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介入检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 目的 神经介入检查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方法 分析150例患者介入检查治疗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工作及成效。结果 在患者积极配合下,手术和护理工作收到良好临床效果。结论 良好的护理工作是介入手术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 介入治疗;护理
随着水平的提高及临床治疗技术的进步,应用介入疗法治疗脑血管病已普遍在我国大中型开展。神经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病后恢复期短,甚至可以解决常规手术不能解决的病变等优点,但亦具有较高的风险,如出血、过敏以及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等术中、术后并发症。因此,系统规范的护理观察与评估是必要的,现将我科于2007年6月—2008年10月经介入检查及治疗的150例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7年6月—2008年10月我科行脑血管介入检查及治疗150例次,其中男89例,女61例,年龄28~73岁。所有病例术前均经常规化验室检查及心电图等除外相关禁忌证。
2 结果
所有病例中,动脉瘤栓塞术11例,支架植入术8例,动脉溶栓1例,颈动脉海绵窦瘘球囊封堵术1例,其中2例动脉瘤患者术中发生出血,经及时处理未有出现意外。所有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术中、术后护理疗效。
3 护理
由于介入治疗应用时间比较短,尚未被人们普遍认识,并且经济费用较高,患者会出现重重顾虑、焦虑和恐惧,因此介入检查治疗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解释是必要的,以保证患者以最佳身心状态接受治疗,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由于介入治疗手术是一项新的手术方法,患者对此不甚了解,会产生不同程度紧张、恐惧和疑虑心理。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解释,讲解介入治疗的必要性、重要性和优越性。告之介入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不用开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以及术中、术后注意事项,术中配合等。必要时可介绍相关成功病例,以消除其紧张心理,让患者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和配合手术。
3.1.2 完善相关检查 包括生化、血常规、出凝血指标及相关CT、MR和心电图、血管超声等检查。
3.1.3 药物准备 支架植入术者,术前3天给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300mg及波立维75mg每日1次; 药物过敏试验,以便术后应用抗生素,及术前30min按医嘱给予镇静药物。
3.1.4 病人准备 术前一天常规行手术区皮肤准备,自脐平线至大腿上1/3包括外阴部,并更换清洁衣物;术前禁食禁水6h[2],及去手术室前排尿,以免术中误伤膀胱。
3.2 术中护理 连接心电监护仪及血压监测,备齐手术所需物品,建立通畅、良好的静脉通道,急救药品备齐安放在固定而方便的位置,像阿托品、多巴胺、鱼精蛋白及快速降低血压的静脉用药,随时处于备用状态。像本组病人中有2例动脉瘤在弹簧圈输送过程中发生出血,这时除医生继续快速填塞弹簧圈外,需要求护理人员迅速静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以及调整因反应性增高的血压水平,在这样“争分夺秒”的抢救中,护理人员对此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和常用剂量以及操作熟练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另外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严密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3.3 术后护理
3.3.1 常规护理 术后拔出动脉鞘后,需按压穿刺点20~30min,然后予弹性绷带加压包扎24h,砂袋加压6h,手术侧下肢完全制动24h,术后2h每15min监测血压及足背动脉1次并记录。避免增加腹压动作,指导患者咳嗽或大便时手按压伤口,防止出血[3]。术后1h应鼓励患者进食及饮水,一般最初6~8h饮水1000~2000ml,如饮水量不足可以增加静脉输液量,既可防止发生低血糖和体液量不足,又可促使造影剂排出体外[4]。对于不能或不习惯自行床上排尿者,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留置导尿。
3.3.2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3.3.2.1 出血 出血问题为介入中最有可能也是最严重并发症,无论是在术中还是在术后均需十分警惕。患者返回病房后,立即进行相关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血压、有无牙龈出血、皮肤黏膜瘀斑、皮下血肿、血尿、便血及意识、视力等异常情况,警惕内脏出血和颅内出血的发生。
3.3.2.2 血栓形成或斑块脱落 是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尤其是在支架植入术和动脉瘤填塞术中。所以要求术中严格执行肝素持续灌注及全身肝素化原则,以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如发现有颅内血管堵塞症状如:言语欠清晰、一侧面纹变浅、伸舌偏侧、偏瘫甚至昏迷等,应迅速通知医生给予处理。另外如果出现肢端苍白、小腿剧烈疼痛、麻木、皮肤温度下降,则提示有股动脉栓塞可能。
3.3.2.3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紧急处理 迷走神经反射既可在术中因颈动脉窦受到刺激而发生,亦可在术后拔鞘过程中以及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差、恐惧心理而发生。该症发生时患者可不同程度地出现胸闷、恶心、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脉搏细弱、面色苍白、全身大汗、四肢发冷等。一般经止痛、扩容,静推阿托品、多巴胺等处理,30min内症状基本可缓解。但也有个别特殊病例,本组1例女性64岁患者在行双侧颈内动脉起始部支架治疗后,迷走神经反射持续约1周,经药物维持治疗后消失。
4 结语
介入治疗目前是神经科治疗脑血管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术前、术后护理及心理护理对手术的成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到位的护理可使患者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和配合手术,极大地预防和降低手术的并发症发生。
【】
1 王滨,曹贵文. 介入护.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3.
2 王玉梅,沈风玲,厉红. 心脏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观察及对策.临床荟萃,2000,15(2):62.
3 杨莘,张祝红,刘芳.颈动脉支架术患者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1,(9):665.
4 王文菊,黄莉,陈曦,等.老年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护理.护理,2005,11(9):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