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室护理质量控制
[关键词] 科室;护理质量;控制
质量是管理的核心,护理质量则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与健康,因此,加强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满意是护理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医院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1 护理质量的概念
指护理的工作表现及服务效果优劣程度,是在护理过程中形成的客观表现。
2 科室质量控制
小组人员组成由护士长、办公护士及护理骨干组成,科室质量控制的重点是进行过程质量控制,护士是质量控制的基础,要求每个人认真履行职责,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形成人人参与、个个尽责的工作局面。
3 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护理质量是医院综合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护理质量管理是促进医疗专业,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举措。
3.1 严格遵循护理质量标准 护理质量标准是护理质量控制与评价护理质量的基础,是护理质量控制工作的目标。
3.2 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使各级各类护士有章可循、有制可查,对病区的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护理病历书写标准等,认真组织学习,严格执行。
3.3 合理排班 护理管理者应以人为本,充分调动起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工作岗位的安排上做到新老结合,相互协作,适当考虑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高低的合理分配。促成护理人员关系的协调性,发挥互补性,提高护理群体质量。
3.4 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鼓励护士参加继续,鼓励自学成才,强化专科培训,组织自身基础好的、脱产学习毕业的大专护士及护理骨干轮流知识讲座,每周安排1次,内容要求有本科室特色并与科室实际工作相结合,在学习中认真经验,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以此提高在职护士业务素质,从而提高科室整体护理质量。
3.5 改善服务态度,提倡主动服务 转变观念,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概念,应该认识到只有加强服务,才能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与患者交流要灵活应用文明礼貌用语,要换位思考,尤其是在出现服务瑕疵时,更应礼貌服务,这样可弥补不足,取得谅解。
3.6 建立质量信息反馈制度 如建立意见簿或定期向患者发放征询意见表,以此反馈护理工作情况,接受患者监督,从而改善服务质量。
3.7 建立检查考核制度,强化质量控制 做到抽查与全面检查、随机与定期检查相结合,全方位考核护理质量。每月一次科室护理质量自查,对科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制订护士定期考核制度,不定时深入病房控制几个关键环节,认真落实护理工作各个环节,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并逐渐完善。
4 科室质量控制的具体内容及措施
4.1 内容 基础护理、分级护理、病区管理、急救药品物品、消毒隔离、技术操作以及护理文书共七个方面。
4.2 措施
4.2.1 加强基础护理 基础护理是衡量护理质量优劣的基本标志。它的具体内容又包括:正确执行医嘱,严密观察病情,对新入院、疑难、危重患者配合医生及时处理,做好精神与生活护理,严格遵守无菌观念及无菌技术,严防院内交叉感染。
4.2.2 做好分级护理 认真执行特护和一、二、三级护理常规。对危重患者的特护要不间断地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熟练掌握和使用急救药品器材;对重症需绝对卧床者行一级护理,要每30 min巡视1次,仔细观察病情,精心照料患者的饮食和大小便,定时翻身按摩,防止发生褥疮;对不能下床活动者行二级护理,每2~4 h巡视1次,对患者给予必要的生活、饮食护理;对病情轻或待出院者行三级护理,要每天巡视3~4次,关心其生活起居和执行必要的医嘱,并做好出院。
4.2.3 管理病房 根据病房工作的客观,实行科学管理,要求做到病房清洁、整齐、安静、舒适,病区秩序良好,保证医疗、护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使患者有安全感、舒适感和信赖感,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2.4 加强急救药品及物品的管理 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急救药品及器材放于固定位置,指定专人保管,每天检查1次,抢救药品及时补充,器材使用完后归还原处,经常保持完好。
4.2.5 消毒隔离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工作时间衣帽整洁,严格无菌操作,病房、工作间、治疗室、换药室要定期消毒,无菌物品定期更换消毒。
4.2.6 加强基本技能训练,使技术操作规范化 制订定期考核制度,并制定“护理操作程序及考核细则”,成绩优异者给予奖励,以督促护理人员加强技能训练,使人人操作规范化、标准化。
4.2.7 加强护理文书书写 特护记录单格式正确与否,护理记录是否及时、准确、完整、简明扼要、使用医学术语;体温单各项内容填写是否正确,体温、脉搏的绘制是否点圆线直;医嘱本书写是否正规、格式统一,执行后打勾签名是否正规,交班时小结是否清楚扼要;体液出入量是否记录准确,交班报告是否按常规要求进行,有无病情描述,签名是否正规。通过上述的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控制方法与护理质量控制措施,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保证护理质量的逐步提高,同时也为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