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和体会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新芳 聂同英 时间:2010-07-13

【摘要】    本文旨在分析92例、138人次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介入,并实施严密的护理观察,预防及及时治疗介入术后并发症。全部患者自觉症状均有不向程度的好转。结果表明护理工作是保证介入治疗成功的不可缺的部分,积极认真地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除了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及强烈的责任心之外,相应的专业护理知识和技能更是重中之重,不可缺乏要素。

【关键词】  中晚期肝癌 介入治疗 护理

  介入疗法是目前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一种常用、有效的方法,它能使抗癌药物直接作用于癌肿病灶,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强药物的局部治疗效果,达到直接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此外,经导管内注入栓塞剂填塞肿瘤床和阻塞肿瘤的供血动脉可达到控制癌肿等。现有的临床资料表明,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护理则是介入治疗整体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为此,笔者将沾化县人民建立介入科以来,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护理点滴经验与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2例,男76例,女16例,年龄25~72岁,平均51岁,所有病例的临床、影像及实验室检查均符合1997年全国肝癌防治会议制定的肝癌诊断标准,且失去手术治疗机会,要求进行介入治疗,患者平均治疗次数1.5次,52例行栓塞治疗,40例因解剖因素不能超选择插管栓塞,仅作为药物灌注治疗。

    1.2 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1],在术前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及明确肿瘤供血动脉的基础上,超选择性将导管置入肿瘤供血动脉内,再经导管内注入化疗药物(5-FU 1250 mg,丝裂霉素8 mg,顺铂400 mg),然后注入超液化碘油10 ml 与表阿霉素20 mg的混合剂填塞肿瘤瘤床,最后根据情况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或微弹簧钢圈栓塞肿瘤的供血动脉。

    2 护理要点

    2.1 介入治疗的护理 术前向患者介绍有关的插管过程及此项检查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消除其顾虑,以取得配合,对于精神紧张的患者,术前30 min肌肉注射安定10 mg或鲁米那0.1 g。介入手术为防止血液在导管内凝固,术中需用肝素钠生理盐水冲洗导管。由于肝癌患者多有凝血功能障碍,所以冲洗导管的肝素钠生理盐水浓度应降低,并减少使用的次数。

    2.2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栓塞后综合征,肝功能异常,骨髓抑制,急性局限性、缺血性胰腺炎等[2,3]。

    2.2.1 栓塞后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恶心、呕吐及麻痹性肠膨胀。本组52例行栓塞的患者均出现栓塞后综合征,但体温不超过38 ℃,未作特殊处理,对呕吐及腹痛的患者给予胃复安10 mg 肌注或恩丹西酮4 mg iv及度冷丁50 mg肌注。

    2.2.2 术后一过性肝功能异常的原因 (1)由于抗癌药物对肝组织的损害;(2)由于栓塞后肝组织缺氧所致。本组52例栓塞后治疗的患者有10例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未做特殊处理。

    2.2.3 骨髓抑制原因 大剂量化疗药物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所致,术后20~28天,血细胞下降至最低点,因此,在化疗期间应给予升高白细胞的药物,必要时输注白细胞悬液。

    3 体会护理工作是保证介入治疗有效实施的不可缺少的部分,积极认真地做好相应的实际工作除了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之外,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及相应的专业护理知识和技能。作为护士,所从事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的存亡,决不能因为患者多、工作忙而出差错。因此,工作中应坚持医疗制度原则,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时时处处注意防止和杜绝差错或事故的发生。对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所发现的问题或疑问不能忽视,应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和予以解决。如:皮试可疑阳性,应了解可能的原因,或重做皮试,以防术中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术前用药应注意给药时间、剂量及方法,严格执行医嘱,不能因患者曾做过介入治疗没有发生问题而忽略之;同时,有的患者因多次接受介入治疗可能会出现较重的胃肠道反应,或出现其他的并发症。对此,应告知患者使之有思想准备。首次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可能由于对该方法不了解,心理上负担较重导致影响休息或饮食,应耐心开导患者,举例说明介入治疗成功的病例让其减轻压力,正确面对顽症,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笔者认为,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介入治疗护理十分重要。应该力求达到对患者在医疗和心理上的整体护理,并积极与医生的各项治疗工作相配合,使介入治疗在临床运用中发挥更大的效用。

【】
  1 王树梅,单晓苏,李连山.76例肿瘤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介入医学杂志,1997,3:131.

2 朱兆文.肝动脉栓塞术后的并发症.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1,18(2):83.

3 吴恩惠.介入性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