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复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3

                     作者:徐涛 刘少庭 胡永地 官春 陈新龙

【摘要】 目的 观察瘫复饮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中医辩证为风痰瘀血,痹阻脑络型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西药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瘫复饮配伍西药综合治疗组(治疗组),运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结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瘫复饮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
  【关键词】瘫复饮 脑梗死 急性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脑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郧西县中医自2006年4月至2008年5月选择中医辨证为风痰瘀血,痹阻脑络型急性脑梗死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风系列方剂之一瘫复饮治疗脑梗死(治疗组)与未加用瘫复饮治疗脑梗死(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观察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2005年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试行)》脑梗死标准进行诊断,经脑CT或MRI检查确诊有缺血性表现。中医辨证风痰瘀血、痹阻脑络型的标准为主症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不利或失语、偏身麻木,兼症有头晕目眩、腹胀、二便不爽利,咳痰或痰多。舌质暗淡,舌苔薄或白腻,脉弦滑。
  1.2 临床资料 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为2006年4月至2008年5月在郧西县中医医院住院患者,其中男64例,女38例,随机分两组;一组为联用瘫复饮综合治疗组(治疗组)52例,年龄50~70岁,平均57.8岁。另一组为常规西药治疗组(对照组)50例,年龄51~72岁,平均 58.4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整体治疗,根据病因分类治疗和抗凝、降纤、应用神经保护剂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瘫复饮(天麻、丹参、半夏、胆南星、僵蚕、香附、全瓜蒌、红花、川芎、生白术、大黄等)由本院煎药室煎制成袋装合剂,每袋100mL,200mL/d,分次口服或鼻饲,10d为一疗程。连用2个疗程。
  1.4 疗效制定标准 参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制定疗效标准,采用评分法评定神志、语言、肌力的恢复程度,即(1)神志清醒为0分;恍惚1分;嗜睡2分;轻度昏迷3分;中度以上昏迷4分。(2)语言:正常表达0分;命名不能1分;说话成句而表达不全2分;不能说词组3分;失语4分。(3)四肢肌力V级0分;IV级1分;Ⅲ级2分;II级3分;I级以下4分。疗效评定以百分数表示,即[(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50%为显效;≥20%为有效,<20%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组内和组间两个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瘫复饮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治疗组显效为28.8%,有效为63.5%,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不良反应 瘫复饮治疗前后三大常规、肝功、肾功和心电图检查未发现异常。有2例患者空腹服用后出现腹胀、恶心,改饭后分次服用后不适症状消失。   3 讨论
  
  脑梗死主要因供应脑局部的血流灌注减少或中断,进而导致供应区脑组织神经细胞缺血缺氧性损害所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病因与血管病变、血流成分改变、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原因素有关,研究证实,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存在着红细胞变形能力差,血小板的释放和聚集功能增强,血浆抗凝蛋白活性下降的现象[1]。脑梗死的发生不仅仅与血管病变或血液动力学改变有关,更多与血液高凝及高黏滞性等因素相关,存在着多因素致病。中医认为,脑梗死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致,是风、火、痰、瘀等多种因素作用于人体,导致脑脏功能失调,瘀、痰贯穿于病理全过程,血瘀是病机的关键,痰饮和血瘀既是脏腑失调和中风脑病的病理产物,也是导致脑梗死中风脑病的重要原因,二者构成急性脑梗死常见证候病因,在中风发病过程中具有同等重要意义[2]。为探讨急性脑梗死方案,提高临床疗效。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选用具有化痰、活血、息风作用的瘫复饮治疗临床常见的风痰瘀血、痹阻脑络型脑梗死,方用半夏、胆南星、香附、生白术、全瓜蒌化痰,天麻、僵蚕息风,丹参、红花、川芎、酒大黄活血化瘀,其中应用祛风药不仅熄风,而且取其疏散血行,清除瘀血和振奋气化、畅通血流、消散瘀滞之用。诸药合用同奏活血化痰、息风通络之功用。药理研究表明化痰药有抗凝,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作用[3]。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运用中药瘫复饮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能与中药改善微循环,抗凝降纤等多层次、多途径作用于脑梗死不同致病环节有关。临床观察显示,瘫复饮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疗效可靠,用药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适合临床应用,值得提倡和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缺血性中风相关理化检验指标的研究进展[J].中西结合杂志,2003,23(4):317.
  2 李保东,巩尊科.中风证型与内皮素关系的临床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1998,25(3):105.
  3 王新志.中风脑病诊疗全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