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住院患者护理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精神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朱靖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  为了提高住院患者护理的质量,不仅需要高超的医疗护理技术,而且更需要优质的服务-人文关怀。方法  通过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注重传播技巧与心理沟通。结果  人文关怀让住院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关心与照顾,使护患关系更融洽,通过问卷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由原来的88%提高到98%。结论  高超护理技术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是提高住院患者护理质量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  人文关怀;护理;沟通

    随着社会的,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卫生保健的需求越来越高,人们不仅追求疾病获得满意的诊疗,护理,而且还追求精神、心理上的舒适、安慰,上的参与性、选择性等多元化的服务需求。而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对人的生存意义、人的价值及人的自由和发展珍视和关注的思想。单纯的生物医学护理知识并不能完全解决当代医学护理所面临的问题。有人说“人文学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开处方”。我院自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将人文精神运用于护理实践,对住院患者给予了人性化的关怀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院开展人文关怀服务流程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营造轻松和谐的“三化”就医环境

    1.1  环境生态化  近年来,医院先后改造斥资建成了花园、长廊、健身房等,设置了供患者观察、散步、休息的绿地、石径、亭台、花圃,营造一个有山、有水、绿树成荫、静谧、雅致、洁净的环境,逐步将医院建成一座园林式的医院,让患者有亲临大自然的感觉,更利于患者身心健康,使患者在病房随处可见鲜花芬芳和生机,身临其境,好似在家一样舒适、闲雅、亲切。

    1.2  病区布置人性化  在病房的布置上以方便、舒适、美观、实用为准则,全部设置套间病房,房内设有沙发、电视、茶具,走廊设有盆景、鲜花还根据患者的需要设置了扶手,更新了一批方便患者使用带有护栏的病床。让患者住院既有像宾馆一样的舒适感,又有一种像家一样的亲切归属感。

    1.3  室内装饰化  我们结合专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将室内进行艺术化、人性化的布置,让每一处角落都充满温馨的气息。将病区环境进行乐园式的布局;贴上手工制作的图案、装饰品、字画等充满着浓郁的书香文化气息;墙壁挂上静态的壁画和寓教于乐的彩色健康宣传栏;春节期间各科纷纷挂上节日的灯笼、张贴喜庆的春联,所有这些都体现出医院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对患者的满腔热情。

    2  规范服务语言及行为

  我们的做法是:对于新入院的患者,主班护士微笑起立,主动迎接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及入院须知,并向其介绍我院实行患者选医生,由患者自己选择负责其床位的主治医生。如果在以后的服务过程中,对管床医生不满意还可以提出更换医生,这样可以创造“首因效应”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当患者出院时,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并致以良好祝愿,送患者至电梯口;当患者来护士站咨询时,护士应立即站立微笑地回答问题;当患者在护士站前徘徊走动时,护士主动向前询问患者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吗?当患者手术完回病房时,护士主动迎接并安慰患者“您的术后护理由我负责,我会随时来看您”。对于静脉穿刺操作失误的道歉用语:“对不起,给您多扎了一针,增加了您的痛苦,实在很抱歉。”总之,千方百计为患者服务,满足患者合理要求,患者在轻松、安静、舒适、温馨的环境中,在护士得体、端庄的举止、发自内心的微笑中,调节心情,逐渐恢复健康。

    3  提高健康质量

  建立健康小册子,列出一些本科常见病的饮食指导,术前禁食的重要性,手术配合术后康复锻炼的必要性,如何有效地咳嗽排痰等,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根据不同病种,指导早期离床活动,适当锻炼促进康复,减少疾病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制备出院健康教育卡。健康教育卡是对患者健康维护,更体现“以病人为中心”方便患者复诊,提高出院后的自我护理能力,随时电话咨询,及时诊治。健康卡的内容:(1)温馨爱心祝福,患者姓名、诊断、急救电话、科室电话。(2)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饮食、休息、复诊时间,注意事项、药物指导等。让每位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在其出院后仍关注着他的健康,使其感受到优质服务、增强了患者院外自护能力和保健意识,达到了健康教育的目的。

    4  营造人文氛围,促进护患沟通

  我们尽力营造一种充满人性、人情味的以关心患者、尊重患者,以患者利益和需要为中心的人文环境。如在称呼上不叫患者床号,而称其某大爷、某老师等,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在其他细微之处也体现了人文的关怀和尊重,如为了让患者感到家庭般的温馨、舒适和方便,病房设置尽量家庭化,免费提供微波炉热饭、热菜,让因检查而耽误了吃饭的患者能随时吃上热气腾腾可口的饭菜;用适当的鲜花和盆景装点病区走廊和护士站;每逢过年过节,院领导都到病房来看望、慰问患者,祝他们早日康复。通过以上方式在病房中营造出一种人文氛围,使患者对医护人员充分信任、理解,促进护患沟通,医务人员和患者建立起了朋友式的关系,同时也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5  加强检查和监督机制

  为了有效地管理,护士长采取了日常观察访问患者及家属,由每月向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由患者提名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护士,根据提名次数,结合其他工作表现,每年评选2~3名星级护士,并颁发奖章和荣誉证书,这样鼓励先进、促进后进、增加护士主动服务意识,树立良好职业形象。

    6  重视伦理精神

  南丁格尔曾说过:“护士的工作对象不是冰冷的石块,而是有血有肉的患者,护士不但要有爱心,而且要有一双愿意工作的手。护理工作是爱心和完美结合的。”这说明护理工作有非常高的伦理道德要求,开展整体护理正式体现了以人为中心,实现人性化、人道化的服务。为强化护士的人道伦理意识,我院组织护士学习了医学伦理知识、心知识及护理道德准则,并不定期抽查,有意识地培养护士对患者的尊重意识,帮助护士树立了正确的护理伦理道德观,护士将所学知识用于护理程序中,给患者提供了最佳护理。

    7  效果

    7.1  全面满足患者的需求  高超的护理技术与人文关怀是完善的结合,也是整体护理提高的重要体现,人文关怀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关心、照顾,真正满足了患者的需求,使护患关系更为融洽,患者对护理工作更放心。实施后通过问卷,当面征求意见等方式调查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88%提高到98%。

    7.2  减少疾病复发,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实施出院健教卡2年多来,普遍提高了出院患者自我维护健康意识,自觉复查,遵医合理用药,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效益。

    7.3  减少了护理纠纷投诉的发生  由于开展整体护理,使护理行为更加规范服务,更加优良,善于运用传播技巧与患者沟通交流,使患者和家属感受到了医护人员的关怀、爱护,促进了护患间的理解,使患者对医院的医疗护理、各项检查和收费项目等放心,使我科护理纠纷和患者投诉消灭在萌芽状态,从去年来统计患者对护理投诉和纠纷为零。综上所述,将人文精神应用于住院患者的护理中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它要求护士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心理学知识,还要有良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充分理解人的本质,围绕人的本质要求提供人性化护理。几年来,医院大力倡导人文关怀,护理工作始终把“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贯穿整个过程,把医院文化与临床护理紧密融洽在一起,通过培养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护患之间交流明显增加,护理工作注重关心患者的心理体验,顺应了医院模式的转变,并针对道德文化、服务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等做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形象,患者的满意率保持在98%以上,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