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皮疹的护理与预防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程虹 时间:2010-07-13

【关键词】  妊娠皮疹;护理;预防

妊娠皮疹是临床上妇科常见皮肤病并发症之一,皮疹可发生在妊娠期间,由于妊娠期间大部分患者不能或不愿意服药,往往使皮疹加重,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影响患者休息,饮食,严重时可间接影响到胎儿,因此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2003年1月—2007年8月我院妇产科发现妊娠皮疹107例,通过及时的和护理有效地预防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07例妊娠皮疹患者,年龄20~43岁;发病时间为妊娠全程;发病病种如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疥疮,神经性皮炎,丘疹性荨麻疹等,临床表现主要有全身不适,皮肤瘙痒,多形皮疹等皮肤表现。妊娠时间与年龄关系见表1。表1  妊娠时间与年龄关系

    20~29岁年龄组孕妇1~3个月皮疹发生率高于30~43岁以上年龄组孕妇(*P<0.01)。

  2  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30~43岁年龄组的孕妇1~3个月皮疹发生率低于20~29岁年龄组孕妇,并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年青妊娠患者早期应加强皮肤护理,对防止皮肤病发生有十分重要意义。妊娠皮疹治疗护理方法,患者均采用卧床休息等综合治疗。

  3  护理

  早期采用抗过敏药膏外用,如效果不好或皮疹加重可以加口服抗过敏药物治疗。

    3.1  心理护理  出现妊娠皮疹,患者多表现为紧张、烦躁、易怒心理。心理压力较重,护士要尽可能多向患者及家人讲解妊娠皮疹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消除病人的顾虑,让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及护理。孕妇合并皮疹时,担心腹中胎儿的健康,此时应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让其尽可能放松,配合治疗,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心理变化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或通过内分泌通道作用于免疫系统,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了解孕妇的感受,进行针对性的安慰,将执行治疗的目的、药物作用、疗效尽量告知孕妇,让她有安全感。这时家属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中,会提出许多问题,应正确和及时解答。

    3.2  体位护理  妊娠皮疹患者生活护理十分重要,特别是发病3~ 4天之内,应保持适当的睡眠,保持患者经常适当活动,避免长时间背部受压,期间注意观察皮肤色、温度、感觉及皮疹变化情况,保持被褥平整,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发生褥疮。患者室内应保持合适温度,室内外温差不能太大。病情观察:每日测量并记录肢体皮疹情况,同时观察皮温、色泽等情况。

    3.3  皮肤湿敷护理  对于有渗出的皮损处,作开放式冷湿敷前,局部先垫以塑料布或橡皮单。以4~6层纱布没于药液中或小毛巾二层,取出拧干,以湿透不滴水为度,按范围大小,平整地紧贴患处,并与皮疹密切接触。一般每日4~6次,每次持续30min~2h。夏季室温较高,局部红肿或渗液严重湿敷次数和持续时间可相应增加。

    3.4  感染性皮肤病护理  要注意妊娠时感染性皮肤病的发生和护理,少数妊娠病人可感染成人麻疹[1],疥疮,甚至梅毒,此类病人要专门护理或特别护理并隔离。

    3.5  口腔护理  妊娠期间容易导致菌群失调,故予以漱口液漱口。漱口时嘱孕妇将药液尽可能保留时间长些,以达到充分的药效,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真菌感染。

  4  妊娠皮疹预防

  减少和去除内部因素: 内分泌及代谢改变疾病,如月经紊乱等;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小腿静脉曲张等;去除神经精神因素,如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等,精神紧张可通过引起乙酰胆碱释放而发生妊娠皮疹。减少和去除外部因素:本病的发生可由食物(如鱼、虾、牛羊肉等)引发,禁服或少服一些食物:如海鲜、牛肉、羊肉等。各种物理性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均可引起妊娠皮疹。吸入物(如花粉、屋尘螨、微生物等),动物及植物因素:如动物皮毛、昆虫毒素、蛇毒、海蜇毒素,荨麻及花粉等也可以成为本病的诱因。各种化学物质(如化妆品、肥皂、合成纤维等)所诱发或加重[2]。用药时注意药物副作用,妊娠时发生药疹的可能性增大,因为此时机体处于高敏状态,引发变态反应而发病。许多药物通过引起机体变态反应而导致妊娠皮疹,有些药物可为组胺释放物,在妊娠前后都要尽量少使用。保证水分摄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

  5  小结

  妊娠合并皮疹,对于孕妇来说是增加了患者痛苦,甚至影响到胎儿健康,但是通过对症治疗,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最终可顺利分娩,母婴均安全,痊愈出院,护理人员此时精心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
  1 吴彬,张博.妊娠期麻疹2例临床分析.医药卫生,2006,22(3):390-391.

2 赵辩.临床皮肤病学.南京:江苏技术出版社,2001,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