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穿孔术后不放引流体会
【摘要】 目的 探讨阑尾坏疽穿孔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4~2007年我院78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阑尾坏疽穿孔86例。结果 除4例因阑尾根部较为严重坏疽,回盲部处理不理想而放置腹腔烟卷引流以观察有无粪漏之外,无一例因未放置腹腔引流管而并发腹腔脓肿。结论 说明急性阑尾炎穿孔只要术中脓液擦洗干净、阑尾残端处理满意、选用有效抗生素,术后无需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
【关键词】 阑尾炎穿孔 腹腔引流
急性阑尾炎伴局限性弥漫性腹膜炎是普外科临床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如果处理不当,其术后并发腹腔脓肿、切口感染的机会将明显增加,势必加重病人的痛苦和负担。笔者通过回顾分析 2004~2007年我院783例急性阑尾炎临床资料,其中阑尾坏疽穿孔86例,探讨阑尾坏疽穿孔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的必要性。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86例,男60例,女26例,年龄6~76岁,平均36.7岁。发病至就诊时间8~78 h,平均38.3 h。86例中,有67例合并中、高度发热,本组病人体检均有下腹部局限性或全腹性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的临床表现及体征。术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在(9.8~27.4)×109/L,术中腹腔脓液量80~2 000 ml。
1.2 手术处理 本组73例常规行麦氏切口,13例行经腹直肌切口,均行一期阑尾切除。穿孔性阑尾炎病人手术中,冲洗腹腔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多数学者不主张腹腔冲洗[1]。我们的观点是应给予个体化综合处理,对有弥漫性腹膜炎脓液较多者先吸除脓液,然后以湿纱布擦拭及0.5%甲硝唑200 ml冲洗腹腔,吸尽。脓液较少的局限性腹膜炎则以湿纱布擦拭。重视盆腔冲洗、擦拭,直到认为干净为止。除4例因阑尾根部较为严重坏疽,回盲部处理不理想而放置腹腔烟卷引流以观察有无粪漏之外,其余均未放置腹腔引流管。切口反复稀碘伏冲洗后缝合。术后半卧位并选用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和甲硝唑。
1.3 结果 4例放置烟卷引流病例,术后引流物少,于肛门排气后予以拔除,5例(5.8%)切口感染,与其他临床报道相近(2.8% ~ 5.7% )[2,3]。无一例因未放置腹腔引流管而并发腹腔脓肿。86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2 讨论
腹腔引流目前仍存在争议。理论上急性阑尾炎穿孔并弥漫性腹膜炎,具有病变范围广、脓液多的特点,如术后不引流,易因脓液滞留而形成腹腔脓肿并发症。这也是不少外科医生在临床上遇急性阑尾炎并穿孔术后常规行腹腔引流的依据。从本组资料及结合相关资料看并非如此[2],因而临床上术后是否常规引流取决于个人认识。事实证明:(1)引流管多在10 h内即被包裹而失效;(2)腹腔引流并不是有益无害的,往往也会引起肠粘连,增加腹腔感染率[4];(3)腹腔引流不当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5];(4)腹膜具有强大的吸收能力,加上切除阑尾、除去病灶,彻底清理腹腔,术后合理选用抗生素等能使炎症消退。本组82例均基于以上因素未放置腹腔引流管,且未发生腹腔脓肿并发症。笔者认为,放置腹腔引流管的原则是:(1)阑尾穿孔已经形成局限脓肿,阑尾未找到或未切除;(2)阑尾切除后残端处理不可靠;(3)止血不彻底或渗出较多;(4)阑尾脓肿行一期阑尾切除后脓腔较大。因此急性阑尾炎穿孔只要术中脓液擦洗干净、阑尾残端处理满意、选用有效抗生素,术后无需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
【】
1 杨熙平,王宇夫.阑尾穿孔不同病理阶段的诊治原则.实用外科,1992,12:98.
2 罗加兴,贺更生,肖友忠,等.急性阑尾炎并腹膜炎不置引流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医学杂志,2005,15(7):1067-1067.
3 高海德,赵荣守,张佩禹.化脓坏疽性阑尾炎手术中盆腔引流.中国厂矿医学,2004,17(8):317-318.
4 黄志强.腹部外科手术学.长沙:湖南技术出版社,2002,32-35.
5 杨金镛.崔自介.普通外科诊疗术后并发症及处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