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冠心病并发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例的姑息护理
【摘要】 目的 探讨实施姑息护理的途径,提高临终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1例肾衰、冠心病并发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实施姑息护理。结果 通过姑息护理,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 姑息护理作为全新的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充分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及医护人员应加强姑息护理知识的培训及学习,提高护理水平。
【关键词】 肾衰; 脑梗死; 姑息护理
姑息护理(palliativecare) 是一项个性化、综合性的复杂卫生保健措施,是指在病人所患疾病不能治愈的情况下,由多学科专业小组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积极、全面的护理。主要目的是正确解决病人生理和心理的不适症状,提高临终病人的生存质量。现就1例肾衰、冠心病并发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实施姑息护理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70岁, 因突发左上、下肢无力2h入院,入院时神志清楚,左侧中枢性面舌瘫,咽反射迟钝,左上下肢肌力 Ⅰ°,肌张力减低,咳嗽,咳白色稀薄痰,痰多,全身皮肤可见许多散在的黄豆至蛋黄样大小的结节,结节表面干燥角化,触之坚实感,伴有明显抓痕,结节周围皮肤表皮粗糙肥厚,色素沉着呈苔藓样变,左脚背约一12cm×8cm的陈旧性烫伤,深达肌腱,表面有脓性分泌物,急诊CT示:右侧颞叶大面积脑梗死、多发性脑栓塞,生化回示:CREA 984.5μmol/L,BUN 24.89mmol/L,慢性肾衰(尿毒症期)11年,每周行2~3次血液透析,共透析932次,冠心病史10年,结节性痒疹5年。入院后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出现发热、咳痰增多,大便失禁,无尿,予行血液透析时,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快速房颤,血压下降,经积极抢救后神志转清,血压平稳,心率变慢,为房颤率,患者及家属拒绝使用治疗脑梗死的药物及再次行血液透析治疗,且患者拒绝进食。
2 护理
2.1 护理评估 患者肾病面容,焦虑,喉中痰鸣,体温38.5℃,心率90~160次/min,房颤率,全身皮肤瘙痒,大便失禁,无尿。
2.2 护理目标 通过控制症状及对患者与家属的心理支持,提高患者和家属的的生活质量,使患者平静地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
2.3 实施方案 请肾内科、皮肤科会诊,共同制定诊疗和护理措施。并网上查询相关知识以寻求佐证。
2.3.1 保持病室环境的舒适 保持病室安静,光线适宜,卧气垫床,按时翻身拍背及肢体按摩,预防压疮及提高舒适度。
2.3.2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呼吸、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
2.3.3 症状护理
2.3.3.1 保持呼吸道通畅 低流量持续吸氧,吸痰动作要轻柔,尽量减轻吸痰带来的不适,同时予拍背协助患者排痰。
2.3.3.2 发热的护理 采用物理降温,以温水擦浴为主,保持病室通风,促进散热。出汗时,及时擦干、更换内衣、床单。保持皮肤清洁,并做好口腔护理。
2.3.3.3 快速房颤的护理 持续心电监护,遵医嘱静脉注射胺碘酮,用药同时必须行心率、血压监测。
2.3.3.4 大便失禁的护理 外用一次性尿垫,尿垫内侧铺柔软的卫生纸或旧棉布,及时查看有无大便,及时更换,并予温水清洗肛周。清洗及更换时,要注意遮挡,保护患者的体面和尊严。
2.3.3.5 结节性痒疹的护理 患者因皮肤瘙痒难以忍受,时有情绪不稳、烦躁不安。与患者沟通,分散注意力,保持患者皮肤清洁,温水擦洗,不用碱性肥皂,勤换内衣,用指腹轻轻按摩,以及予炉甘石外用,并征求患者同意后予镇静剂安定口服。
2.3.3.6 烫伤的护理 左脚背烫伤处予每日换药,保持局部干燥。予疼痛评估后使用减轻疼痛的药物。
2.3.4 心理护理 由于接受疾病的折磨,饮食及水的限制,患者认为活着只能增加痛苦,不愿进食,只求速死,但患者因不知死亡何时到来,而显得焦虑不安。针对患者的心理,医护人员积极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让家属24h陪伴患者身边,减轻患者的孤独感;不再完全限制饮食、饮水,提供烹调场所,让家属为患者制作可口饮食,并予少量饮水;指导喂食、喂水技巧,防止呛咳,与患者谈论后事的处理,使患者觉得死亡不再是漫长的过程。
2.3.5 家属支持 由于患者生病时间长,花费高,子女又下岗,家属感到压力大;看到患者忍受痛苦,家属既心疼又无奈,希望患者早日离去,故选择了放弃,但内心又有内疚感。针对家属的这种心理,医护人员耐心倾听家属的倾诉,告之死亡是一个过程,不是人的意志可以改变的,而有研究表明,终末期肾衰竭病人选择透析治疗和姑息治疗生存期差异无显著性[1];与家属讨论殡仪之事,患者死亡时,允许家属参与尸体料理。
3 效果
通过以上姑息护理措施,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1周后患者平静的死亡,而家属也解除了内疚心理,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4 小结
姑息护理是对患有不能治愈疾病病人进行的整体护理,包括控制疼痛及其他症状,解决心理、社会和精神方面的问题,它作为全新的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充分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同时,通过该患者的护理,也暴露了部分医护人员对姑息治疗和姑息护理知识的缺乏,部分医生认为,患者放弃积极治疗,就应该出院;部分护理人员认为放弃治疗就等于放弃护理,不与患者及家属积极沟通,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另外部分护理人员虽然有姑息护理的相关知识,但对于心理社会支持方面的知识掌握严重缺乏,不能给病人和家属足够的支持和干预。针对以上问题,医院应该大力开展继续,普及姑息护理的理念、原则和伦理,开展沟通技巧、死亡护理等方面专题培训,提高护理整体水平。
【】
1 张立颖,李亚洁,周宏珍.非恶性病病人的姑息护理.护理研究,2007,21(2A): 293-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