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5常法”理论实施手术室管理的效果评价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罗承香,陈红,刘英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  探讨规范手术室管理模式。方法  将“5常法”理论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1]融入实际工作中,督导手术室工作人员养成时刻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习惯。结果  手术室物品摆放、环境状况及护士的各项护理工作各种检查的心理压力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提示“5常法”管理理论的应用,营造了整洁、有序的手术工作环境,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  5常法;手术室管理;护理管理

    随着护理改革和护理管理的不断推行,使护理服务的范围扩大且内容增加,护士多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手术室工作是相对高风险高程度的工作也是抢救的重地,不规范的管理加重了工作的忙乱,甚至引发纠纷[2],因此,手术室护理管理日益受到重视。我院手术室人员(17名)从2004年1月开始运用“5常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理论实施手术室的规范化管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实施方法

    1.1  常组织  所有护士都参与科室管理。由护士长将科内各项工作按个人特长进行分配,做到项项工作有专人管理,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既分工,又合作;科内周转药、消毒物品、一次性消耗品,数量恰当,无过期;各项记录及时完成;每个班、每个护士对所有的物品、仪器、抢救药品,进行严格交接;科室每天根据工作需要,实行弹性排班,做到合理安排;每周一次业务学习及周工作小结,学习新技术新业务,积极主动地做好手术配合工作。每月一次护理查房及月质量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

    1.2  常整顿  所有物品有其固定的存放位置,并明确分类和清楚名称;30s可取出和放回原位,增加工作效率;抢救药品用后及时补充,抢救仪器定位放置,并保持备用状态,负责护士每周查对并有记录。护士长和质控员坚持一日五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在每天的交班会上讨论。

    1.3  常清洁  要求清洁工每日、每周和每月进行常规的清洁工作,设专人负责监督检查,保持环境清洁;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严格分类分装,按规定处理;手术间、无菌间每日紫外线消毒3次,手术后及时清理污物,用过的物品及时整理、清洁,预处理、清洁、消毒。手术间空气细菌培养合格,Ⅰ类切口感染率<0.5%。

    1.4  常规范  要求任何物品有固定的存放位置和摆放整齐,并标签明显,在每次使用后及时补充和归位;有菌、无菌物品严格分区、分类放置;制定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程序及人性化服务措施,规范术前、术中、术后服务用语,要求每位护士熟记于心。要求每台手术都能术前探视患者,术中进行精心护理,达到最佳护理效果。

    1.5  常自律  护士长和科主任带头遵守有关规定和规则,严格管理,人人根据常规和制度进行工作,养成取放物品规范、工作认真负责的习惯。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注意仪表仪容、走姿坐姿及站姿;规范服务用语,做到热情、细致、周到,同时还应做好自查、自纠与互查、互纠,主动寻找改进的机会,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2  结果

    2.1  手术室环境、人员及满意度  实施“5常法”管理后,工作场所整洁,物品摆放一目了然,取用时快捷无误;医护人员因为受益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全体员工将人文关怀融入手术护理之中,而使手术室的满意度提高。

    2.2  实施“5常法”管理前、后护士行为比较  见表1。

    表1  实施“5常法”管理前、后护士行为比较(略)注:实施前后比较,P<0.01

    3  讨论

    “5常法”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管理思想和文化,“5常法”是在各种机构(单位)中用来提高安全、改善品质环境、增加效率、提升企业形象及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技术,最先在日本主为采用[3]。现经香港“5常法”协会介绍到国内。“5常法”的意思是指运用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五个方面对机构进行管理的方法。其日文及相应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故又称“5-S”。将“5常法”运用到管理工作中,既改善了工作环境,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形象及竞争力,增强了工作人员的凝聚力,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2年来,尽管手术室的工作繁忙而紧张,但通过实施“5常法”的管理,加强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减少了护理缺陷,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更充实了以病人为本的护理内涵,改善了手术室护士形象,提高了科室满意度。同时又给我们提高护士业务素质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挑战,值得临床推广。

    【】

    1  何广明.5常法管理.香港:明报出版社,2001,1.

    2  李贡辉.现代护理管理方法在手术室的应用.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04,7(2):745.

    3  孙少雄.如何推进5常法.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