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在手术室的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3

             作者:张翠莲 曲艳静 陈岩 熊正文 

【关键词】  手术室

    我们在手术室工作中,发现许多患者由于术前极度恐惧,不能顺利配合手术,术中有产生假性疼痛(麻醉成功后,心理作用引起的假性痛感)的不良心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环境先有一种陌生感,会产生紧张情绪,在手术中,各种手术仪器、器械(无影灯的灯光,吸引器、电钻、锤子、凿子)发出的各种声音,对患者是一种残酷的精神刺激,使患者感到不安、压抑、悲伤,进而产生极度紧张、恐惧等心理作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大部分表现为全身颤抖、烦躁不安、哭泣、思维障碍等表现。针对这种损害患者心理的不良因素,我们在手术室进行了特殊心理护理――。社会医学,对音乐的治疗越来越重视,而音乐治疗国内外早已有明确的记载,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先后成立了音乐治疗协会,并培养出很多音乐治疗师。鉴于音乐对人类的心理治疗非常显著,我们采用音乐疗法,对手术室患者进行了音乐心理护理的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998~2001年于我院手术的病人960例,其中男480例,女480例,年龄15~45岁。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480例,两组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且均为清醒病人。

    1.2  方法  护士术前与患者进行交流,并且取得患者同意配合实验,让患者选自己喜欢的优美的轻音乐,为术前做准备,护士术前准备好戴耳塞的小录音机,并准备患者喜欢的磁带,术前与患者交谈,讲解术前放松心情,配合医生,由于术中能听到一些刺激心理紧张、害怕等声音,所以采用听音乐放松,减少麻醉前后容易产生的、不必要的恐惧及假性疼痛等不良心理,告诉患者术中要配合医生,听音乐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恐惧、痛苦等心理。

    2  结果

  术后调查,患者的恐惧心理及假性疼痛感消失或减轻。有效率达90%以上,见表1、2。高位硬膜外可使胸交感神经被阻滞,副交感神经相对兴奋,诱发哮喘[6]。建议在临床上要引起重视。必须选择气管插管全麻的,要调整好病人的术前状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包括控制呼吸道感染、哮喘患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充分吸氧去氮并加深麻醉诱导后再气管插管和尽量选择无组胺释放的诱导药等。也有报道喉罩比气管导管更有利于降低呼吸道反应性,更适合哮喘病人的麻醉[7]。诱导药物的选择:舒迭粉剂是由受体兴奋剂和类固醇组成,术前气管内给药可减轻气道的反应性;咪唑安定、氯胺酮、异丙酚均能不同程度松弛支气管平滑肌[8];大部分非去极化肌松药用于哮喘患者是安全的。司可林、吗啡、硫喷妥钠有组胺释放作用,应慎用。总之,预防很重要。及时、正确的判断与处理是关键。

   通过术后调查发现,有100%的患者术前有烦躁不安、害怕、紧张、极度恐惧等心理,在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术中采用疗法后,90%以上的患者紧张、恐惧减轻或消失,90%以上的患者无假性疼痛,音乐对患者产生的恐惧和假性疼痛有很好的疗效。表1  有恐惧感患者的音乐护理与对照组比较表2  假性疼痛术后音乐护理与对照组比较(略)

    3  讨论

  音乐治疗在我国清代就已被应用,清代医学家吴尚先在《理论骈文》序中指出:“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音乐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对将来医学的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音乐对精神、神经系统有良好的影响,患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音色调来调节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音乐对于人体内脏及躯体机能起主要的调节作用,促使其分泌一些有益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等物质,从而达到镇静、镇痛、调整心律、降低血压、调整血流量,改善肌肉紧张程度作用。和缓而平静的音乐使人安慰;宏亮、欢乐的音乐使人激动、振奋;快速的大调音乐则欢腾、喜悦、富有朝气,能使人感到愉快。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就有害怕、紧张等心理,进入手术室后对环境、各种监护设备、器械发出的声音更产生极度恐惧,有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答非所问,紧张的连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了,有的患者全身抖动,无法控制,有的患者伤心、哭泣,患者麻醉后虽然无疼痛,却因为听到或感到器械的声音和触觉,而认为没有麻醉在做手术,便痛苦喊叫或不配合手术。音乐能影响人的情绪,轻松、欢快的音乐使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都能得到改善,节奏明快的音乐使人精神焕发、消除压抑、紧张感,旋律优美的音乐能安定人的情绪,分散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恢复。音乐治疗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恐惧、烦躁不安、易激动、濒死感等心理。音乐对部分患者也能起到催眠作用,可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控制患者的情绪波动。音乐治疗能减少情绪对高血压、心律的影响,使患者达到心理平衡状态。深夜更能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兴奋、镇静、止痛、降压作用。国外心家曾进行过研究,发现古典音乐、浪漫音乐及一些民歌对人有益,而一些嘈杂的所谓的音乐则对人有不良的影响,所以我们在音乐的选择上应该选内容健康、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声音和谐的音乐,其次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症应用音乐,不但要考虑患者的个性、职业、修养等因素,还要考虑患者的情绪状态,所选择的曲子应适应患者的情绪。一般焦虑及高血压的患者不宜用快节奏的曲子,抑郁悲伤的患者不宜用较伤感的音乐[1,2]。现代医学发展证实,许多疾病的发生不但与生理因素有关,还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人们对健康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健康不但需要一个健全的躯体,还要有一个健全的心灵。心理治疗对人们的身心健康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心理治疗方法之一的音乐治疗,是一种有效的保健治疗手段,有关音乐对身心疾病的治疗,综合各方面的研究结果,发现采用听放松性音乐的方法能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皮肤电阻、心率、临床焦虑水平,改善头疼、头昏、头胀、胸闷、心悸及失眠等临床症状,说明音乐治疗对身心性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2~5]。2006年8月张翠莲等:音乐在手术室的应用第4期2006年8月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第4期音乐治疗正在临床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对、临床患者的护理观察认为,音乐治疗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有着良好的效果。

   

    1  Stanley S.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edicine London[M]. Lonon, London.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 1980.8632

    2  黄国志,卓大宏.放松性音乐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J].康复医学杂志,1992,7(4):1563

    3  黄国志,卓大宏.音乐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临床症状影响的研究[J].中国康复,1994,9(3):1264

    4  黄国志,卓大宏.音乐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理功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5,10(1):16

    5  Lundin RW. An objective psychology of music[M].Ny John wiley & Sons,1967.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