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败血症合并川崎病的护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旭 时间:2010-07-13
 【关键词】败血症;川崎病;护理
  ?
  川崎病是一病因不明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而败血症和川崎病通常被作为相互独立的疾病进行描述和鉴别诊断。本院2008年5月收治2例败血症合并川崎病患儿,经过精心的和护理,患儿病情好转出院,现报告如下。?
  例:男,1岁零3个月,因发热伴皮疹1 d入院,查体:T 39.6℃,精神萎靡,全身可见红色丘疹,颈部、腹股沟可及花生米至蚕豆大小淋巴结,质软,活动可,无球结膜充血及手足硬肿,肝脏右肋下2 cm,血常规WBC 10.4 G/L,N 76.4%,Hb 125 g/l,PLT 384 G/L,予以头孢呋辛抗感染。入院第4天体温正常,皮疹基本消退,此时血培养示溶血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克林霉素敏感,继续抗感染治疗,于入院第7天患儿出现球结膜充血、手足硬肿、膜状脱皮,ESR达49 mm/h,PLT升至414 G/L,心脏彩超示冠状动脉增宽,左冠状动脉内径0.31 cm,右冠状动脉内径0.32 cm,在抗感染基础上即予以阿司匹林及丙种球蛋白治疗,住院21 d,复查ESR 正常,心脏彩超右冠状动脉内径正常(0.18 cm),左冠状动脉内径0.31 cm,带药出院。?
  1 护理?
  1.1 发热的护理 患儿为持续性高热 ,应定时监测体温。体温超过38.5℃进行物理降温,给予头部降温贴降温,头部冷敷湿敷等,效果不佳时,可配合其他退热药,并给予充足的水分 ,防止出汗过多,导致血压下降引起虚脱。对出汗较多者,及时擦干汗液,更换棉质衣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鼓励患儿多饮水,对饮水补充不足者 ,根据医嘱及时静脉补充。?
  1.2 口腔护理 川崎病主要侵袭黏膜,致使口腔分泌物减少,患儿表现为口腔黏膜充血、唇红、干燥、口唇皲裂,进而口腔溃疡,疼痛影响食欲,因此保持患儿口腔的清洁尤为重要。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口腔,2次/d或3次/d。唇干涂液状石蜡。患儿有溃疡、糜烂,遵医嘱涂十六角蒙脱石,以保护黏膜。 ?
  1.3皮肤护理 患儿在急性期出现全身散在分布的红色皮疹及手足硬肿 ,在起病后7~10 d 出现指趾端膜样脱皮 ,因此剪短患儿指趾甲,避免搔抓皮肤 ,对半脱痂皮应用干净剪子剪除,并告诉家属及患儿不能强行撕脱,让其自行脱落,防止出血和继发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每天更换衣裤 ,便后清洗臀部 ,防止皮肤继发感染。 ?
  1.4 药物治疗的护理 本病在发病10 d内未接受治疗的患儿有20 %~25 %可有心脏损害[1]。本病的治疗主要是抗血管炎性反应和对抗血小板凝集,常用的有阿司匹林和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简称丙球。早期应用丙球可降低患儿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抗生素治疗败血症的通用原则是,一旦确诊要早用药,立刻经验性选用可能有效且不良反应小的抗生素,待病原菌明确药敏实验结果回报后,若首选抗生素已用3~5 d疗效差,可根据药敏实验结果换药,若首选抗生素临床有效,即便是药敏实验结果不敏感也不必换药。疗程要足,一般 10~14 d ,有并发症者应治疗3周以上[2]。?
  1.5 阿司匹林治疗的护理 阿司匹林为环氧酶抑制剂,对血小板环氧酶有抑制作用,可防止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早期应用阿司匹林对减轻急性期症状有一定疗效。阿司匹林在大剂量或长期服用时可引起药物性溃疡及肝损伤等不良反应,为减少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刺激,应饭后服用。应密切观察有无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大便的色量及性质。?   1.6 饮食护理 患儿由于发热,口腔黏膜充血甚至糜烂影响食欲,常进食量少,甚至不肯进食。为保证患儿机体需要,应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患儿口唇皲裂出血可在进食前用液状石蜡涂口唇,减少疼痛。饮食宜温凉,少量多餐。体温恢复正常后,食欲多有改善,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有利于机体迅速康复。?
  1.7 心理护理 川崎病早期持续高热,家属情绪紧张、焦虑、恐惧和烦躁,应体谅其心情,倾听其诉说,耐心讲解有关川崎病的特点、及预防,说明丙球治疗的重要性可减少冠状动脉损害[3]。了解患儿的心理状态,多与患儿接触,亲切友善的对待患儿,消除患儿的恐惧,取得患儿的信任。?
  1.8 心血管系统的护理 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心血管损害症状,如精神萎靡、脉搏加快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遵医嘱给予处理。?
  1.10 出院指导 遵医嘱按时服用阿司匹林;定期复查血小板血沉直至正常;定期复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饮水,川崎病患儿不管有无冠状动脉病变都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性,尽量避免发生高血脂和高血压,以减少长大后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
  2 讨论?
  川崎病病因尚不清楚,临床表现有发热、皮疹,推测与感染有关,而败血症是感染引起的反应。本文患儿临床最初诊断均为败血症,且敏感抗生素治疗有效,体温正常,皮疹消退,但在病程中相继出现球结膜充血、手足硬肿、膜状脱皮,冠状动脉增宽等川崎病表现。败血症合并川崎病护理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及时降温,监测体温变化;加强口腔黏膜及皮肤护理;药物治疗护理;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主动与患儿家长沟通,取得配合,出院后加强随访。?
  
  
  [1] 曾庆,田秀珍.川崎病140 例临床分析.临床儿科杂志,1998,16(5) :331-332.?
  [2] 小儿败血症的药物疗法和临床评价.临床医生,2008,6(8):565.?
  [3] 杨锡强. 儿.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1-213.?