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静脉滴注鱼腥草注射液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
作者:谢晓颖,周昭君,黄丽文
【关键词】 鱼腥草注射液
鱼腥草注射液是一种中药注射制剂,有清热解毒、抗菌、抗病毒作用,主要用于感冒、咳嗽、慢性气管炎等[1]。随着鱼腥草注射液静脉滴注的日益增加,不断出现一些过敏反应,现将我院使用鱼腥草注射液后发生过敏性休克引起呼吸心脏骤停等反应的1例患儿的抢救及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4岁半,因咳嗽多天,于2005年11月23日上午到我院小儿科就诊。查体:T 36.7℃,P 68次/min,R 20次/min,听诊双肺呼吸音增粗,未闻及明显干湿音,胸片示两肺纹理增粗。当日遵医嘱给予阿奇霉素0.125g+5%GS 150ml,5%GS 150ml+鱼腥草注射液20ml,静滴。当阿奇霉素组滴完,换上鱼腥草后5min,患儿自诉肚子痛,护士立即给予停输鱼腥草,患儿随后出现口吐白沫,神志不清,呼吸窘迫,立即用NS 100ml保持静脉畅通,吸氧,随后患儿面色苍白转为发绀,小便失禁,无自主呼吸,脉搏测不到,心率逐渐减慢、减弱,血压为0,双测瞳孔约5mm,对光反射迟钝,立即给予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诊断为过敏性休克,给予肾上腺素0.3mg皮下注射,地塞米松2.5mg静推。8min后呕吐咖啡色样液体,立即给予吸痰,气管插管,皮囊辅助通气,心电监护30min后心电图恢复窦性心律,但血压仍为0,给予甲强龙、甘露醇等,3h后,患儿神志转清,自主呼吸恢复,在口插管下吸氧,血压基本稳定转ICU,3天后患儿出现右肺上叶肺不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再次抢救,气管插管,机械辅助通气,至12月2日上午撤除呼吸机,各项生理指标恢复正常,于12月7日治愈出院。
2 护理
2.1 急救护理 对发生过敏性休克引起呼吸心脏骤停的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迅速判断病情,立即正确采取急救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例患儿,护士换瓶后没有离开,患儿诉腹痛,护士立即边报告医生边停止鱼腥草注射液静脉输注,换上生理盐水,保持静脉畅通,吸氧,当患儿脸色由发白转为发绀时,即给予口对口人工呼吸,医生到场后诊断为过敏性休克,呼吸心脏骤停,在实施CPR的同时给予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气管插管,心电监护,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病情基本稳定转入ICU治疗。
2.2 病情观察及监护 将患儿置在监护室,设专人护理,给予口插管下吸氧,心电监护胃肠减压,留置导尿,动态监测呼吸、SpO2、BP、加强吸痰、液体温化疗法。注意意识状态,肺部湿音等情况,各种监护设备的正常运转,注意输液速度和量,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主管医生,11月26日中午,患儿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出现三凹征和喉鸣音,呼吸达到50次/min,心率170次/min,大流量氧下SpO2由>95%快速下降到88%,报告医生,重新予以气管插管、镇静、气道吸引、机械辅助通气、PC模式,随后,生命体征恢复正常,胸片示右肺上叶肺不张,痰培养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改用敏感抗生素复过敏、万古霉素治疗,重新静脉针留置,通过正确及时抢救,使患儿转危为安。
2.3 心理护理 在输液过程中,突发过敏性休克,这是家属始料未及的,尤其生病的是“小公主”,家属的心理压力非常大。因此,我们首先要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让她们镇定下来,当患儿苏醒后,我们用充满笑意的目光、表情面对患儿,使患儿恐惧心理得到减轻。由于气管插管,不能说话,让她母亲陪在身旁,努力正确理解患儿的肢体语言。我们在每一次操作时,都认真体贴患儿,动作轻柔细致,将每一项操作看成是与患儿情感交流的一部分,使她更加信任配合治疗。
3 讨论
鱼腥草注射液致敏原因。鱼腥草注射液有效成分为甲基正壬基酮、癸酰乙醛、月桂稀、月桂醛等挥发油[1]。作为抗原进入体内,与血浆蛋白结合,具有免疫原性,产生过敏反应;也可能是致敏原与特异性IgE抗体结合,导致血管活性物质释放,我们查阅20余例个案报告,大部分是首次静滴时发生,也有些是以前曾用过,过敏类型有速发型和迟发型变态反应,时间越短来势越凶猛,发生过敏性休克往往在输液鱼腥草液5min之内[2~4]。迟发型可有皮肤瘙痒、皮疹,也有腹痛、哮喘者。
儿童患者易发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因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年龄越小,其器官组织发育越不完全,血屏障和脑组织发育不完善,不良反应比成人更易发生。在儿科常用中药注射剂中,不良反应以穿琥宁注射剂的发生率最高,鱼腥草注射剂次之[2]。因此儿童要慎用中药注射剂。
中成药注射剂中含有效成分复杂,不能象西药注射剂那样针对某种成分制订统一质量标准[3]。且注射液中的微粒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也十分严重,可引发静脉炎、过敏反应、热原反应等[2]。
4 小结
鱼腥草注射液主要用于感冒、咳嗽、慢性气管炎等,临床应用较多。本例患儿以前用过鱼腥草注射液无不良反应发生。本次注射在5min之内出现过敏性休克与鱼腥草过敏相关报道一致。提示在临床用此药时,注意输液速度不宜过快,以15~20滴/min为宜,并告诉患者保持适当的输液速度在治疗中的重要性,不要自行随意调节输液速度,护士在输液后5min内不得离开,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当出现过敏症状时,立即停药,如果出现过敏性休克时,迅速维持呼吸循环功能,以争取抢救的“黄金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
【】
1 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上海:上海技术出版社,1994,1439-1441.
2 林红.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因素浅析.中药研究与信息,2005,10:21-22.
3 管政,陈译莲,潘晓鸥,等.中成药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及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中药药房,2004,15(7):428-430.
4 李敏针,孙惠红,张蓟,等.鱼腥草注射液静滴致呼吸困难4例.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