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摘要】 护生在临床实习中着重对他们进行健康能力的培养,使其增强了自我认识能力、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并通过对护生的培养和实践,增强护生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指导护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效果良好。
【关键词】 护生; 健康教育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人们对疾病和健康有了新的认识。21世纪的护理工作不再是单一、被动地执行医嘱,而转变成为关心工作、关心病人的整体护理。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目前护理中等教育尚没有开设健康教育独立学科的现状,在护生参加临床实习期间,临床护理带教注重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使护生在临床实践中具备健康教育意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护理能力的培养是临床护理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加强对护生的实际操作及方法的指导,对于提高护生的整体能力,对即将走向工作岗位起到重要作用[1]。
1 健康教育的涵义
1.1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 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其目的是消除或降低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由此可见,健康教育是提供人们改变行为所必须的知识、技术和服务,从而使人们在面临生长发育、疾病预防、亚健康状态、、康复等各个层面的健康问题时,有能力做出行为的决策。因此,健康教育又被称为联结卫生知识和行为改变的桥梁。
1.2 健康教育是社会和医学进步的产物 健康教育的大约与人类本身的文明史一样长久。健康教育形成于20世纪初,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健康教育已成为卫生保健事业的组成部分,并已延伸到多个领域。在对临床病人疾病的治疗中,对其实施心理护理起着关键的作用。正确、适时地进行健康知识的教育活动,有利于病人病情的转归及康复,同时也增强了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赖感和安全感,密切护患关系,促进相互理解和谅解,减少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是现代护理工作向多功能发展的重要体现,它贯穿于预防、治疗、康复等许多环节。
2 将健康教育知识
贯穿护理带教科室根据护理部实习计划制订教学计划,将健康教育纳入临床教学计划,为使健康教育做到规范化,根据专科的特点制定出标准的健康教育内容并成册,利于护生学习和运用。进行健康教育、人际沟通、护理程序专题讲座,拓宽护生的知识面,指导护生运用护理程序,因人而异做好健康教育[2]。
2.1 培养护生健康教育意识 由于目前护士中等教育尚没有开设健康教育独立学科,所以,需要临床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注意弥补护生在校理论教育中的偏差与不足,培养护生健康教育意识。患者住院的全过程均离不开护理。因此,教师在讲授所有的护理技术操作时,都应将健康教育意识贯穿于其中。例如,在为病人进行输液时,带教老师在指导护生规范操作的同时,还要引导护生向病人进行卫生宣教。内容:对病人解释静脉输液的目的;指导病人及其家属出现静脉点滴不滴、针头部位疼痛肿胀、输液后有不良反应时应及时报告护士;嘱咐病人自己不要乱调滴速并告之原因;提示病人下床活动时输液瓶位置应高于肢体位置等内容。从而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认识:健康教育可以利用一切与患者接触的机会,因时、因人、因事灵活掌握。
2.2 向护生传授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 在临床护理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不但要向护生传授护理操作技能,还应注重向护生传授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现代护理工作的职能在不断扩大,护士角色在不断延伸,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人员,不仅负有抢救、治疗病人疾病的职责,也需要向病人及其家属等群众传播健康知识的技能。护士在临床与病人接触最多,拥有很多的教育机会,所以,护士在健康教育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
2.3 健康教育是一种实践的实施 通过把健康教育知识在基础护理操作中的渗透,护生们会感觉到健康教育是一种实践的实施,而不是空洞、无内容的一种形式。与此同时也有利于缩短护生和病人之间的距离,提高病人对护生的信任,使病人积极配合护生的各项操作及技能的实习。
3 临床实习中注意培养
护生的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能力与技巧是实施健康的关键环节。我们除了对沟通过程、技巧进行理论讲授,还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使护生达到以下教学目的:学习如何接近患者;学习如何使用体态语言;掌握沟通技巧,将刻板的医疗护理知识用语言和患者达成思想共鸣,以便在以后的护理岗位上求得健康教育的满意效果。在临床实习中,带教老师要善于培养护生关心、理解、尊重、帮助病人的能力和品德,运用有效沟通技巧,对具有不同健康问题的病人进行大胆有礼貌的语言沟通,通过与病人的语言沟通,相应的传授健康教育知识的内容,在实习中,带教老师多讲一些沟通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启发护生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如病人的思维方式、文化习惯、知识水平、人格特征等等的不同之处。引导护生克服个人偏见,巧妙运用沟通技巧,增加自己对病人的兴趣,尽可能让病人积极参加到健康教育的活动中来,增加自我保健和护理的能力,提高健康水平。
4 指导护生评价
病人是否达到健康教育的目标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仅仅掌握怎样进行卫生宣教是不完整的,还需要学会怎样去评价病人是否已达到了对其进行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带教老师可根据周围环境指导护生学习。
4.1 直接观察病人 如在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学习之后,评估病人掌握程度时,带教老师要引导护生仔细观察病人自己(或家属)为其注射胰岛素的过程,通过观察,确定病人(或家属)是否已掌握了健康教育的学习内容。
4.2 对病人直接提问 如该病人即将安排手术,进行完相应的卫生宣教后,对其问:“手术前一天晚上应注意什么?”根据病人的回答内容,知道是否掌握学习内容。
4.3 与病人家属交谈 带教老师多鼓励护生与病人家属交谈,让护生通过与病人家属的交谈去了解和评价病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理解、掌握情况。
5 体会
通过在临床实习中加强护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力度的实践,激发了护生对新知识、新技术学习和掌握的兴趣,加强了其自身素质的提高,锻炼了护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将健康教育纳入临床实践中,是培养新一代护理人才的需求,通过对患者的心理干涉,促进其恢复健康。在临床实践中,注重培养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将更有助于她们缩短学校、教育与临床实践的实际距离,并为以后独立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这一课题,不仅需要有精湛的技术,还要掌握医学、心、伦理学、社会学等许多边缘学科知识,由此在临床护理实习中注重护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缩短她们到临床的适应期,以促进她们在实习后积极地投入到临床现行的整体护理工作中去,为病人健康教育的实施发挥更大的作用。
6 小结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临床带教应将护生教育能力的培养放在首要地位。通过对护生的培养和实践,增强护生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指导护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效果良好。
【】
1 陈利英.对实习护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与管理.南京部队医药,2002,4(2):48-49.
2 唐弋,刘俭,孙晓嘉.《护理健康教育学》教学中护生社会服务意识的培养.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1):9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