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审美教育对护士审美素质的影响
【关键词】 护理审美教育;审美素质;护理人员
目前,护理已成为医学领域一门兼功能、服务功能和社会功能三职于一身的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在医学中所处的地位日益明显。与此同时,人们对护理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笔者近几年承担了护士继续教育课程中《护理美学》的授课,在几年的授课中,笔者对临床护士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来源
从我市中心各科室随机抽取60人,人民医院各科室随机抽取40人,共10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2 调查结果
认为通过审美教育能培养正确审美观的占95%;认为通过审美教育能培养对美的感受力的占94%;认为通过审美教育能提高对美的鉴赏力的占90%;认为通过审美教育能激发护理美的创造力的占86%。
3 讨论
3.1 通过审美教育,培养了正确的审美观 绝大多数人认为学习了《护理美学》,经过了护理审美教育对护理人员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大有帮助,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1.1 仪表美 仪表美包括人的形体、服装、神态、举止、表情、风度、气质等,在整体护理过程中和患者接触最多的是护士,患者可以通过护士的举手投足来判断护士的文化修养,学识内涵。我们的临床护士的年龄大都比较年轻,喜欢追赶社会上的一些所谓的时髦,留着怪异的发型,画着浓妆,很多人认为这就是美,是时尚,但是,通过美学理论的审美教育后,他们明白了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和谐。重新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在工作实践中,庄重、典雅、大方得体的衣着、举止都给患者一种信任感,塑造了自身的形象美,将心灵美通过外在美得以完整的表现。
3.1.2 语言美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和表达感情的工具。在护理工作中,语言是护士与病员交流的主要工具。通过审美素质的提高,使护士在实践工作中更注意使用性、性和灵活性的语言。
3.2 通过审美,提高了对美的感受力 护理美的感受力,是指感官司对美感的敏锐程度[1]。例如,在护理操作中,护理人员能做到动作轻柔,协调一致,从而感受到一种节奏美和动态美。另外,通过美的感受力的提高,护士还反映这种感受能上升到一种情绪的体验,主要表现为对护理事业高度责任感及对病人的深厚感情。
3.3 通过审美教育,提高了护理美的鉴赏力 现时的护理专业还是一个高尚而不稳定、光荣而不很受护士热爱的专业[2]。通过美的鉴赏力的提高,使他们认识到在工作中见异思迁,拈轻怕重,专拣轻担子挑,只想索取,不想奉献的行为,应视为丑的。而视病人如亲人,满腔热忱,对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动作轻柔,文明服务的行为举止,应视为美的。
3.4 通过审美教育,激发了护理美的创造力 文化是具有医院特点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3]。护理人员通过审美教育激发了自身按照美的去创造美的事物的能力。在医院中不断营造文化氛围。根据各科室特点改造病区环境,病房布局,设计服装色彩及样式,开展“天使形象工程”活动,在护理人员中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美。
通过以上四方面的调查、分析和讨论,笔者认为,护理审美教育对护士的审美素质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高雅的审美素质是护士成才的特征。护士具备一定的美学素质,不仅是对其他素质的补充和完善,而且是对护理专业技术教育的促进和催化。会推动护理工作进入艺术化和审美化的境地,使护理工作在高层次服务上得以开拓和。
【】
1 王益锵.护理美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
2 牛小林,黄茂辉.迈向21世纪医院护理管理的思考.中华护理杂志,2001,36(8):614-617.
3 杨国斌.医院文化的定义和特征.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1999,6(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