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脑出血治疗和护理体会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阎志兰 时间:2010-07-13

【关键词】  脑出血;病因;防治;护理


    血压升高是人群脑出血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血压水平和脑出血发病的相对危险呈对数线性关系,即在控制了其他危险因素之后,基线收缩压升高10mmHg,脑出血发病的相对危险性增高54%[1].本文对80例2002~2007年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内科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脑出血的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脑出血病人中,男52例、女性28例,年龄在42~76岁之间,均经颅脑CT证实。

    1.2  临床表现  脑疝形成6例、感觉障碍12例、意识障碍15例、中枢性偏瘫者32例、剧烈头痛呕吐16例。

    1.3  入院时间  2h以内入院2例、5h内入院者30例、8小时入院者28例、余在8小时以上入院者。

    1.4  既往病史  既往有高血压者60例,其中间断服药者16例,长期用高血压药13例,从未服药者31例,有糖尿病史15例,5例从未测过血压。

    1.5  治疗方法

    80例患者经内科常规治疗,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降压颅内压,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等。特别注意的是老年人脱水剂使用:甘露醇的剂量宜偏少,一般以半量为宜,每日次数也要适当减少,据心肾功能状况来调节脱水剂的用量和滴速,以免甘露醇引起急性肾功能损害。血清蛋白是很好的脱水药物,不影响心肾功能,亦无反跳现象,而且作用持久,有条件者可使用。

    2  结果

    80例脑出血患者治愈13例、好转58例,(其中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死亡9例,其中在急性期死于脑疝6例、死于消化道大出血2例、死于各脏器衰竭1例。

    3  讨论

    3.1  密切观察  既往认为,活动性脑出血多是一次性的,很少持续1h以上[2],我们发现起病1h后仍可出血,多数出现在3~4h尤其是发病年龄较轻,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及发病时服抗血小板凝聚药、搬运病人不、护理上有缺陷等。在急性期每1h测血压、脉搏一次,注意呼吸频率和节律。有高热者可使用冰帽、冰袋等物理降温法,以防脑水肿加重及水电解质紊乱。

    3.2  一般护理  保持室内安静,卧床休息,减少探视。发病24h内禁食。早期给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限盐(小于3g/d)。不能进食给于鼻饲,以保证营养,因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与临床预后有关[3],并给予低流吸氧。

    3.3  保持呼吸道通畅  应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头偏向患侧,以防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3.4  老年人护理  防治并发症尤其重要,脑出血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并发症的防治,老年人尤其如此,加强口腔护理,头偏向患侧,防止吸入性肺炎。

    3.5  在护理过程及搬动时动作一定要轻而稳,早期一定要减少翻动,病情稳定后要勤翻身和勤轻拍背,以防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3.6  出院后的康复指导  康复锻炼对脑出血后遗症的病人相当重要,规范的康复指导使病人及早恢复功能,恢复自信,减少家庭的各种负担,早日恢复工作相当重要,同时一定要强调按时合理服用降压药,教会病人家属测量血压并为病人提供合理的饮食及生活环境。

    3.7  定期家访  病人出院初期应每2周家访一次,了解病人的用药、康复锻炼及饮食等方方面面情况,对不正确的康复要及时纠正。以后可延长至4~8周家访一次或随时电话家访,使病人早日康复。

【】
  1 郭涛.大面积脑梗死98例回顾性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5,5(3):60-61

2 夏一鲁.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理生理与治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9-11

3 缪建平,茹卫芳.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见并发症的监测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35-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