可促进创面愈合。而对照组高锰酸钾只有杀菌作用,对新生肉芽组织有刺激作用,使创面愈合延迟。此外,熏洗疗法有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以迅速取效的特点。肛门直肠疾病部位局限,且又与外界相通,治疗上采用熏洗法方便有效。本研究利用药液熏洗坐浴肛门创面部位,可使药物的有效成分直接作用于创面,再加上药液的温热刺激可使创面周围的血液循环加快,使静脉丛的血液回流改善,从而促进局部炎症的消退,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出血,促进组织修复,使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缩短。
【】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肛肠病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1.
[2]顾伯康,施汉章,刘再朋,等.中医外[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