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切除附件囊肿的手术配合
【摘要】 目的 探讨附件良性囊肿在腹腔镜下行附件囊肿摘除术的手术配合体会。方法 对58例附件囊肿患者采取的配合方法。包括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手术器械、物品准备齐全及术中娴熟的配合技术等。结果 麻醉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手术室护士细致完善的术前准备、术前访视及术中积极熟练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 腹腔镜 附件囊肿 术中配合
附件囊肿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以前公认的术式是经腹囊肿切除,但需在腹部行一个较大的切口,创伤较大容易出血,术后恢复慢,尤其影响广大爱美女性的腹部外观。随着微创技术的开展,腹腔镜手术在妇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腹腔镜附件囊肿切除术作为一个较新的术式,随着熟练程度的不断提高,其手术时间已接近开放手术,甚至短于开放手术,且切口小、出血少、创伤小、痛苦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以替代开放手术附件囊肿。我院妇科自2004年8月~2006年9月,在腹腔镜下行附件良性囊肿切除术共58例,术后效果显著,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8例,年龄25~60岁,平均45岁。附件囊肿左侧27例,右侧31例,所有病例均经腹部B超诊断。
1.2 手术方法 患者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取截石卧位常规腹部消毒、铺巾。建立人工气腹,分别于脐上缘、右下腹、左下腹放置直径10mm、10mm、5mm的穿刺套管,配合者经阴道举起子宫体,术者在腹腔镜下电凝病变侧囊肿周围组织及切除囊肿,用双极电凝烧灼创伤面,经套管置入标本袋,取出切除的囊肿,冲洗腹腔,停气腹。分别皮内缝合各个穿刺套管口。
2 手术配合
2.1 术前配合
2.1.1 术前访视 手术前天访视患者,查阅各项生化结果及其基本状况,详细询问患者有无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肠道准备情况及月经史;给患者及其家属介绍麻醉方法和手术过程及应配合的注意事项,重点讲解手术不影响患者的女性特征及夫妻生活,减轻顾虑,使患者有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2.1.2 仪器及器械准备 监视器、摄像机、冷光源、气腹系统、冲洗抽吸系统、高频电刀、电脑图文处理系统、10mm穿刺套管2套、5mm穿刺套管1套、镜上操作器械备有双极电凝钳、无损伤血管钳、标本袋、吸引器、引导棒、腹腔镜专用剪刀、腹腔镜专用妇科敷料包等。
2.2 术中配合
2.2.1 巡回护士配合 核对病人无误后安置于多功能可调节手术床上,于右上肢建立静脉通道,并把左上肢固定于身体左侧;粘贴电极板;检查用物是否齐全,各仪器是否均处于良好备用状态;CO2气源是否充足等。配合麻醉师行全麻气管插管,并根据手术需要摆放体位,首先取头低臀高截石位,便于肠管上移暴露附件。在常规消毒铺巾后与器械护士一起用无菌薄膜套将摄像头和光纤套好,保证无菌。正确连接各仪器导线及管道,使之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观察病人情况及手术过程,根据手术需要及时补充术中用物,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2.2 器械护士配合 洗手护士提前洗手,检查术中用物,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经熏蒸、浸泡无菌的器械;协助术者消毒铺巾,将腹腔镜、气腹管、吸引器、电凝线等固定妥当;配合术者建立气腹,根据需要准备穿刺器,将气腹压力设为12~14mmHg;用60℃温水预热镜头。术者三个穿刺套管放置好后置入腹腔,接上镜头并迅速递上分离钳、双极电凝线;准备好吸引器,碘伏纱布,随时做好擦镜准备,保证镜头清晰。手术过程中,打开穿刺器的气阀以消除电凝镜的烟雾[1]。当囊肿周围组织游离完成后,开始离断囊肿时,递上剪刀,组织分离后递上标本袋,并配合术者置入标本袋及取出标本,标本取出后递上准备好的吸引器冲洗腹腔,并调整患者体位,恢复平卧位,便于吸净腹腔内残余液体,解除气腹,拔出穿刺器,缝合伤口。
2.3 术后配合
2.3.1 病人护理 协助粘贴好切口敷料,取出电极板,并检查局部皮肤有无灼伤。注意保暖,保持输液通畅,待病人清醒后拔出气管导管,吸净痰液,再观察15~20min后情况良好送回病房并详细交班。
2.3.2 仪器、器械保养 腹腔净手术器械为高精密仪器,每次手术后将手术器械拆开,浸泡于1:100的多酶液中,5~10min后冲洗干净,烘干,涂抹石蜡油后用40%的甲醛熏蒸后放入专用器械柜内保存备用。清洁时轻拿轻放,收存时套上合适的尖端保护帽,注意不能受压、弯曲、扭拧,以防器械损伤。
3 小结
腹腔镜附件囊肿切除术有其明显的优点,是附件良性囊肿的首选术式。手术配合的重点应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用物准备是否齐全完好,会直接影响到医生的手术质量。术中应注意随时保持视野清晰;熟练掌握仪器、器械的调试、使用方法及正确的操作程序;手术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腹压及进气流量调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把好无菌关。熟悉手术步骤,熟练配合术者,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
1 罗玉华.腹腔镜手术配合中常见问题探讨.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4,24(4):424-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